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神经内科变性病诊疗常规

发布时间:2021-09-28 13:21:24 浏览数:

 神经内科 变性病诊疗常规 一、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特指 Alzheimer 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痴呆综合征。常表现为隐袭起病,持续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而无缓解。因此,诊断老年性痴呆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需有痴呆;②痴呆或认知障碍不是由精神疾病,脑血管病或其他躯体疾病引起;③痴呆呈缓慢进展。

 1.1 具有痴呆

  从原有的较好的或正常的认识水平逐渐下降,导致社会和职业技能下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症状的确定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

 1.2 记忆障碍为主,以及至少有下列表现之一:

 ① 语言障碍(找词困难)。

 ② 执行技术性操作障碍,而非肢体无力或瘫痪所致。

 ③ 视空间障碍。

 ④ 执行功能障碍(包括抽象思维和集中能力障碍)。

 1.3 排除其他引起痴呆的疾患,包括能引起痴呆的其他变性病、血管性痴呆、神经系统理化性损伤,感染中毒、占位以及代谢或内分泌疾患等。

  老年性痴呆常缓慢起病,精神心理障碍重,神经系统局灶功能缺失轻,可有脑萎缩。Hachinski 评价少于 4 分。

 2.痴呆程度的评价

 可 根 据 临 床 痴 呆 评 价 量 表 (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或全面衰退量表(GDS)来评价。

 3.治疗原则 3.1 一般治疗和护理

 加强营养,防止意外(包括外伤、走失、自杀等),防治肺部感染。

 3.2 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治疗 3.2.1 胆碱能类药物:包括胆碱脂酶抑制剂:如石彬碱甲,多 奈 哌 齐 , 艾 斯 能 胆 碱 能 受 体 激 动 剂 :

 Milameline, Xanomeline。

 3.2.2 吡咯烷酮类药物:脑复康、三乐喜、吡粒西坦口服液。

 3.2.3 脑循环改善剂:喜德镇、环扁桃酯

 3.2.4 中枢兴奋剂:咖啡因、氯酯醒 3.2.5 生物制剂:神经生长因子、脑乐等 3.2.6 非甾体类药物:阿斯匹林、消炎痛 3.2.7 雌激素治疗 3.2.8 抗氧化治疗:银杏叶制剂,VitE,

 seligilme 3.3 非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伴有抑郁的病人,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伴幻觉、谵忘、激越的病人,可对症治疗如利培酮等。

 4.老年性痴呆的诊疗途径

 门诊病人 询问病史 临床检查 不是老年性痴呆 神经心理检查( 临床痴呆评价量表 全面衰退量表)

 Hachinski缺血积分表老年性痴呆 住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治疗

  二、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体位不稳为主要症状。

 1.诊断要点:

 1.1 用传统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确定帕金森病 a 运动减慢,加下列三项中的 1 项 b 静止性震颤; c 强直,通常是铅管样或齿轮状,存在于肢体、颈部、或躯干等 d 姿势不稳定,排除视觉性,小脑性,深感觉性的 1.2 排除帕金森综合征

 1.3 确定病人是否具有更特异性的修订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必要时可以结合左旋多巴实验或阿朴吗啡实验

 修订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腰穿、影像、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流行病调查)

 寻找出老年性痴呆特异性诊断标志

  下列特征的三项以上 1 起病:在一个或多个肢体的运动缓慢,频率为4-6HE,静止性震颤,加两项以上 2 明显的单侧起病形式 3

  强直,铅管样或齿轮样(在中轴或四肢肌肉),伴有面部,躯干或肢体的运动减慢或减少,姿势异常等。

 4

  在治疗的两个月内对左旋多巴的反应良好(改善 33%-100%)

 2 治疗原则

 总原则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各种不同剂型的药物依据个体差异可以联合用药,但均遵循一原则:从小剂量开始加药,缓慢加量,直到症状明显好转且继续加量症状稳定无改变或出现副反应时为止。

 2.1 左旋多巴制剂:

 包括左旋多巴及复方多巴类药物,例如美多巴(左旋多巴:苄丝肼二 4:1)第一周 0.125/片/d,以后隔周增加一片,分 2-3 次服,一般最大量为 0.125/片 8 片/ d。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异动症(如剂末现象、剂量高峰多动症、晨僵和开—关现象),此时可与两种美多巴的新剂型(美多巴的缓释剂,帕金宁控释片)合用或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2.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常规与左旋多巴制剂合用,能增强疗效,单独使用疗效不如左旋多巴制剂。常用药如下:

 2.2.1 .溴隐亭(D2、D3 受体)从小剂量开始 2.5mg/d 分二次,缓慢加量,维持量为 10-40 mg/d 分次。

 2.2.2 泰舒达(D2、D3 受体)

 2.2.3 培高利特(D1、D2、D3 受体)

 2.2.4 阿朴吗啡(D1、D2)

 2.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炔苯丙胺 2.4 抗胆碱能药物:安坦 2-4 mg

 Tid,但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禁用。

 2.5 金刚烷胺 0.1 Tid 2.6 外科治疗:立体定向丘脑损伤术(苍白球),或神经移植等。

 一、 lewy 体痴呆 lewy 体痴呆的主要特征是累及注意,记忆和较高级皮层功能的波动性认知损害。波动性意识错乱和谵妄为其突出表现。大多有明显视幻觉,继而偏执性错觉,反复意外地跌倒。

 1 诊断标准 1.1 累及记忆和高级皮层功能波动性认知障碍。反复用认知量表或日常生活能力检测其认知障碍。其波动是像谵妄那样

 以发作性迷乱和清醒期相交替为特征。

 1.2 至少有下列之一 1.2.1 常伴有妄想的视或听幻觉 1.2.2 轻度锥体外系特征或对神经安定敏感综合征

 1.2.3 反复找不到原因,跌倒或短暂的意识模糊或丧失 1.3 有被动,但与谵妄不同,其临床特征持续-较长的时期(数以周或月计)

 1.4 通过适当的检查和观察,除外了可引起其被动性认知障碍的躯体性疾病 1.5 影像学检查无脑缺血或结构性损害的证据,否认有卒中史。

 2 治疗原则 1 对认知障碍的治疗

  参见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原则 2 对非认知障碍的治疗

  注意慎用神经安定剂如奋乃静、安定等。

 3 其它对症治疗 四、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缺血、出血、缺血—缺氧损害导致的影响日常活动的智能障碍。因此,构成血管性痴呆必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需有痴呆;②从病史、临床检查和脑影像学上必需有脑血管病的证据;③痴呆和血管病有时间

 上的因果关系。

 1.诊断标准 1.1 具有痴呆

  痴呆指以前认知功能的衰退,表现为以下精神活动领域中至少二项或三项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和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症状的确定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智能障碍是以能够影响日常活动。

 1.2 具有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在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局灶体征,包括偏瘫、中枢性面瘫,病理上阳性,偏盲、病理上阳性,偏盲、构音障碍,有或无率中史。

 影像学(头 CT/MRI)上有脑血管病相关证据。

 1.3 上述两种疾病相关联,表现为下面一种或两种情况 1.3.1 在卒中发生 3 个月内出现痴呆 1. 3.2 认知功能突然恶化,或认知障碍波动,阶梯或进展 2.分类 2.1 多梗塞性痴呆 2.2 关健部位梗塞的痴呆 2.3 伴有痴呆的小血管病 2.4 缺血一缺氧性痴呆 2.5 出血性痴呆

 2.6 其它

 3. 治疗原则 3.1 脑血管病的治疗

 根据一般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3.2 认知障碍(痴呆)的的治疗,见老年性痴呆 3.3 对症处理

 伴有抑郁的病人,可予抗抑郁药物。

相关热词搜索: 诊疗 性病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