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计划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4-15 15:14:56 浏览数: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 “第16章 分式”   

   本章主要研究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为3节安排。16.1节类比分数的概念给出了分式的概念,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讨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介绍了分式的通分、约分等,这些内容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16.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首先研究了分式的乘除运算,类比分数的乘除,探讨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接下去,教科书也是从实际问题出发,采用与分数加减相类比的方法,研究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得出了运算法则,并学习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最后,教科书结合分式的运算,研究了整数指数幂的问题,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范围,并完善了科学记数法。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其中分式的混合运算也是全章的一个难点。16.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由此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接下去研究分式方程的解法,教科书采用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得到分式方程的解的问题。   

(二) “第17章 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本章是继八(上)“第11章 一次函数”后又一章函数的内容。全章分为两节:17.1节:反比例函数,17.2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全章内容紧紧围绕着实际问题展开,实际问题是贯穿全章的一条主线。   

(三) “第18章 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在18.1节中,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这时教科书以命题1的形式呈现了勾股定理。18.2节是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科书从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说起,给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32+42=5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然后让学生画出一些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探索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从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就探索得出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四) “第19章 四边形”   

   本章主要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特殊的四边形,教科书按照对边之间的平行关系把它们分成2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对于平行四边形,除了研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20.1节是研究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0.2节是研究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极差和方差。教科书首先利用温差的例子研究了极差的统计意义。方差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教科书对方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为了便于教学操作,教科书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提供了一个样例。   

三 、教材目标及要求:    

   1、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 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六认真”,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五、 教学进度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2课时   

16.2分式的运算                        6课时   

16.3分式方程                          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                        2课时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3课时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4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                         2课时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18.1勾股定理                           3课时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                         3课时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1平行四边形                          5课时   

19.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课时   

19.3梯形                                2课时   

19.4重心                                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                          2课时   

第二十章   数据 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6课时   

20.2数据的波动                          5课时   

20.3数据分析                            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                          2课时   

期末总复习   

六、培优辅潜计划   

( 一 ) 指导思想:   

本年级的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及纪律情况参差不齐,在上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逐步提高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为了让培辅计划要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并 能协助 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的素养和成绩,特制定本学期培优辅差具体计划。   

( 二 )目 的:   

1、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使学生活起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 三 )基本情况   

1、 学生情况分析 : 本年级共有学生 82 人,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数学课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   

2、 培优辅差对象   

① 学业成绩优秀及表现积极(优生)培养对象   

② 辅差对象  

( 四 ) 具体措施: 培优   

1.每周有选择性地上一节思维训练课.   

2.在日常教学的分层练习中有的放失地注意对优生的培养.   

3.每天出一题弹性作业,让优生吃得饱.   

辅差   

1、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2、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3、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4、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5、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7、平时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8、充分利用早早读和午静时间进行面对面辅导,讲解练习.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工作计划 八年级 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