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7:38 浏览数:

(中南民族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文章对读者荐购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了其 存在的 问题,并从读者荐购特性,荐购行为以及荐购系统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
关键词:采访工作;文献荐购;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0—0151—02
1 开展读者荐购的意义

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体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本,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图书 馆的管理模式由“资源—服务—需求”转变为“需求—服务—资源”。图书采购原则也从过 去的重藏轻用转变为同时满足“价值论”和“需要论”的藏用兼顾,以需导购。传统订购模 式一味强调文献的内在价值和过分强调藏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馆 藏中有相当一部分图书没有读者借阅,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借阅不到所需要的图书。开 展读者荐购图书可以使图书购买更有针对性,可以很好的满足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可以弥补采访工作人员的不足。读者荐购是对文献采购的补充,是 一个查漏补缺的好方式。对高校图书馆而言,通过开展读者荐购图书工作,一方面,可以与 读者建立更加良好、更加紧密的沟通关系,采访人员在与读者的沟通中,业务素质也会得到 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的馆藏,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 高校的各项主体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保障。有利于降低采访人员盲目选书的可能性,提高 采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解决采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性与文献内容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采访决策朝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 读者荐购现状分析

读者参与图书荐购可通过传统的方式,如电话荐购,到馆荐购等;也可通过网络荐购,如通 过IM工具、邮件进行荐购,在线填写表单荐购,登陆图书馆荐购系统荐购等。现在,高校普 遍 都开展了读者图书荐购工作。笔者在2009年2月19日在百度上用“site:(edu.cn) ‘荐购’ ”检索得到相关网页约573 000篇,在谷歌上用“site:edu.cn ‘荐购’”检索得到 约135  000项查询结果。经过查看,211院校中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在主页上明确标出读者荐购栏 目,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 馆等都可通过在线填写表单荐购,武汉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则自己开发了一个荐购 系统。现在国内图书馆使用较多的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2007年达3 000家)、汇文(总用户数 414家)、MELINETS(104家)等也都有图书荐购功能。

可以说,现在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能够网上进行图书荐购,但是其读者的参与度却并不高。 从 同济大学图书馆网页上了解到:同济大学图书馆荐购系统始用于2006年1月,截止2009-2-14  11:19:34共有2 961人次登入此系统,共荐购图书524种。 成功荐购图书229种,成功荐购 率为43.7% ,人均1种。订购图书218 种,图书订购率为95.2% ,人均0.9种。到馆图书 39  种,图书到馆率为17.9%,人均0.2种。还有一些图书馆荐购系统虽然定时挂书目信息, 但 笔者浏览荐购信息却发现书目显示荐购数大多为0,基本上没有人荐购,有的图书馆有人荐 购图书,却只有回复“以后酌情购买”。

调查发现,读者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①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很多读者根本就不知 道可以进行图书荐购,虽然荐购栏目就在主页的明显位置上。②读者没有渠道获取书目信息 ,荐购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或所荐购图书被图书馆订购但不能及时获得该书馆藏信息等, 不再荐购。③读者荐购的图书无法及时到馆,读者失去耐心,从而寻求其他途径:自己购买 或通过同学在其他馆借阅等。④采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读者荐购图书因种种原因不能及 时上架供读者借阅,受责备的首先就是采访工作人员。⑤有的图书馆经费有限,正常采购都 无法满足。为了本科教学评估,图书馆曾大量突击购书,但评估结束后,经费迅速缩减,甚 至有的馆还欠书商不少书款。
3 读者荐购特性

李日新分析归纳出了读者荐购文献的几个特性:文献的针对性;文献的零散性,复本的不确 定性;文献出版时间的多样性;文献出版商的多样性;文献采购和加工的及时性。从文献的 零散性和多样性来看,这大大加深了采访工作的难度,尤其是还要及时地保障读者对这些文 献的需求。

从读者文献需求类型(目的和动机)来看,读者文献需求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型、专业学习 型、公共课程学习型、应试学习型和兴趣爱好型。根据需求类型按照文献需求的紧迫性,复 本数量要求和文献出版时间可得表1。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其藏书建设必须符合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要求 ,而由于采访经费有限,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所有类型的读者需求。根据图书馆采访方针及原 则,依照学校学科的规模和学术水平为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设置不同的种数和复本,可以使 采选的图书能最大限度上满足读者的教学和科研需要。

从读者需求类型也可以更好地区分读者文献需求的紧迫性。按照正常的图书采购流程,图书 馆不可能及时满足所有的图书荐购读者的文献需求。对读者文献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 区分,尽量及时满足读者的教学和科研紧迫性需要。通常科研型需求的时间紧迫性最高,而 其要求文献的出版时间往往比较早,在市场上难买到,可根据其特点为这类读者购买电子图 书,进行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对于应试型需求的图书,这类书时间紧,时效性强,复本要 求通常很大,图书馆对这类书可以在新书上市时走绿色通道及时补充进馆阅览,而后进行编 目加工;学习型需求的图书则应在新学期来临就及时补充上架供学生借阅;而时间要求不高 的兴趣爱好型图书则可按照图书的正常采购进馆。
4 读者荐购行为分析

对读者荐购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为什么荐购。
4.1 读者因为学习或研究需要的文献资料图书馆暂时没有而向图书馆荐购

这类读者针对性 强,图书迫切程度极高,要求图书尽快采购上架。通过调查发现,这类图书往往出版时间早 ,因为图书经费或某些原因,图书馆以前未曾收藏。现在,这些书出版社都可能已经没有库 存,只存在于某些流通环节如某些私营书店,这极大的加深了图书采购难度。为满足读者需 求可以进行购买电子图书,进行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
4.2 读者因为网络、报刊或朋友推介,对某书产生兴趣,而进行荐购

这类书读者迫切程度不如上一类,但是非常关心,图书是否如愿采购,什么时间可以借阅。 这类读者需要及时给予信息反馈。
4.3读者从荐购系统书目信息上挑选感兴趣的图书荐购

这类读者荐购量大,图书馆可以根据馆藏建设酌情处理,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读者,如不采 纳建议,可说明原因并推荐相关图书以满足读者需求。
5 荐购系统分析
5.1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附带的荐购系统

此类系统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开发商开发,隶属于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其较为显著的特点是系统入口与书目检索系统集成在一起,这样的设计 比较符合读者的荐购习惯,将荐购系统与书目检索系统入口结合在一起,能够方便读者进行 荐购,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荐购工作。

当前的新系统从单纯的图书自动化管理中走出,更加注重给读者提供各项服务,现在的汇文 以及ILASIII系统都能很好地提供读者荐购功能,解决了以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征订书目的 发布与组织上没有征订书目发布功能或书目数据组织方式还有待改进,不利于读者按照学科 属性进行数据浏览;缺少荐购反馈信息,读者无法知晓其所荐书目所处的状态(如ILASII系 统)。
5.2 高校自主开发的荐购系统

此类系统由高校自主开发,可根据高校 教学目标、学科专业特 点进行征订书目数据的组织,书目数据的组织方式多样,大多数系统(如武汉大学的图书荐 购系统)建有图书馆与读者良好反馈渠道,读者能及时得到相关反馈信息。但此类系统的开 发对图书馆的财力、物力、与人力要求较高。

无论是自主开发,还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自带的荐购系统,都存在两种荐购方式自主式荐购 和自助式荐购。


自主式荐购,读者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图书书目信息录入到荐购系统中。这种荐购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读者录入的书目信息不准确或不完备,使得采访人员无法得知该读者荐购的是哪种书 。有的图书馆强调荐购信息的完备性,对读者录入设限,要求读者录入书号、书名、作者、 出版社,出版时间等等,而读者常常又无法获取具体的书目信息,导致其荐购过程不愉快, 对荐购失去兴趣。

自助式荐购,读者从荐购系统的书目信息中浏览检索得到所需图书并荐购。荐购系统中的书 目信息是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汇总而形成的电子目录数据,主要为网上书店、书商、 出版社提供的《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上海新书目》、《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 报》或各种自编数据。

这些书目信息从多途径得到,要注意的是书目信息的完整和格式上的统一,还有就是书目信 息的唯一。面对大量专业化格式化的数据,读者容易产生疲劳,造成荐购的参与度不高。书 目信息的浏览检索界面应该简洁明了,检索功能应该强大。

对于一些人力物力不够的图书馆可以采用读秀知识数据库。读秀知识数据库是超星图书公司 创办的,是具有图书荐购功能的数据库。它把超星电子图书和图书馆馆藏图书联系起来,扩 大了查找图书的范围,并且操作方便、简单。第一步,先搜索图书。第二步,如果本校图书 馆没有收藏此书,就按一下“推荐购买此纸质图书”,然后填写荐购理由和联系方式,就可 以把此书推荐给图书馆购买。如果我馆没有收藏此书的电子版,通过这个数据库还可以荐购 “超星电子图书”的电子图书。

读秀知识数据库把超星电子图书和图书馆馆藏图书联系起来,书目信息量大,检索也简单明 了,可以同时推荐购买电子图书或纸质图书。但该系统高级检索功能有待完善,时间限定检 索必须选定书名或作者,读者不能通过主题检索限定时间。

图书馆还可以采用书业系统开发的荐购系统。此类系统是由各家书商或是网上书店所提供的 ,它的优势在于书目数据组织较好、形式多样且更新及时。书目数据组织主要从分类、定购 批次、出版社、专题等多种途径进行组织(如海外图书采选系统及浙江新华书店的博库书城 等),方便用户从不同需求角度进行书目信息的快速查找。但此类系统提供荐购文献的种类 较为单一,缺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渠道,读者难以获悉其荐购图书是否采访到馆、是否 可借阅等情况;由于开发主体为书业系统,他们难以获得特定图书馆馆内文献流通情况 ,以便于辅助采访人员进行采访决策;仅有少数实力较强的大公司才开发荐购系统, 过于依赖其系统将会造成采购面狭窄等问题,采购主动权会被大公司所掌握,不利于图书馆 自身的发展。

总的说来,制约读者图书荐购的主要因素在图书经费,图书经费上得到了满足,其他的问题 都可以迎刃而解。如读者所需的书目信息,要求的荐购信息反馈,及时的馆藏信息,都可以 从各种途径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日新.读者荐购图书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3):5~6.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 图书馆 读者 高校 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