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追赶跨越推进体育事业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13 16:22:45
浏览数:次
当前,我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主题,紧紧抓住国家“增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我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事实证明,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全面的综合作用。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市落后的体育场馆设施,与我市不断发展的体育事业、与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早日改变我市体育设施基础薄弱的局面,满足竞技体育训练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是着眼我市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体育设施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在训项目少、竞争面窄、夺金点不多。在2006年省十一运会上,我市金牌总数排在第11位,其中赛场金牌数仅有12枚,排在第15位,安庆市竞技体育跌落至历时最低点。
自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大型场、馆、池建设几乎是空白,只有建成于1999年的体育馆、一座2007年重新改建的体育场和一座80米室外游泳池。而省内其它各市体育场馆建设已呈火热之势,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阜阳等市,在原有体育设施基础上,建成或正在兴建造价达数亿乃至十几亿元的第二代体育中心,黄山、池州、六安、巢湖、宣城、滁州、宿州等市体育中心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我市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在省内已处在严重滞后的状态。
2007年,市体育局围绕市追赶跨越的目标,提出了在2010年的省十二运会上实现金牌和总分“双七”的目标,并增加训练项目,调整训练布局,扩大训练规模,新开设了古典跤、跆拳道、射击、体操等竞技项目。截止目前为至,训练项目已由上届的5个增加到18个,在训运动员已达1100名。2007年8月,我市投资500多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始建于1918年的体育场进行了改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径训练的环境,但大多数项目训练场地零散,训练条件简陋,“游击式”的训练模式难以保证训练上规模、上水平,而且承接全省综合性比赛和部分国际、全国单项比赛的设施条件还远远不具备。体育训练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市体育长远发展的“瓶颈”,我局积极做好体育场馆建设的前期工作,从2007年开始,邀请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分别考察了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等省内兄弟市的体育设施,并提出了我市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方案。
二、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是丰富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彰显我市人文内涵的需要
安庆是历来受世人瞩目的文化之邦,三张“城市名片”使广大市民倍感荣耀。近年来我市围绕“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今年又提出城镇化规模扩大1.5个百分点的城市建设目标,“双百”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增速,安庆充满生机、蓄势待发。
但受老城区改造难度大、公共财政投入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处在全省十分落后的位次,群众体育健身和业余体育训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很少,现有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体育社团没有办公场所,一些群众体育活动只能靠租用和借用场地,无法进行规范化建设和开展上规模的活动。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难以满足我市群众体育的日益发展的体育需求,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做为人口大市、文化强市在全省的形象和城市品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活跃、全面的作用,并且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民生不断发展、文化日渐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力量。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广大群众享受着“国运兴、体育兴”所带来的健康和欢乐。体育服务业发展能量将持续释放,体育消费热点不断扩散,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据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结果,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5类,体育活动排在前5位(占5%)。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必须结合我市实际,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通过提供较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不仅仅让安庆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也是完善我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创造宜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安庆的影响力。
三、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是服务我市经济发展,推动我市追赶跨越的需要
我市当前经济首要任务是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全力保增长。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保增长”不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补余缺的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谈到城市建设上说:“城市建设可以搭建一个扩大就业、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的平台,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优化我市投资氛围,提升发展承载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舒心、放心、安心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力,迎接大规模产业转移在我市“软着陆”,变得迫切重要。并且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来扩大安庆的影响和知名度,带动休闲度假旅游等事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增加对安庆市经济的贡献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在其它省市都有例可循,北京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要把“弘扬奥运精神、强健民族体魄”与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主题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为改善我市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条件而不懈努力,以我市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事业发展 追赶 跨越 加快 推进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事实证明,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全面的综合作用。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市落后的体育场馆设施,与我市不断发展的体育事业、与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早日改变我市体育设施基础薄弱的局面,满足竞技体育训练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是着眼我市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体育设施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在训项目少、竞争面窄、夺金点不多。在2006年省十一运会上,我市金牌总数排在第11位,其中赛场金牌数仅有12枚,排在第15位,安庆市竞技体育跌落至历时最低点。
自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大型场、馆、池建设几乎是空白,只有建成于1999年的体育馆、一座2007年重新改建的体育场和一座80米室外游泳池。而省内其它各市体育场馆建设已呈火热之势,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蚌埠、阜阳等市,在原有体育设施基础上,建成或正在兴建造价达数亿乃至十几亿元的第二代体育中心,黄山、池州、六安、巢湖、宣城、滁州、宿州等市体育中心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我市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在省内已处在严重滞后的状态。
2007年,市体育局围绕市追赶跨越的目标,提出了在2010年的省十二运会上实现金牌和总分“双七”的目标,并增加训练项目,调整训练布局,扩大训练规模,新开设了古典跤、跆拳道、射击、体操等竞技项目。截止目前为至,训练项目已由上届的5个增加到18个,在训运动员已达1100名。2007年8月,我市投资500多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始建于1918年的体育场进行了改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径训练的环境,但大多数项目训练场地零散,训练条件简陋,“游击式”的训练模式难以保证训练上规模、上水平,而且承接全省综合性比赛和部分国际、全国单项比赛的设施条件还远远不具备。体育训练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市体育长远发展的“瓶颈”,我局积极做好体育场馆建设的前期工作,从2007年开始,邀请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分别考察了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等省内兄弟市的体育设施,并提出了我市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方案。
二、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是丰富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彰显我市人文内涵的需要
安庆是历来受世人瞩目的文化之邦,三张“城市名片”使广大市民倍感荣耀。近年来我市围绕“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的变化,今年又提出城镇化规模扩大1.5个百分点的城市建设目标,“双百”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增速,安庆充满生机、蓄势待发。
但受老城区改造难度大、公共财政投入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体育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处在全省十分落后的位次,群众体育健身和业余体育训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很少,现有体育设施十分简陋,体育社团没有办公场所,一些群众体育活动只能靠租用和借用场地,无法进行规范化建设和开展上规模的活动。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难以满足我市群众体育的日益发展的体育需求,严重地影响了我市做为人口大市、文化强市在全省的形象和城市品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活跃、全面的作用,并且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民生不断发展、文化日渐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重要力量。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广大群众享受着“国运兴、体育兴”所带来的健康和欢乐。体育服务业发展能量将持续释放,体育消费热点不断扩散,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据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结果,将我国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15类,体育活动排在前5位(占5%)。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上,必须结合我市实际,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通过提供较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不仅仅让安庆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也是完善我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创造宜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安庆的影响力。
三、启动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是服务我市经济发展,推动我市追赶跨越的需要
我市当前经济首要任务是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全力保增长。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保增长”不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补余缺的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谈到城市建设上说:“城市建设可以搭建一个扩大就业、吸引人才、吸引投资的平台,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优化我市投资氛围,提升发展承载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舒心、放心、安心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力,迎接大规模产业转移在我市“软着陆”,变得迫切重要。并且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来扩大安庆的影响和知名度,带动休闲度假旅游等事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增加对安庆市经济的贡献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在其它省市都有例可循,北京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范。要把“弘扬奥运精神、强健民族体魄”与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追赶跨越”主题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做好市体育中心暨综合馆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为改善我市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条件而不懈努力,以我市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事业发展 追赶 跨越 加快 推进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XX市文艺文化事业发展总结2021-08-26
- 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事业发展...2021-09-16
- 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2021-09-21
- 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021-09-21
- 蒙医医院2000年-2004年卫生事...2021-09-28
- 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21-10-13
-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事业发展...2021-10-13
- 县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21-10-19
-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2021-10-31
- 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2021-11-01
- 加快追赶跨越发展思考建议2022-01-13
- 加快我市追赶跨越调研报告2022-01-15
- 为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而...2021-09-19
-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地区经...2021-09-20
- 思路换出效益--实现铁路跨越...2021-09-27
- 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021-10-02
- 电力企业-跨越式发展创新优势2021-11-01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2021-11-05
-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跨...2022-01-10
- 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2022-01-15
- 迎国庆60周年看科技事业跨越...2022-01-19
- 实现农村保险业务跨越式发展...2022-02-19
-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2021-09-19
-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21-09-19
- 加快xx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2021-09-20
- 在宏观调控中保持加快发展的...2021-09-20
-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2021-09-20
- 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2021-09-20
- 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2021-09-22
-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2021-09-25
-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21-09-25
- 加快发展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2021-09-25
- 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上讲话稿2021-08-27
- 项目推进工作部署讲话稿 项...2021-08-30
- 推进计划免疫 保障儿童健康2021-09-24
- 学习###与推进机关党的建议2021-09-25
- 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推进器2021-09-26
- 深入推进依法治税服务地方经...2021-09-29
- 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2021-10-02
-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2021-10-02
-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2021-10-08
-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2021-1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