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工作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24 15:17:36 浏览数: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工作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央和省、市、县委相继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核心就是要求我们武装头脑、更新观念、突出实践,为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审判工作上水平,为把**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滨海工业强县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做好法院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对政法工作提出了“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新要求。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  

  首先,人民法院必须自觉做到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人民法院工作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增强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其次,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具体到司法工作上,人民法院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特别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积极采取为民、便民、利民、亲民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惩犯罪、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加强行政诉讼协调等手段,依法保护好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特别是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切实依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  

    再次,只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增强人民法院的公信力维护好宪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体现在实际工作上,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法院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审判工作既要实现司法逻辑与司法经验的统一,又要实现司法判断与司法良知的统一;既要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又要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高效,共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以实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二、做好法院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突出实践特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武装头脑、更新观念、突出实践。结合实际,当前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为**发展服务的工作。作为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人民法院,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一要从大局着眼,从个案入手,维护**的社会稳定,服务**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既要大胆尝试,又要慎重处理,以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二要采取多种形式,有组织地选择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典型案件进行示范指导,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发展动态和法律需求,为**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着力抓好办案质量和效率工作。一要坚持立足调解,判则准确。要进一步加大诉讼调解工作力度,因调解不成需要做出判决的,一定要判得准确。区法院处在最基层和第一线,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数量最多,立足调解,判则准确,就会大大减少上诉案件数量,减轻人民群众的不满和讼累,这就是司法为民的真实体现。二是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判案、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每一名承办法官和合议庭成员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意识,体现办案的社会效果,不能案结事不了,官了民不了,前判后申,信访不断,上访不止,浪费宝贵的审判资源。三是必须坚持“该调则调、当判则判、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把调解工作贯穿始终,从受理案件开始,就要以人民满意和案结事了为目标开展工作,找出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既要解开当事人之间的法结,又要解开当事人之间的心结,努力提高调解结案率,真正把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打牢。  

    三是着力抓好保障和促进民生工作。要坚持司法为民,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坚持思想上为民,程序上便民,实体上护民,作风上亲民,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审判工作,以及时的司法救济保护民权,以快速的审判解除民忧,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着力提高法官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诉讼调解能力和善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教育办案人员善于从群众和社会的视角来分析判断问题,以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多少纠纷和实际问题、是否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是否真正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是否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最终标准,切实增强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司法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把每一起案件的审判执行,都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至上”的具体行动,都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窗口和纽带,切实化解矛盾,解决纷争,实现公平正义,体现党对群众的关怀和法律的尊严。  

    三、做好法院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抓好队伍整体素质工作  

近年来,***法院的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更加合理,司法能力不断增强,但是队伍的整体面貌、素质、能力、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影响和制约工作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谋划发展、开创新局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与先进性的要求还有差距;个别法官和工作人员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淡薄,作风拖沓,纪律松弛,形象不好。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放松了理论武装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把自己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捍卫者的位置上。只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警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提高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要突出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五个严禁”规定,积极建立适合我院特点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和干警队伍,不断提高司法水平,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公平正义是法院工作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满意是评价和检验法院工作的最终标准,转变作风必须从真诚对待人民群众抓起。我们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竭诚为民服务,真正树立起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法院 推动 发展 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