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21-09-28 12:35:23 浏览数:

 《概论》I II I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 1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答:第一,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第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生更加强烈;第三,目前最主要的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2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答:这一判断有着科学依据。第一,这判断首先基于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二,这一判断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第三,这一判断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要求。

  3 3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八个明确”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主;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五位一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八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从结构和逻辑看,第一条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体现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有机统一、有机融合,都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特别是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致 、认识论 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4 4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第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5 5 、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答:(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总任务的提出,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划了宏伟蓝图,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6 6 、如何实现中国梦?

 答: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一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二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7 7 、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 8 、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单的科学指引,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9 9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3、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10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 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12 、如何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2、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4、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13 、如何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支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地位。

 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5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四种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16 、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体系。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7. 脱贫攻坚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①精准扶贫方案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成功密码 ②“五级书记抓扶贫”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高招 ③“三落实”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保障 ④东西合作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合力 ⑤央企帮扶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新动能 ⑥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力量源泉 18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①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②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③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④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⑤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19 、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①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②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④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20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③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1 、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②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④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2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3 、如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答: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4 、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答: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5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答: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26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答: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深入推进练兵备战,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7 、如何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答:长期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同时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人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必须坚持问题牵引,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①坚持全国一盘棋。

 ②健全体制机制。③强化战略规划。④突出重点领城。⑤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28 、 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答: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同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人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

相关热词搜索: 毛泽东思想 提纲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