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幼儿教育论文—跳绳中的坚持性

发布时间:2022-01-24 15:15:14 浏览数: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幼儿阶段不应只重视发展幼儿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包括坚持性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坚持性是意志的重要品质之一,是指不怕挫折和失败,能克服困难,坚持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它对幼儿素质完善和提高,以至于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坚持性的培养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还影响幼儿的智力水平。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多种途径,但我认为,在跳绳中培养更有效。跳绳是5-6岁幼儿非常重要的一项游戏,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室内室外都能进行。跳绳不仅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使手脚的大小肌肉群积极活动起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而且还是早期教育的一项内容,是衡量幼儿手脚动作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指标。跳绳是一个挑战性项目,有些幼儿跳不来就不愿跳,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从而培养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跳绳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呢?  

   

  关键词:   坚持性   成因  对策  

   

一、        问题提出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在我的一声令后,纷纷带上自己的绳子来到了操场,于是,我先简单地讲述了跳绳的好处,接着对孩子进行了示范,然后就让孩子们进行练习了,我则忙着去个别指导。一开始,孩子们都跳了起来,我发现孩子不管旁边有人就甩起绳来,只好急忙提醒,可是就有这么多的人挤到一起来跳,还要到我的面前来,于是我就走到了旁边,指导那里的几名孩子。可是没有过十分钟,我发现在练习跳绳的只剩下我在指导的那五六位孩子了。再看那些没有在跳绳的孩子,多数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拿着自己的绳子与别人在比较绳子的颜色、长短等,几个孩子在甩绳子、拿绳子套人,还有个别的心不在焉地看着别人。我赶紧提醒大家来练,看谁先学会,不过效果不是很大,他们没学两下又去忙其他的了。就这样一个晨间活动结束了,、真是万事开头难呀。怎样能让幼儿坚持下来把跳绳学会。30位小朋友统计一下:认真学跳5位、拿着绳在玩18位、其他拿着绳坐着、看着,作为老师的我无从下手,使劲抓技能吧,这位老师就是凶,活动变得枯燥乏味,抓住过程的趣味性吧,又变得很放松,一放就收不回来,这就说明两者不可分割,相互协调,使孩子坚持把跳绳学会。  

   

二、  成因分析:  

   

(一)、孩子对学习跳绳缺乏兴趣。  


  跳绳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学会的,同时我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也产生不了影响,不能够使他们马上就对此产生兴趣,并且简单的学跳太枯燥,孩子的自我约束力不强,没有较强的刺激无法使他们克服困难去学习。  


(二)、 孩子的兴趣点不在跳绳上。  


  从孩子在比较绳子的现象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大人刚为他们准备的绳子有兴趣,因为这些绳子颜色多样,长短、粗细不一,而且制作的材料也不同,而孩子对于这些的不同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使他们的兴趣从跳绳转到了比较绳子上来。  


(三)、 学习跳绳中的常规没有形成。  


  从孩子挤在一起跳绳中可以发现,孩子还不知道跳绳者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绳子才不会碰痛人,自己练起来才不会被别人干扰,需要在活动中让孩子观察,了解分开来的用意。而用绳子甩人,套人也是一种危险的动作,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还没有了解其中的害处,需要老师加强教育。还有如何拿放绳子也是教师必须事先考虑的问题,这也关系孩子的安全问题。

  

二、        教育对策,  

   

第一部分;体能训练  

学跳绳前的一段时间里里做一些练习跳跃,练习耐力的活动,比如,小青蛙荷叶跳,我跟球儿一起跳,跳蹦床等,这样一百下弹跳就很轻松地完成了。  

第二部分:跳绳练习  

第一星期,空手练习  

降低学习的难度,从空手练习开始,双手先向前甩一圈,脚再跳一下,然后过渡到拿绳子跳,这样孩子可能会更容易获得成功,只要跳过绳子50下就可以,使孩子对绳子感兴趣。不要急与求成,一步到位。  

   

第二星期、榜样作用  

教师可以用多种花样跳绳,以自己的跳绳技巧,也就是榜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进行鼓励动员,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坚持性。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是非常重要的,及时鼓励孩子,使孩子在积极氛围中学习,幼儿更容易产生支持感,更好地学习,就象前面看到的那些我在指导、关注的孩子为何有兴趣学习一样。而这一关注又使我想到,我必须快速关注、鼓励每一个幼儿,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叫好,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幼儿的兴趣。  


第三星期;挑战性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心理发展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从而引起儿童的新的需要,使幼儿在挑战中去锻炼,如:谁能连续跳十下就可以跟老师来比赛,  

第三部分:学习效果  

孩子往往稍碰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明显缺乏应有的坚持性,意志品质较差。我们老师只要采取适当的要求,孩子就会去学习,有了进步孩子就会愿意跳,在39位幼儿的研究如下:  

   

   

   

   

   
 不愿意学  
 愿意学  
 会跳  
 
无意性练习  

   
 33  
 6  
 1(原大班)  

   
 
第一星期,空手练习  

   
 1  
 38  
 39  
 
第二星期、榜样作用  

   
 0  
 39  
 6  
 
第三星期;挑战性  

   
 0  
 39  
 20  
 

   

四、教育策略  

   

(一)、培养对活动的兴趣是坚持性的重要元素。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纲要》中也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当然就不会去学习,去练习,就象上面的活动,孩子对跳绳没有兴趣,就不会好好去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兴趣性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在兴趣性弱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安排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因此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当幼儿遇到挫折时,要帮助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是不可能的,挫折过多、过大容易使幼儿丧失信心,成人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正视挫折,而不是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更不能埋怨和挖苦,正确的方法是成人留在幼儿身边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寻找战胜困难途径,必要时给予一些指导,使幼儿在遭受挫折时不仅能保持心理平衡,而且能战胜困难,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淡化输与赢的意识,教育赢的幼儿不要骄傲,更不要为了赢而违反游戏规则;教育输的幼儿要不服输,特别是不能自卑,要想方设法反输为赢,让幼儿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不懈地努力,总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 三)、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带着愉快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做到在言语和行为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对于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不能歧视,而要在言语上和情感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应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制定分层次目标,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指导和帮助,使能力强的孩子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小班的游戏“纵跳触物”吊物可设置不同的高度,以满足个子高矮不一、弹跳力不同的幼儿的需要,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   

   

   

主要参与书籍: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傅道春         〈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纲要〉  

   

                               2008.12.12  

   

相关热词搜索: 幼儿教育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