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人员状况下对干部管理问题的思考
现有人员状况下对干部管理问题的思考
**局现有在编人员**人,实际在岗人员**人。长期以来,由于机构改革、干部任免、人事调整、思想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系统人员结构上的不合理,年龄结构、干部结构、城乡结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沉淀尤为突出,其失衡比例也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客观上对于推动我局工作,建设精简高效的**系统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一、人员结构现状:
1、年龄结构:专家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分析,一个单位人员年龄层次分为30岁以下、31-45岁、46岁以上,其最佳结构比是3:2:1。按我局在编人数照此计算,最佳人员配备应该是186:125:62。而实际上,我局30岁及以下只有**人,31-35岁**人,36-45岁**人,46岁以上**人,即使将年轻层次放宽到35岁以下,也只能达到115:211:47,比例明显失衡,年龄断层已经形成。
2、干部结构:我局任命的干部共有**人(其中正职33人),干部职工结构比约为1:2,也就是说,在岗的每3人中,就有1人是下了红头文件的干部,基层表现更为明显,不少基层单位干部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有的单位甚至没有一个职工,与干部结构正常的“金字塔”相去甚远。
3、城乡结构:现在岗人员中,城区人员有**人,乡镇人员为**人,即使剔除现有内设科室人员,其配备比也为173:121,人员布局显失合理,城乡结构头重脚轻。
二、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1.改革及其遗留问题。**体制改革,我局**年以后进入工商部门的人员,也就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大多数被分流,形成了“去两头,留中间”的状况,时过7年,当年30岁左右的也开始步入中年,人员越来越集中在36-45岁这个层次,人员大龄化已经显现;况且,**经过两轮改革,公务员仍超编**人,即使因自然减员腾出编制,也只能逐步消减超编数量,不可能补充新生力量,致使近十年内人员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年龄结构一定时期内无法改变。
2.机构设置过多。按照省局“三定”方案,*局*一共只有**个,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中,我局现有**个机构,超出的*个机构基本上集中在乡镇,这还不含分局下设的“隐性”机构,如**单位。“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从干部到人员的配置上,必然更加突出了干部多、人手少的矛盾,**只有“领导”没有职工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发展下去,甚至会陷入“机构多了提干部,干部多了设机构”的恶性循环。
3、干部成长途径单一。每个人都是需要成长的,如何肯定干部的工作成绩,激发其进取心和积极性,相当多的行政部门都选择了职务激励这个途径,从而成了长期困扰部门的一个问题,我局也未能例外。一直沿袭的这种做法,对干部成长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设计,仅单一地用职务晋升来肯定一个干部的工作成绩,于是任一个,多一个,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呈现将多兵少的局面。
4、任免职交接环节缺失。目标责任制及其他干部考核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干部职务交替。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任免职同时进行。然而,由于某些环节缺失,干部任职没有一个正常的交接,实际上往往是新的干部已经上任很久,旧的干部仍未免职,从而导致了职务的重叠出现,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干部只增不减的进程。
5、交流渠道不畅。由于城乡区别客观存在,从主观意愿上,系统绝大多数人员肯定是都想进城,不愿下乡。加上长期以来,对城区各单位人员编制没有一个合理的控制,只进不出,即使短时间下乡了,也会马上就回到原来的位置。对乡镇工作缺乏积极的思想引导和制度保障,下乡成了苦差,系统人员交流成了单向流动,失去了其“交换流动”的本来意义。无论城区人员下乡还是本在乡镇工作人员,对到乡镇工作的不满情绪日趋激烈。
三、措施与对策:
显然,*局的年龄结构已是客观事实,如果没有国家大政策的改革,靠内部力量是不可改变的。要使人员结构趋向合理,目前只能着手改变干部结构和城乡结构,通过机构重组、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办法,“穿旧鞋走新路”,引进循环交流、能级管理、后备干部库等措施,“换新鞋拓宽路”,从而在系统内营造相对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疏通充满活力的交流渠道,激发全系统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全局工作向前稳步发展。
1、机构重组。根据基层建设的要求,对现有机构该合并的要合并,该精简的要精简,严格按照省局“三定方案”设置机构,依据市场监管任务轻重确定单位人数,并按适当比例配备干部职数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因事设岗,依岗择人,使基层单位轻装上阵,增强一线的工作战斗力。
2、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干部职数和单位人数确定后,打破现有任职和城乡界限,开展全系统干部的竞争上岗和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按现有规律,暂定正职任期三年,副职任期二年,参与竞争者必须写出所竞岗位的工作计划书,经市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综合考评后,确定最后人选。工作人员则与其所申请的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消除系统内的不公平,在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工作,有利于缓解工作人员的怨气,使真正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得到施展的舞台。同时,干部职数减少后,进一步拉大干部职工的岗位待遇,确保任职干部责、权、利相适应。
3、循环交流。分为自愿交流和强制交流,交流循环进行。自愿交流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交流双方单位同意,市局审批备案后,直接交流。强制交流即对系统所有人员定期有步骤地进行交流。干部任职期满后,按每个单位任职干部50%的比例进行交流;干部在同一个单位连任一次,必须无条件进行交流。工作人员原则上每二年按30%的比例进行交流;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四年后,进行强制交流。这样,整个系统就会成为一潭活水,进入一种有序的流动状态,真正实现“流水不腐”。
4、能级管理。建立系统人员能级管理档案,按工作能力和绩效表现确定能级。首先确定能级最高和最低级,如一至十五级,每一级对应不同的能级工资;然后确定不同职务对应的能级,将任职管理和能级管理结合起来,如工作人员对应一级,基层副职对应三级,正职对应五级等;第三,严格平时考核并积极发挥作用,依据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评出本人的工作绩效得分,按档次确定当年的能级升留降。能级不受职数限制,其升降也不会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只要做出工作成绩,每个工作人员都可能得到这种职务外的升迁鼓励,对于那些工作不认真、出工不出力的人,也可以通过降级进行惩罚,真正创建奖勤罚懒、褒优惩劣的长效机制,从而大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5、建立后备干部库。结合能级管理和平时工作,建立并有效利用系统后备干部库。人事部门通过基层调查、单位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全系统每个工作人员的思想状况,通过能级管理掌握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将服从组织调派、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达到一定能级的人员,依照其个人特长,列为不同岗位、不同等级的后备干部,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少数在职干部“舍我其谁”的自大思想,使在职干部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一方面发现问题干部可以随时撤换,避免出现一时找不到合适接班人只能让其“带病”继任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使干部任职更加透明,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
热门文章:
- 2024年(8篇)工作述职报告汇...2025-01-11
- (2篇)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025-01-11
- (9篇)党支部工作特色亮点党...2025-01-10
- 2024年XX图书馆工作总结报告...2025-01-08
- 2024年-政工工作个人三年工...2025-01-07
- 2024年第三季度个人工作小结...2025-01-07
- 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2025-01-06
- 2024年街道党工委工作总结暨2...2025-01-06
- 2024年度党支部党建工作总结...2025-01-06
- 2024年度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2025-01-05
相关文章:
- 干部管理谈话制度2021-09-08
- 公司中层干部管理章程2021-11-01
- 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办法2021-11-08
- 乡村干部管理办法2021-12-24
- 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使用状况调...2022-01-16
- 卫生局干部管理实施细则2022-01-28
- 二线干部管理调查与思考2022-03-16
- 关于乡镇干部管理的几点思考2022-03-18
- 加强检察干部管理促进整体工...2022-03-24
- 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1711例分析2021-09-24
-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2021-09-24
- 关于当前乡镇干部思想状况的思考2021-09-26
- 办公室人员思想状况分析2021-10-02
- 电信员工队伍状况与思想状况...2021-12-15
- 对当前电信员工思想状况的分...2022-01-03
- 大学生电脑使用状况调查2022-04-05
- 如何树立形象求发展的思考题2021-09-10
- 对XX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16
-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2021-09-16
-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2021-09-22
-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2021-09-25
- 取消农业税后的思考2021-09-26
- 对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2021-09-26
-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6
- ××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的调...2021-09-29
- 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2021-10-02
- 银行人员辞职报告范文2021-08-24
- ×建筑公司对进城务工人员培...2021-09-19
- 中高层管理人员素质模型2021-09-28
- 窗口服务工作人员培训专题发言2021-10-12
- 银行工作人员培训心得2021-10-18
- 银行临柜人员的个人总结2022-02-11
-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管理的体会...2022-02-28
- 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培...2022-03-08
- 公司人员培训开学典礼学生发言搞2022-04-09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综合治...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