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开发
(内蒙古财经学院 旅游管理系,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文章从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分 析了当前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开发 、利用佛教旅游资源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内蒙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3(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22—0045—02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汉、藏、蒙、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众 多民族都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些民族凭借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在内蒙 古的多民族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构成 了具有内蒙古多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些旅游资源之中,佛教文化构成了内蒙古民 族民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打造体现内蒙古民族特 色的旅游品牌,对于增加内蒙古地区的旅游收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促进对外宣传内 蒙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内蒙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开发意义
1.1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内蒙古地区作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传播地之一,境内的佛教流派以藏传佛教占主导地位,同时 也存在一小部分汉地佛教流派。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全区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16座,这些 寺庙绝大多数属格鲁派(黄教),只有巴彦淖尔市阿贵庙是宁玛派(红教),著名的藏传佛教寺 庙有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大召,包头市五当召、美岱召,鄂尔多斯市准格尔召等等。全区 共有汉传佛教活动场所45处,主要的汉传佛教寺庙有呼和浩特市观音寺,包头市妙法寺,呼 伦贝尔市金刚寺,巴彦淖尔市甘露寺,阿拉善盟延寿寺,等等。随着全国各地佛教旅游活动 的 展开,内蒙古的佛教旅游资源也显示了越来越强劲的吸引力。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了以佛 教景区、佛教寺庙、佛事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佛教旅游资源,同时与佛教有关的自然风光、人 文景观和特色文化也都显示了强大的旅游功能与价值。
1.2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1.2.1 佛教旅游资源是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旅游品牌的打 造可以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内蒙古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世代居住着众多民族,这些民 族 逐渐创造了独具特色历史和民族文化。由于受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佛教文化也 逐渐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族特点,同时,佛教对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也 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民族佛教文化,构成了内蒙古民族文 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产业。旅游业发展 的好,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规模,进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全国 各个地区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中,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来 对待,内蒙古也不例外,应该以独特的多民族文化作为载体,发挥佛教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 景观和自然景观优势,注重寺院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这不仅会吸引佛教徒 ,而且也会吸引大量的非佛教徒到佛教景区游览。游客的增多不仅仅会带动旅游收入的增长 ,同时也会推动内蒙古其他与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打造内蒙古的佛教文化旅游品牌 ,逐渐形成旅游业开发的亮点,也是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2.2 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进而让世人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 ,了解内蒙古。宗教文化遗产和宗教活动场所是民族传统文化保存、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史 上 ,内蒙古地区一直是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的主要传播区,聚居在这里的多个少数民族,诸如 蒙古族、满族等民族都信仰佛教。对佛教的信仰逐渐地与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意识和生 活习俗融合在一起,成为这些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 化一直教导子孙后代要“向善”的伦理道德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 。这些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服饰、建筑也都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文化与内蒙古的民 族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因此,游客通过 佛教文化旅游,可以认识和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了解内蒙古。
2 内蒙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当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自然景观、原生态民族文化造成威胁
宗教资源往往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交叉分布的综合体,两者相互影响,具有互补性。内蒙 古的佛教旅游资源也具有宗教资源的共通特点,佛教景观往往坐落于草原自然景观之中,与 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但是当前许多地区在开发佛教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在原有佛教景观周围大肆修建旅馆、饭店,罔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甚至不惜破 坏自然景观修建旅游接待设施,不当开发对佛教景观周边的自然景观造成极大 威胁。受多民族特质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佛教文化与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因此对于佛教资源的不当开发不仅仅会扭曲佛教文化的内涵,而且会威胁到原 生态民族文化的生存。
2.2 过度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传统佛教世界造成冲击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现实中的佛教活动势必会成为开发的一部分。大批游客的到来不仅 会打破深山古刹的寂静,而且还会对佛教的传统活动产生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大批旅游 者的涌入,也会在生活方式和观念上给佛教世界带来冲击,游客带来的物质世界的庸俗化思 想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些年纪尚轻、定力不够的出家人产生影响,打扰出家人清修。另一方面 ,在有些地区也出现了少数出家人违背佛教教义,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旅游者需求 ,随意改动宗教仪式,或者利用游客祈福的心理,把进香、捐功德变为敛财的手段。
佛教文化本身具有超尘脱俗的特征,它是人们在精神领域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智慧结晶。当前 对佛教资源的商业开发本身就与佛教的内涵相悖,如果开发不适度,对它进行完全以盈利为 目的的纯商业性开发,就可能使佛教本身的内涵丧失,只剩下一副披着佛教文化的空洞外壳 ,这样下去佛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也会失去其吸引力。
2.3 规划不合理,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缺乏协调性
由于佛教旅游项目开发风险小、回报高,近几年全国都兴起修寺庙建佛像的风潮,内蒙古也 不例外。对已有的佛教建筑修复、扩建,新的佛教旅游项目也纷纷涌现。佛教旅游项目开发 热潮不断升级,出现了追求大规模、大投入,追求轰动效应的趋势。新兴的大型佛教旅游工 程各个规模宏大,投资高昂,当然有的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鄂尔多斯的吉祥福 慧寺投资两百万进行修复重建以后,每年都会以其独具特色的佛事活动吸引区内外众多游客 前来观光旅游。但对于相当一部分佛教旅游项目,胡乱上马的后果就是矛盾丛生。在项目开 发阶段缺乏打造精品的意识,一味模仿其他地区的佛教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的项目缺乏自身 的特点。在经营管理阶段又不懂开拓创新,使大多数寺庙除了烧香拜佛、求签算命之外,只 能提供观光活动,而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层内涵却很少挖掘,佛教文化被严重庸俗化,严重破 获了佛教文化的形象。
2.4 缺少专业的导游人才
对于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会涉及诸多佛学专业知识,因而要求与佛教旅游直接相关的 导游人员必须掌握这些知识。但是目前的现实状况就是不仅仅是内蒙古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也 一样,很少有导游人员懂得佛教专业知识,很多导游人员对佛家知识的掌握仅仅是对佛教建 筑、造像的背诵,而对于佛教景点展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缺乏理解。导游如果能够 对佛教文化在游客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讲解,会使游客加深对景点的印象,更好地展现 佛教文化的魅力,甚至给游客以人生的启迪。
3 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3.1 坚持以生态旅游的观念开发佛教旅游资源
开发佛教旅游资源要坚持走生态旅游的道路。佛教生态观倡导众生平等,要求人们善待一切 生灵,对自然不能过度占有,更不能肆意破坏。这种佛教生态观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一致的,在开发佛教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也应该 遵循这样的生态观。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实践佛教旅游的生态性原则:首先, 宣传佛教生态观,以佛教的神圣性引导游客,使其能够从观念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保护 佛教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次,在开发、利用上坚持生态性原则。正确筹划 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注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性。合理规划佛教旅游景区的接待项 目、规模和人数,不超过景区的承受力。
3.2 开发佛教旅游资源要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特征
开发佛教旅游资源一定要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特征,只有挖掘出佛教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才能 够吸引更多的客源。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挖掘佛教旅游资源的特色:首先,在 开发项目上,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的主题,注意开发一些有别于其他旅游项目的特色旅游项 目,如佛教与茶道、佛教与武术、佛教与素斋、佛教与医药、佛教与民俗,营造独特的佛教 旅游氛围,使游客在这样的佛教旅游环境中品味佛教文化的独特内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 受;其次,在开发方式上,要从观赏性开发向参与体验型开发转变。目前,内蒙古地区的佛 教旅游开发仍然是以观赏性开发为主,以游客参观佛教寺庙,观赏佛教塑像为主要游览方式 。这种游览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游客仅仅只能获得对于佛教景观的视觉印象,很少能够 真正亲身体验和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难以获得高层次的旅游审美体验,所以这种传统的以 参观为主的游览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调动游客的兴趣。参与体验型开发除了要安排一般性的 游览活动以外,还会组织游客亲身参与一些与佛教有关的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特 定的法令活动,参与“出家”旅游,使游客体验一番“出家”的滋味等等。从观赏性开发转 向参与体验型开发,可以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内涵,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从而 增强佛教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3.3 总体开发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打造佛教旅游精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要有精品意识,在总体开发的基础上注意突出重点,选择有价值, 有潜力的项目开发精品。应该重点开发一些历史悠久,或在内蒙古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及有 考古、历史研究价值的重要宗教寺院和宗教艺术,以此为核心,优化组合各项资源,协调开 发的广度和深度,以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打造佛教旅游精品,以精品来提高内蒙古佛教旅游 产品的知名度。
总而言之,内蒙古的佛教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独特特色,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与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内蒙古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能够 促进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将内蒙古的佛教文化发扬 光大,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广昌.中国佛教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唐景福.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3] 唐吉思.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4] [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5] 孙丰念.论佛教文化的旅游开发[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116~118.
[6] 王亚欣.藏传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探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15~20.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无着菩萨故事,,佛教故事2021-09-14
- 菩萨声音,,佛教故事2021-09-14
- 现代菩萨风姿,,佛教故事2021-09-14
- 地藏菩萨助父升天,,佛教故事2021-09-14
- 求那跋陀罗称颂观音菩萨三次...2021-09-14
- 善行巧服鳮女,,佛教故事2021-09-28
- 佛教文化艺术精品展开幕式致词2021-10-05
- 关于办好佛教院校的实践与思...2021-10-20
- 发挥佛教作用促进社会和谐2021-11-14
- 在市佛教协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021-12-12
- 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略论2021-09-24
- 略论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坚...2021-09-25
- 略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2021-09-27
- 略论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2021-11-05
-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略论2021-11-06
- 略论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2021-12-08
- 略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资...2021-12-20
- 略论信托公司实施新办法的过...2021-12-20
- 略论税收执法权监督工作存在...2021-12-21
- 略论内部审计在开展企业经济...2021-12-21
- 学习总书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2021-08-27
- 内蒙古景区建设步入“黄金时代”2021-09-14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1-09-16
- 2021年强国路上你我同行内蒙...2021-10-19
-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2022-02-20
- 内蒙古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亏缺...2022-02-20
- 内蒙古烟草行业近年体制改革...2022-03-03
- 内蒙古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2022-03-05
- 内蒙古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2022-03-05
- 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SWOT发展分析2022-03-06
-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2021-09-28
-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21-09-28
- 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21-09-28
-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工...2021-09-29
- 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2021-10-06
- 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步伐推...2021-10-08
- 初中物理微实验教学资源开发运用2021-10-19
- 某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2021-10-28
- 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2021-10-31
-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整治方案2021-11-13
- 文广旅游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旅游局(文旅局)综治工作总结2021-08-27
- 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创价值...2021-08-27
- 生态下茶文化旅游开发体系构建2021-08-27
- 旅游活动策划书四篇2021-08-27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2021-08-27
-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竞争...2021-09-08
- 新时代赋予旅游业新使命2021-09-08
- 旅游区党建工作半年总结2021-09-08
- 2004年市旅游局工作总结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