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教学感悟:扬师德,铸师魂,做最美教师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1:12 浏览数:

 教学感悟:

 扬师德,铸师魂,做最美教师 “人者,德为先”。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师德、师风高尚的人。作为年轻教师要将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话语记在脑里,刻在心上。

 一、爱岗敬业,献身于教育事业 教师张丽莉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正如叶澜教授所讲“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不仅将完善生命,教育自身也将因此而富有生命。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热爱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育观念支配着人们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基本看法,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着教育的进程。因此,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教育是心灵之间的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只有打破封建教育传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师生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教师而喜欢学习。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不仅要率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如: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教育学生勤俭节约,教师就要首先做到艰苦朴素;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言必行,行必果”,行动的实践远胜于说教。

 四、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

 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个孩子,以新课程的 “人本教育”理念为依托,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生动活泼、扎实创新、声情并茂”的教学风格:即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开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不仅让自己的教学更具个性化,也使学生的素养能力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的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相关热词搜索: 师德 最美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