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亚洲概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源市源城区宝源学校
方励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亚洲地形地势、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读图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 教 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教师: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 讲授新 课
(一)自主学习:
完成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
(二)合作探究:
[活动 1]多媒体展示亚洲地形图,让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读“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有哪些高原、平原、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2.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
3.阅读“亚洲地势剖面图”,分析亚洲地势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归纳: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练一练 1]读“亚洲空白地形图”,说出主要的地理事物。
[活动 2]阅读课本第 4 页图 7.3“亚洲的地形”力,完成下列要求。
4.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入的海洋。
5.看看他们注入的流向有什么不同?
6.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练一练 2]读“亚洲河流分布地图”,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过渡)多媒体展示不同景观图片。
教师:为什么亚洲各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活动 3]多媒体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7.仔细读图,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8.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9.找出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
10.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11.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从中归纳得出答案,教师行间点拨。
三、课堂小结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四、 课 后反思
在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时,首先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然后归纳其主要特征。在分析亚洲的河流时,找出河流注入的海洋,进行归类,学生自然就得出了“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的结论。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地图分析对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地形 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起伏大 河流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气候:
: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广 广 季风气候 显著
相关热词搜索: 亚洲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宁波开幕2021-09-08
- 亚洲媒体人唱响交流互鉴主题曲2021-09-28
- 《亚洲概述》教学设计2021-09-28
- 中国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几点启示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