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乡镇工作总结
脉地镇在县境北部,素有“漾濞北大门”之称。地处点苍山西麓,位于漾濞江河谷区上游段,省道平甸线和脉双公路交汇口,东以点苍山与大理市交界,南连上街镇,西接双涧乡,北邻洱源县炼铁乡。面积17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80%,总耕地面积1.19万亩,有林地面积18.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漾濞江自北向南纵贯境内。辖紫阳、桑不老、上邑、脉地、江桥、金盏、安南7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80个自然村。人口10330人。境内居住着汉、彝、白、傈僳、纳西等11个民族,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2001年11月撤乡设镇。乡人民政府驻地老街子(平甸公路37千米处),距县城20千米,州府下关49千米。
脉地镇是县境北部的水稻主产区,土地资源、水能资源丰富,省级风景名胜区漾濞石门关景区的老鹰岩片区在境内。支柱产业为:核桃、水电、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漾濞江鱼等;自然景观主要有:老鹰岩峡谷、苍山西坡万亩杜鹃花园等,民族风情主要有:三厂局傈僳族歌舞、彝族火把节等。
一
脉地镇是1999年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云南省40个革命老区乡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称金脉,民国时设金脉镇。脉地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开始在金脉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12月,中共罗氵惠特区委员会副书记杨苏到金脉,介绍金脉镇青年阿维华同志由“民青”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漾濞的第一位共产党员。1949年3月,中共罗氵惠特区加强了对金脉地区的领导。7月,在漾濞、云龙、洱源三县结合部成立中共西山特区,并成立中共金脉区委、金脉游击中队,以金脉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1949年12月底,中共西山特区委员会根据中共滇西北地方委员会的指示进入漾濞县城接收漾濞县政权,成立中共漾濞县工作委员会、漾濞县人民政府。解放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脉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对漾濞县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事迹、精神至今仍广为流传,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脉地儿女奋勇前进。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脉地各族儿女发扬革命老区的艰苦奋斗精神,狠抓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社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1985年,脉地辖1个区公所7个乡5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01个自然村;总户数1629户,总人口8857人;总耕地面积11289亩,有5个乡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通公路;有6个乡3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通电;粮豆总播种面积17866亩,粮食总产量292.5万千克;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1亩,其他作物面积820亩;核桃总产量12万千克;年末大牲畜存栏2962头;固定资产276.4万元;总收入万元以上的专业户有3户;农村经济总收入2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95万元;国家税金129946.63元,其中农业税66758.6元,提留34988.72元;集体固定资产原值78940元,净值544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48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43千克。总而言之,1985年前,脉地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彝县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脉地镇各级干部、各族群众进一步发扬革命老区的艰苦奋斗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末,粮食总产量由1985年的292.5万千克增长到511.2万千克,人均占有粮由1985年的343千克增加到501千克,是1985年的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159.48元增加到1486元。
三
20年不算长,弹指一挥间。但20年来,脉地镇历届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扶贫开发两大机遇,大力发展水电、矿冶、建材三个产业,建好核桃、畜牧、优质软米三个基地,走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的路子,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并在五个方面展示了革命老区新的发展面貌。
干部队伍呈现新的精神面貌。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按照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干事型干部队伍的要求,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角度出发,抓住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不放松,划分中心学习组、镇机关干部职工、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三个学习层次,实行集体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此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全体干部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如今,脉地镇广大干部的学习态度由过去的“要我学习”转变成了“我要学习”,逐步形成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学习氛围,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服务群众呈现新的形象。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这一工作,先后推出挂牌上岗制度、街天领导接待日制度、接待来访群众“四个一”制度和“七不准”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全体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树立对外开放新形象。
社会治安呈现稳定祥和的局面。脉地镇属多民族混居,以往各类矛盾突出,民间纠纷较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批小水电站建设的兴起,引发的赔偿、争水等新纠纷、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增多。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调解、解决各类矛盾的方式方法,先后推出副科级以上行政领导挂钩村制度和联系企业制度,向在建企业派出协调服务工作组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发展中兼顾群众、集体、企业三者利益,据实合理地处理好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集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呈现稳定祥和的局面,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镇党委、政府按照“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奔小康”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和社社通电目标,并且已有52个村民小组通了公路、56个村民小组开通了程控电话。集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20户。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60多万元,复修、新建了42条农灌沟渠、11条机耕路,改造中低产田4500多亩;建设坡改梯1200多亩、水窖130个,进一步打牢了粮食生产基础。同时,发挥优势,瞄准市场,发展香软米、中杆软米等优质作物,发动、扶持农户在适宜地块规模种植泡核桃,加大畜牧业发展扶持力度,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04年末,全镇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9万亩,总产值679万元,户均收入2856元,人均收入600元;大牲畜存栏4765头,肉类总产量119.2万千克,畜牧业总收入789万元,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小水电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脉地镇水能资源丰富,漾濞江自北向南纵贯境内30多千米,此外境内还有金盏河、上邑河、紫阳河、咕噜堡河等数条大小河流,这些河流常年水流量稳定,落差大,具有开发小水电站的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下大力气,下狠功夫着实加强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小水电建设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为小水电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组织科技人员勘测、论证,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争取国家立项开发。此外,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千方百计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技术、人才开发境域内丰富的水能资源,举全镇之力培植小水电为新兴支柱产业。到2004年底,引资总额1亿多元,兴建了装机容量为1.1万千瓦的金盏河一级电站、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的金盏河二级电站、装机容量为800千瓦的坪地坝电站、装机容量为400千瓦的江桥电站和装机容量为100千瓦的倒虹吸电站,5座水电站已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已发电的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49万千瓦。此外,引资总额1.62亿元,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的沙坝电站、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的茅沙坪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上邑电站、装机容量为800千瓦的高峰电站、装机容量为800千瓦的紫阳河零级电站先后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800多万元,施工进展顺利,均有望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营。届时,新增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3.16万千瓦,全镇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4.63万千瓦。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依托水电优势,走“电矿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业强镇路子。到2004年底,以年产300万千克电锌的金盏河电解锌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高耗能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与大理州祥龙药业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2000万元、年产1万吨金属硅的冶炼基地已举行奠基典礼。
回顾过去,脉地镇的发展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农民生活发生了可喜可贺的变化。展望未来,脉地镇各族干部群众满怀激情,斗志昂扬,革命老区脉地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十三五”期间主要工...2021-08-24
- 2020年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教学...2021-08-24
- 个人近三年思想工作总结范文2021-08-25
- 2020年乡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2021-08-26
- X区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2021-08-26
- 2篇,个人三年工作总结(5000...2021-08-27
- 营商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自然资源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2021-08-27
- 人社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乡镇第32个爱卫月活动总结2021-08-27
- 乡镇宣传委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年乡镇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2021-08-27
- 乡镇七一表彰大会讲话稿&乡镇...2021-08-27
- 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年度工...2021-08-27
- 年乡镇爱国卫生月活动工作总...2021-08-27
- 乡镇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2021-08-27
- 年乡镇机关学习制度2021-08-27
- 乡镇“十四五”规划思路2021-08-27
- 乡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进...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