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空洞五十年内难闭合
臭氧空洞五十年内难闭合
近日有媒体称,臭氧空洞将在未来 50 年内逐渐缩小并闭合。到底臭氧层目前恢复得如何?臭氧空洞有没有可能闭合?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臭氧研究专家王庚辰指出,臭氧层空洞的修复将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目前还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报告说,人类在生产和商贸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从外地带来的有害物种、草皮和一些病原体使得当地农作物和畜牧业减产,也使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据介绍,这些外来物种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多达数百亿美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科学家杰弗里·麦克尼利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人类对地球物种的了解还很有限,有的科学家估计,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物种只占地球物种的20%。地球物种所遭受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球本身而不是外星。(完)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氯、氟等化学合成物质作为制冷剂,导致臭氧空洞的出现和不断扩大。虽然已有国际公约限制使用此类物质,但它们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对于国外研究发现“低空大气层中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氯氟烃含量正在减少”的情况,王庚辰认为存在这种可能。但是由于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同温层)中,通常出现在距地面 18 至 27 公里上空,大气低空对流层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含量降低,对于臭氧层的恢复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现今情况来看,臭氧层的恢复也还没有开始,相反还呈现出扩大的趋向。
据介绍,去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在 9 月 9 日至 10 日间已扩大到近 3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空洞面积,到达了南美洲有人居住的区域上空;与南极相对的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在变薄,受损面积达 2/3;另外,珠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消耗也很严重。中国环境研究院空气污染与气溶胶研究室的专家王纬也表示,“臭氧空洞将在未来 50 年内闭合”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因为臭氧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入氟利昂、哈龙等气体引起的。这些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比较稳定,在空气中可以长时间停留。只有在完全不排放含氯、氟等物质的情况下,臭氧空洞才有可能逐步减小。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保护臭氧层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自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后,我国已淘汰了消耗臭氧潜能值 9 万多吨的 ODS,是发展中国家淘汰 ODS 最多的国家,至 2010 年止我国将实现全部淘汰。
相关热词搜索: 内难 闭合 臭氧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