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2-03-14 15:24:38 浏览数:

(包头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 要:文章阐述了在混凝土连续施工、拆模、施加预应 力、构件安装和运输、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等混凝土施工中的强度要求,并指出这是 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拆模;运输;安装;承受荷载;滑模;冰冻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7—0217—01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这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规范》(GB50004-2002,以下简称“新规范”)规定 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但是对混凝土的施工强度,至今还有不少人认识模糊。混凝 土强度受龄期、施工质量、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尽管有的工程混凝土交工试件的强度达 到设计和有关规定,但因忽视了不同时间,不同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施工强度,未能满足一定 的要求,乃难免出现工程质量缺陷或工程事故。这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 因之一。特别是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不少施工技术要求的内容并未收编为规范条文, 而其中有些内容(如:混凝土施工强要求等)是保证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因此,正确认识 混凝土施工强度的有关规定更显重要。
1 继续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的强度

在新浇筑混凝土面上继续施工时,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施工的各种作用对新 浇混凝土造成伤害。这类施工强度的要求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②防 止施工荷载超载而造成事故所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1.1 结构承受施工荷载必须的混凝土施工强度涉及多种因素

继续施工必然带来施工荷载,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内,因施工荷载而产生的内力和变形 ,往往不是1.2N/mm2强度的混凝土所能承受的,由此而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甚至结构 毁坏的工程实例屡见不鲜,因为施工荷载及其作用效应涉及施工技术方案等多种因素,所以 施工规范并无此方面的具体规定。但是,施工中必须十分重视,防止在混凝土强度较低的情 况下,因施工荷载作用出现结构损害。
1.2 新浇筑混凝土的最低强度应达到1.2N/mm2方可继续作业

我国历次颁布的施工规范中均有类似的规定。如新规范第7.4.7条规定,在已浇筑的混凝土 强度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其目的是保护新浇筑混凝土表 面及其内部结构不受破坏。
1.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及重新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的最低强度为1.2N/mm 2

此次施工强度规定的必须性,①处理施工缝应清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 子和软质层,规定1.2N/mm2的最低强度可以保证正常施工情况下已浇筑混凝土在处理时不 受损伤;②为防止新浇筑混凝土时的强烈振捣影响已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2 混凝土拆模强度
2.1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新规范是按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100%(不同构件有区别,详见GB 50204-2002第4.3.1条,对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其目的是为防止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比 较低时,结构受荷载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以及混凝土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 ,有的工程为了加快模板的周转,在混凝土实际强度尚未达到规范要求时,就先拆除模板及 支撑,然后再加部分顶撑,这种作法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在加顶撑前,混凝土结构构件已产 生挠度甚至开裂,后加的顶撑不可能清除已出现的挠度和裂缝。
2.2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新规范规定,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气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3 预应力构件拆模的规定

新规范规定,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定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的 拆除,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也就是说,即使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值,但尚 未建立预应力时不能拆模,这是因为预应力筋是构件的主筋,主筋尚未起作用时就拆模,可 能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3 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新规范规定,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此次规定不仅是为防止施加预应力时 ,混凝土被压碎或开裂,而且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带来的预应力损失,保证预应力构件的质 量。
4 结构构件运输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为防止出现过大的变形,裂缝等质量缺陷,混凝土构件运输安装中,混凝土实际强度不应低 于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的75%。这时保证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十分重要,不可忽视。
5 结构承受荷载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不论是现浇还是装配式结构,只有在构件以及结构接头和拼缝的混凝土强度全部达到设 计强度时方可承受100%的设计荷载。
6 滑模施工时的混凝土出模强度

当采用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时,控制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十分重要。滑升速度过快,会造成混凝 土出模后出现坍塌,裂缝,变形,滑升速度过慢,混凝土与模板黏结家增大,会导致滑升困 难,严重时会将混凝土拉裂。现行国家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1987 )规定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N/mm2。实践证明,在正常气温下施工,按此要求 控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但在秋末冬初气温较低时须谨慎施工,①应防止气温较低条件下 混凝土出现假凝现象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的错判;②应注意掺早强剂时混凝土出现假凝现象 的影响;③施工气温较低时,出模后的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不能对滑模支承杆起到有效 的嵌固约束作用。上述三个因素均可导致支承杆失稳而引发滑模平台,支架倒塌。
7 混凝土允许受冰冻的强度

新规范混凝土早期受冻后,使混凝土强度、钢筋黏结力及抗渗、抗冻性能均有十分明显 的不利影响。新浇混凝土经正常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再受冰冻,开冻后的后期强度损失在5%以 内时,通常将此强度称为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我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此也有明确的规 定, 相关热词搜索: 混凝土 若干问题 强度 施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