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我国节水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7:58 浏览数: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节水工作中存在的:节水理论不清晰、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法律机制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节水规划的组织指导协调,严格监督管理,增加投入,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依靠经济手段和科技进步,推进节水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64—02 
      当前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
1 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节水理论不够清晰
      我国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
1.2 节水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定在什么范围?必须系统分析。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与开源相协调,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以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节水工作。
1.3 工作重点不够突出
      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目前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
1.4 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建设部“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
1.5 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提高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几乎没有投资渠道,奖优汰劣的政策尚未制定。
1.6 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
      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
2 节约用水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节水规划的组织指导协调,明确部门规划分工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部门“三定”方案,已明确有关部委在节水工作方面的分工职责。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要依据这些规定,加强节水规划组织指导协调,会同有关部委,落实节水规划的部门分工;同时在宏观上对规划目标提出要求,平衡协调,以保证能尽快启动和编制出全国节水规划。地方负责全面节水工作的部门,也应抓紧启动和编制地方节水规划。各级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都应提出节水目标和指标。编制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
2.2 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在法规中应明确提出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如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用于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所得税五年。地方也应根据实际制定有关的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2.3 加强节水工作领导,严格监督管理
      节水规划、计划规定的目标是硬任务,应列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各级各部门都要建全节水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
2.4 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
      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贴息。
      国家和地方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和地方节水资金,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管理以及补助对节水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水投入机制,建立节水投入多元化体系。国家应建立稳定的节水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有节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节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建立用水统计制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应把用水统计纳入统计系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统计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各行业的用水统计工作。取水、用水设施都要安装计量设施。计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统计基础资料,按期上报。
      发布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用水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实行节水产品标识制度。对工农业节水设备和生活节水产品推行节水标签,对产品实行认证,销售实行市场准入,清理整顿节水设备、器具的生产及疏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
2.5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尽快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农村供水水价要纳入各级物价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合理核定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实行按用水量计量水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水资源浪费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打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地下水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应高于公共供水系统水资源费标准,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缺水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应当高于其他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开放水市场。取用水单位,在核定指标范围节约的水量,其指标(含供水系统或取水指标)仍归该取用水单位,经批准后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扩大生产使用,也可实行有偿转让。
2.6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
      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纳入国家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鼓励成立节水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节水技术交流。国家要制定节水技术政策,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设备实施淘汰制度。加强节水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宏观战略的前期综合研究,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建设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相关热词搜索: 节水 措施 我国 解决 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