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浅谈如何做好出纳工作

发布时间:2022-03-07 15:09:44 浏览数:

(北京军区房地产管理局呼和浩特房地产管理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文章就如何做好企业出纳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的意见,目的在于提高出纳工作的质量,使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财务;重视;出纳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088—02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出纳工作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财务秩序是否良好,除了正常严格的核算之外,出纳工作应该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出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出纳是指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中对现金、票据的付出与收进的专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会计监督在前,但每一笔现金业务的发生,或者说现金与票据、票据与票据交换的实现,都

是由出纳工作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出纳一词包涵三层含义:①出纳是指人;②出纳是指岗位;③出纳是指工作。由于出纳的工作属性使然,出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鲜明特点,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的财务工作中,人们往往对出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出纳人员只管钱,没有会计人员重要,选派人员时也往往把出纳员置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其实,这是错误的。出纳员与会计员都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的要害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二者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只是由于现金的特性,从而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专人来进行管理,与专管账目的会计员形成分工,从而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工作关系。
1 出纳的地位和作用
1.1 地位

出纳是财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单位和经济组织中,出纳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岗位,领导不得兼任,会计不得代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出纳岗位、职责也有限制性规定,如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的工作。内部牵制制度也规定了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的原则。因此,在会计机构中设出纳岗位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工作上的适应性,行为上的规范性,管理上的科学性。所以出纳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不可缺少的。
1.2 作用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出纳岗位可以按管理要求设置,出纳则必须完全置于会计循环中。出纳人员在管好货币资金的同时,应当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经方针,认真审核每一张单据,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二是及时反馈经济信息,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及时向领导和会计主管人员报告工作。三是保护资金安全。在现金流量大、假币多、卡式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防止诈骗、减少损失和失误显得极为重要。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规范化,出纳工作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容轻视。
2 出纳员应坚持结算原则,遵守结算纪律

随着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对出纳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经济业务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出纳员更加自觉地坚持结算原则,更好地遵守结算纪律。因此,要求出纳员要严格按照现行《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自觉坚持以下三条结算原则:
2.1 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这一原则要求各种结算凭证和票据的当事人、关系人都必须恪守信用,严格履行规定的经济承诺和应尽的义务。收款者,应以提供的真实劳务或售出的商品为前提收取款项,不许套取银行信用;付款者,则必须按规定的付款条件及时清偿债务,支付款项。
2.2 是谁的钱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根据结算制度规定,收、付双方实现商品交易或完成劳务服务后,债权人有权决定应收款项进入谁的账户,对付款者而言,一是不应拖欠付款,二是不应强行扣款或代别人扣款。
2.3 坚持“银行不垫款”原则

当收款单位委托银行代收款项时,在款项尚未收妥之前绝不可提前支用;而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款项时,本单位存款账户内必须有足够余额,绝不允许签发空头支票。

做到以上各项原则,应当体现在出纳员自觉地遵守《银行结算办法》规定的结算纪律上,同时反映了出纳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高低。
3 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

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现金管理的重大意义在于:①能够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通过现金管理限制了大量现金流通,而转账结算的办法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提供了安全、可靠、便利的条件。②现金管理可起到稳定货币的作用。商品交易中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势必会造成社会现金流量加大,导致现金与社会实有商品量的比例失衡,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现金管理可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提供条件,起到稳定货币的作用。③搞好现金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繁荣和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使我国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各种交易活动的增加是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数中小型交易又都是以现金交易为主,但这种现象给资金安全造成了很大隐患;给不法之徒图财害命、杀人抢劫客观上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限制大量使用现金,对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执行现金管理制度,落实现金管理意义,显然是出纳工作范围之内的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落实好现金管理制度,出纳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要强加法制观念,准确掌握有关财经法规

出纳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认真学习和贯彻《会计法》等财务会计法律,准确掌握和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坚决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的观念,确保企业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这是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的根本保证和基础。
3.2 自觉执行制度,使现金管理落到实处

出纳员自觉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是出纳工作的基础。因为现金管理制度的内容很全面,只要把制度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就一定能使制度落实到实处,并能给财务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3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过程往往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此时,出纳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沉着地面对问题。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用积极的态度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各种问题,既不能放弃原则,又不能消极地不解决问题,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财务主管和主管领导及时汇报加以解决。
4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工作质量

出纳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出纳员平时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多学习,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是武装头脑的第一要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都是应该认真学习并加以消化吸收的,只有掌握过硬的政治理论,才能有拒腐倡廉的思想动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这是出纳人员必备的素质。
4.2 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

业务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理论的学习。没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做好出纳工作也是不容易的。对业务不懂或一知半解,就会出现工作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出纳人员必须精通业务知识。
4.3 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有了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还必须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税法》等。掌握并熟悉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对做好出纳工作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之,做好出纳工作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必备条件。不重视出纳工作,从社会方面说,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从企业方面说,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 出纳 浅谈 如何做好 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