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1-09-28 14:05:51 浏览数:

 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X XX 县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2019 年以来,XX 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根据村情实际和区位特点,细化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不断培植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多元增收增效。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总量达 XXX 万元,比 XXX 年增长XXX 万元,全县 XX 个村集体经济均突破 XX 万元。

 一、突出“支持+保障”,搭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平台。

 一是落实产业资金助推发展。2019 年以来,坚持“以强带弱、互补提升”的原则,共落实资金 XXX 万元,落实项目 XXX 个,其中,落实非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XXX 万元,落实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资金 XXX 万元,落实省扶贫奖励资金 XXX 万元,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基础。

 二是优化项目建设助推发展。严格落实县级负总责、乡(镇)、村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委托第三方资金年审制,对 XXX 年投入 XXX 万元的 XX 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进行年审,确保扶持资金使用安全合理,对项目经营效果不好的项目,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助推发展。全力发挥乡村“土秀才”的作用,从现任优秀村(社区)干部、致富能手、

 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中挑选各类人才 XXX 名建立了村级后备“人才库”,增加生产型、经营型等各类型的人才储备,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类别齐全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对“土秀才”交任务、压担子,推动其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突出“引领+助力”,挖掘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一是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为村干部、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组织村干部开展素质培训,开拓村干部视野,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县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心开设课程 XX 门,举办各类培训班 XX 期,培训本土人才 XXX 人次,使培育出的农牧民技能人才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强化村级资产管理。继续强化村财民理乡代管工作制度,建立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做账工作机制,加强对村集体经济资产监督管理。各乡镇、村“两委”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三资”的监督作用,在项目谋划、项目审定、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三议一表决”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创新激励机制,探索把集体经济部分收益用于增加村干部工资报酬,形成乡村重视发展集体经济的良性激励机制。

 三是示范项目引领发展。在部分各乡镇规范建立组织形式好、发展模式好、保障机制好的集体经济发展村,组织其他

 村现场观摩学习,为帮助其他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样板。建立落实了 XX 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实行一对一指导,有效帮助各村联系实际,确立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

 三、突出“品质+效益”,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一是发展盘活资产型经济。对有资源的村,鼓励将集体草地、耕地、房屋、商铺等集体资源通过发包、租赁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从而稳定获取收入。如 X XXX 村将村集体公用草场、耕地整合进行出租,实现集体经济收益 XXX 万元。

 二是发展特色实体型经济。对有生产资源等优势的村,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兴办加工增值型经济实体,建设特色加工生产企业,发展特色实体型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 X XXX 村成立“XXX 加工企业”,年增加收入 xx 万元以上。

 三是发展旅游服务型经济。对发展旅游服务有潜力的村,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兴办高端服务公司、特色旅游产业等,从而获得稳定收入。如 x xxx 村进一步扩大“xxx”乡村旅游基地,增设日出观景点、骑马射箭场、篝火晚会等娱乐设施项目,打造集生态型、民族性、体验式、休闲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服务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发展入股分红型经济。鼓励各村将现有存量资金通过村民集体协商后,以存量资金入股企业经营,按股分红的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 x xx 村利用刚察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 xxx 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股权收益,取得集体经济收入。

 五是发展资源升值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牧

 业、农畜产品深精加工等产业,构建相互链接、相互促进等产业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 x xxx 村 等通过购置能繁母羊,母牦牛及奶牛,采取“投羊留羔”“结对联姻”“待养代放”等方式,将畜牧产业由“传统低效”向“特色高效”进行转变,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长。

 虽然我县在村集体经济“复壮”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与省州委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 发展水平不平衡 ,收入来源不宽 。主要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区域间存在差异。毗邻县城的乡村,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土地资源或者旅游资源,其集体经济有较多的途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一些偏远的村庄因缺少自然资源和经营性资产,且交通不便,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只能依靠财政拨款发展其它集体经济项目,因而集体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二是 发展意识不强烈 ,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村两委班子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平均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最新的市场意识和管理意识,对市场经济了解较少,不懂经营管理,增收缺少门路,在发展农牧区集体经济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三是本土人才较缺乏、经营水平较低。大部分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而留在村里的村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程度有限,思路单一,导致经营性人才匮乏,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下一步,我县将按照 xxx 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州县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村集体经济再提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全面总结我县现有发展经验,借鉴兄弟县有效做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做大做强现有的集体经济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实行村村联合、强村帮弱村、大村带小村等方式,鼓励异地参与发展,由上级党委政府牵头,引导资源匮乏、发展空间难以挖掘的村,参与发展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的发展,通过出资参股、提供人力资源、帮售代销等办法,实行区域化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强村更强、弱村增收双赢的局面。

 二是充分依托业已形成的企业或产业优势,通过集体股份分红、盘活集体资产、利用集体资源、推进土地经营、兴办经济实体、发展物流经济、开展服务创收、打造“xx”品牌等模式,建立新的集体经济的项目源和增长点,实现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效,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三是将发展集体经济工作实绩作为村“两委”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方面,结合我县“xxx”工作法和“xxx”评定工作,强化考评考核,进一步压实集体经济责任落实。

 四是通过集中示范培训、普遍轮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集体经济专业培训,不断强化本土经营性人才培育。同时,进一步细化村级人才保障措施,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引凤还巢”,努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实用”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汇报 经济发展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