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关键基点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基点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涉及党内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关键基点在于恪守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本色,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确保党的政治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恪守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本色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营造党内政治生态需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政治建设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政治能力和政治担当等多个方面。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首要任务是要把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作为核心政治任务,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党的政治建设的大方向和总原则,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
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知行合一,夯实维护中央权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基础。要在实际工作和行动实践中,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绝对杜绝。惟其如此,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恪守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的党性底线,才能确保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会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制度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特殊位置,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中,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保障。
新时代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做到有制可依。一要尊崇党章这个党的根本大法,构建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
制度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二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确保每项法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三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其次,要保证制度的运行。制度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制度的运行,倘若政治制度得不到遵守,其他纪律和规矩都会失守,全面净化政治生态也将无从谈起。因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反对党的领导和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违纪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分规定。新制定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概括问责事项,明确提出与党的领导对应的政治责任,目的就是要使各级领导干部警醒起来,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表率作用,保证忠诚干净担当。
其三,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党内政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严守党章党规党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挺在前面,特别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执纪与执法贯通,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防止形成“破窗效应”和“稻草人”现象;要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以更高标准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削减存量、遏制增量,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确保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选人用人为关键节点,为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确立正确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在地反映着党组织、党员及党员干
部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因而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是基础性、浸润性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决抵制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风邪气”,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坚决反对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两种文化”和“六个主义”。其次,要善于发挥党内政治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文化人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的政治原则、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内化为全体党员日用而不知的思想认知、政治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使党内政治文化成为全体党员和干部立德修身的精神底蕴、明辨是非的价值坐标,把党内政治文化的优良基因融入血脉,培厚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思想文化基础。其三,要遵循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坚守,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保持开放心态,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做到海纳百川、兼容
并蓄,涵育正气充盈的先进党内政治文化,以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文化土壤。
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战斗性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政风的“净化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建设史表明,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党的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的动力源泉,也对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起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自觉抵御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袭。这进一步强化了党内政治生活“四性”要求。在党内政治生活“四性”中,政治性是本质属性,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职能使命、政治本色和政治方向;原则性是内容属性,是对党内政治生活内容的规范性要求;时代性是发展性特性,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品质和活力;战斗性是重要保障,体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总体特征。党内政治生活“四性”是一个系统性强、缺一不可、彼此依存、相得益彰的整体,从不同方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效能。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中国共产党能否回应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能否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需要不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
2020 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为落实中央、省市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支部书记、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所办公室具体负责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落实的职责。
三、工作任务 1、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
市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制定理论学习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习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习的必要内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管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
3、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清主流支流,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4、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按“谁组建、谁负责”切实对“太平溪财经之窗”QQ 工作群和“财经情深”临时微信工作群管理。
5、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大力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及时通报反面典型案例,坚持用
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
6、加强涉密文件的管理。严格按照保密要求,加强对涉密文件、办公电脑管理使用。
7、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订年度精神文明创建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区级文明单位活动。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支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协作,及时沟通。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控,确保网络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可管可控。对重大舆情、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一切错误思想、观点、言论,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开展斗争,并同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
3、完善机制,严肃纪律。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考核,凡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基点 党内 新时代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战...2021-09-27
- 和谐: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点2022-02-11
- 两学一做结合七一讲话心得体...2021-08-27
- 党内情况反映制度样本2021-09-05
- 浅论加大党内监督力度的思路...2021-09-22
- 党内权力运行不够公开,削弱...2021-09-25
- 加强党内监督的思考2021-09-25
-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监督2021-09-26
- 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2021-09-26
- 给予(员工名称)党内警告处分决定2021-09-28
-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净化党内政...2021-09-28
- 有关农村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2021-10-02
- 学习《对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2021-08-27
- 2篇,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知应会...2021-08-27
-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20202021-08-27
- 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事迹2021-08-27
- 新时代好少年申报材料汇编20202021-08-27
-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汇编20202021-08-2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2021-08-27
- 新时代青年奋斗拼搏演讲稿发...2021-08-27
- 年新时代青年演讲稿2021-08-27
- 新时代女性座谈会演说稿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