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农业农村局生产股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0-11 13:28:22 浏览数:

 农业农村局生产股 2020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1.粮油总产保持稳定。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1.2万亩,预计总产3.1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 14.3 万亩,预计总产 2.76 万吨。大春粮食播面任务为 48.2 万亩,截至目前,我县大春粮食作物已播栽 47.7 万亩、完成全年任务计划的 99% (其中:玉米 24.4 万亩,水稻 11.2 万亩,大豆 6.5 万亩,红苕 4.5 万亩,大春马铃薯 1.1万亩),水稻、玉米、大春马铃薯计划任务已全面完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春扩面,已完成大春扩面9800亩、完成进度93.7%,其中水稻1000亩、完成进度100%,玉米 1000 亩、完成进度为 100%,大豆 4800 亩、完成进度为 96%,红薯 3000 亩、完成进度为 86.7%。

  2.生猪稳步持续发展。截止 6 月底,我县引进了齐全、温氏等龙头企业,投资 7.8 亿元,新建种猪场及生猪养殖小区 3 处;吸纳社会闲散资本投资新建 18 个规模养殖场;完成了 102 个养殖场提档升级,存栏生猪 35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3 万头,出栏生猪 24 万头,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还存在差口4.25 万头,完成进度的 42.5%;存栏肉牛 5569 头;存栏羊 2.78 万头。

  3.水产稳步持续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完成 4480 吨,同比减少 1.49%,渔业经济总产值完成 11194 万元,同比减少 1.58%。

  4.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成现代经济作物基地 0.18 万亩,完成进度的180%。隆盛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和河边柠檬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市星际园区,目前正在积极的培育中。一是隆盛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已与遂宁天地网白芷产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发展白芷 3000 亩。隆盛镇犀牛石村滋宁中药饮

 片有限公司已完成滚筒洗药机、液相、热风循环烘箱等设备购买安装,并投入使用;隆盛镇土门垭村红豆杉种植基地 550 亩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隆盛镇黄土岭村蔬菜基地 210 亩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隆盛镇土门垭村刺梨基地分选、清洗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 55%;投资 1000 万元建设的园区滨江路旅游道路已完成项目招标;土门垭农业主题公园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计 6 月底前动工建设。二是河边柠檬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加强园区道路、渠系等基础配套的大英县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使用项目正在招标准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编制方案,通过评审,等待批复实施。

  5.农业绿色发展持续给力。全面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县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已发生面积 63.87 万亩次,指导防治面积达到59.15万亩次,其中小春粮油作物挽回产量损失8424.51吨,确保全县病虫防治取得实效。

  6.脱贫攻坚扎实有力。一是加快产业扶贫。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大英县 2020 年特色产业(小家禽)项目、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等项目,支持贫困村发展。目前,大英县 2020 年特色产业(小家禽)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的 40%;已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和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的 45%。在贫困村新建或改造粮油基地 7500 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75%;在贫困村新建或改造经作产业基地1800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80%;新增农机动力0.18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60%;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8 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80%;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 4 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57%;在蓬莱镇七桥村启动美丽休闲乡村的前期工作,已技改柑橘新品种2个890亩,正在开展餐饮、住宿的基础实施建设;在隆盛镇土门垭村开展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积极组织大英县俊龙种养殖专

 业合作社等 14 家申报省级示范社的农民合作社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 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0%;在全县培育高素质农民 88 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52%;培育运行机制健全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65 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54%。二是狠抓问题整改落实。今年 6 月初再次组织召开了由全县各镇和贫困村相关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成立由局分管领导带队的十个督战小组,分片区全覆盖到各贫困村开展督战工作,并对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及带贫增收、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上级反馈和县内自查发现的脱贫攻坚问题整改等方面开展了督战,同时,将上级反馈和自查问题以函件的形式及时反馈到各镇进行整改,目前各督战小组到村督导问题整改工作 3 次,对中省市巡察考核脱贫攻坚反馈问题整改清零 24 个、市级明查暗访脱贫攻坚反馈问题整改清零 131 个、2020 以来自查问题整改清零清单(对标补短)189 个、2020 以来自查问题整改清零清单(挂牌督战)10 个、脱贫攻坚以来中、省、市反馈问题整改清零清单(市农业农村局收集)146 个、2020 年县委审计要情反馈问题整改清零 4个、2020 年大英县脱贫攻坚监测户问题清零清单 134 个、2020 年大英县脱贫攻坚边缘户问题清零清单 7 个。

  二、工作举措

  1.扎实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一是抓好优良品种推广。今年我县水稻主推宜香优 2115、川优 8377、川优 6203 等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玉米主推同玉 18、华玉 5号、仲玉 1 号等品种,大豆主推贡选 1 号、南豆 12、南豆24、南夏豆 27 等品种。二是抓好绿色高产高效新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玉米增密覆膜移栽、农机农艺融合等农业高产高效技术,提升土地产能。三是抓好趋利避害适时育播。指导各镇(街道)利用镇村广播宣传,及时印发育播时令宣传

 单,引导农民趋利避害,把握好育播时节,适时开展“五苗”育播。

  2.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大英县 2020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2 万亩,计划总投资 6000 万元,分别为卓筒井片区 1 万亩,投资 3000万元;河边片区 1 万亩,投资 3000 万元。已完成项目两个片区实施方案编制,并经市农业农村局批复。目前已开始准备项目招标前期工作。县级财政投入资金 2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5 万元完成机电提灌站修复改造 239 台 9648kw。其中修复提灌站 238 台 9516kw,改造 1 台 132kw;新增提水设备 60 台套。恢复灌面 1.15 万亩,新增灌面0.76万亩,确保了我县11.2万亩水稻的满栽满插。补贴机具369台,补贴资金37.566万元,完成主要农作物机耕面积15.94万亩、机播6.36万亩、机收7.13 万亩。

  3.深入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48 万亩。深入推进农作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统防统治面积已达到 19.6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41.68%,农药使用量比去年同期降低 1.08%。

  依托 2020 年农业公共安全资金项目,在蓬莱、河边、金元、回马、卓筒井、玉峰等镇建立柑橘主要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示范区 0.5 万亩,安装发放捕食螨150000 袋、食蚜瘿蚊 5000 瓶、性诱装置 5000 套、0.5%印楝素 300ml、20 亿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250kg、1.5%苦参碱可溶液剂 1000kg、5%氨基寡糖素水剂 300ml 诱杀害虫。全县绿色防控面积达到 28.9 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2.29%。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期大春粮食作物播种进度偏缓。二是受旱情影响,造成部分粮食作物绝收。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作物目标任务完成难度较大。四是受新冠肺炎、非洲猪瘟、h5n1 禽流感疫情等

 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用工困难,劳动力成本较高,以至于部分种养殖业主生产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

  四、下步打算

  一是扎实抓好粮油增产增收。有序推进“两区”划定工作,确保粮油生产面积稳定。积极开展“五新”示范和“六良”配套技术推广,大力推广节水、控肥、控药等减量节本增效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加强病虫草鼠害防治,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6+3”产业体系为导向,重点培育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道地药材、特色干果、现代畜业等主导,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进程。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改造,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植保专合社等新型服务主体,发挥农业机械在规模经营和推广先进技术中的作用。

  四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加快产业扶贫。加快大英县 2020 年特色产业(小家禽)等项目的实施;加强产业扶持基金的监督指导。二是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加强上级反馈和县内自查发现的脱贫攻坚问题的整改。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上半年 农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