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2009年蔬菜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1-31 15:09:53 浏览数:

今年以来,蔬菜局按照全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两会”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抢抓机遇,做优蔬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12月份,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加**万亩, 总产**万吨,总产值**亿元;新规划特色品牌基地**处,都市农业园区*个,新扶持合作组织*家,龙头企业*家,入库财政支农项目**个,引进推广新技术*项、新品种*个,培训新型农民**次,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品牌产品主产区,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一)特色品牌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  

今年是特色品牌基地建设是全面展开的第二年,从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核心区达到6个。今年重点打造了两个亮点:**核心区和**核心区。  

**核心区。**核心区位于**区**镇,计划到2010年达到1000亩,目前已达到620亩。该核心区以**蔬菜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注册了“**”牌商标,实行统一品牌建设、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产品销售,同时整合畜牧养殖、能源建设在蔬菜产业上综合应用,是一处集蔬菜、奶牛、沼气为一体的现代蔬菜产业区。  

一是大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目前有机韭菜投入生产150亩,全部按照有机栽培模式进行管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入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后每亩增产30%;巨人南瓜等10个新品种移栽进棚。  

二是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开通了网站,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联系客户、销售、学习等,今年以来通过网络与十多家公司发生业务,其中仅**高速服务区每天就需配送蔬菜2吨;建立了远程诊断系统,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电子显微镜,蔬菜病虫害实现了在摄像头前请教专家;远程教育系统,种植户定期集中收看技术讲座,学习先进经验、模式。  

三是打造标准化生产培训基地。投资**万元,新建了教室,配备了桌椅、电脑、监控、监测设备,集农资专供、培训教学、办公于一体,面向全市开展标准化培训。每期培训80人,全年1200人次。  

四是进行了科学的功能分区。整个核心区划分为办公生活区、采摘体验区、餐饮接待区、技术培训区、生产示范区五部分,充分展现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  

五是完善了配套建设,核心区内3纵2横、3公里主干道全部硬化,4眼深水井全部配套,大功率变压器、高压专线投入使用;自动卷帘机、棚内旋耕机等广泛应用。  

**核心区。针对“**”山药目前逐步打开市场、打响品牌的现状,新扩张500亩、总面积达到1500亩,全力打造济南“山药第一村”。一是与省农科院合作新建种源基地1处,将当前所有山药品种逐步收集起来,实现了种质资源保护的生态效益与山药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充分利用园博会这个平台,组织了山药展销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启动山药净菜项目,完成山药酱菜加工前期工作;四是推广试验洞穴种植法、山药间作生姜等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  

(二)都市农业迅速启动。  

按照全市近郊以园区为载体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市民休闲观光区以加快农民增收的要求,重点建设了**现代农庄和**科技示范园2处都市农业园区。  

**现代农庄。**现代庄园位于**区**乡,总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2000万,目前投资1200万元,蔬菜大棚、宾馆客房、道路、垂钓等辅助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明年5月份正式开园。  

一是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年限3年,划分为生态观赏区、休闲娱乐区、特产采摘区、道家印象区4个小区。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以庄园经营和生态养植为依托,集餐饮、游乐、特产加工、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庄园。  

二是硬件建设全面铺开。新建现代化大棚30亩,用于有机蔬菜、大棚果品的生产、采摘;新型能源小区1处,实施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景区牌坊1处、道观(庙宇)3座,宾馆3000平方米,同时发展了艾宕梨、樱桃、五彩地瓜等特色产品600亩。  

**区蔬菜科技示范园。该园区通过扩展、提升,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为主体,开展反季节、多茬口、多模式立体种养,同时开展示范、推广、培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一是改造大棚20个,使保温、采光等性能更好,即适于生产,又宜于采摘、休闲;  

二是投资10万元,新增农药残留速测仪、虫情测报灯、防虫网、微滴灌等设备,园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进行了园区大环境整治,粉刷墙壁1200平方,书写标语30余条,棚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新建蔬菜批发市场投入运营。  

该市场占地70亩,总投资800万元,一期投资450万元,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日交易蔬菜1000吨、交易额150万元,成为我区第一家全天候、大流量、高标准农产品产地市场。  

建设做到了统筹规划,设计简易门头房100间,一次发包十年,实现社会融资100万元,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市场免收区内散户交易费,仅此一项全区菜农年减少开支近百万元。  

(四)其他工作  

一是继续扩张、完善了四大基地。**圆葱、冬瓜基地,总量达到1万亩;***甘蓝、山药基地,总量达到1.2万亩,并大面积推广了早春甘蓝双膜覆盖技术,甘蓝上市时间提早20天,价格每斤比常年高出近1元;**大蒜、菠菜基地,辐射带动4万亩,大蒜行情强力反弹,蒜薹平均价格2元/斤;**西瓜、莲藕基地,总量达到1万亩,其中大拱棚西瓜-甜椒-豆角三作三收模式新增2000亩,亩收入1.5万元,效益是单作西瓜的3倍。  

二是继续抓好四项措施。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品牌建设,通过产销对接会、展示会等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扶持**农业开发公司、***蔬菜配送中心、**鼎龙食品有限公司等做大做强,指导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入社比例;经纪人管理更加规范,收购、销售数量记录清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引导广大菜农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推广先进的生物及物理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科技化支撑: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近年来中圆拱棚栽培技术,三作三收高效种植模式先后被市局确定为全市主推技术,日本长芋山药、嫁接芙榕茄子被市局确定为主导品种。责任化服务:实行科技人员包基地、包大户责任制,专家对接制度,开展“技术到地头”活动,为菜农发展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生产中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难度增加,保障农产品供给与安全的压力仍然较大等,将通过针对性的工作逐步解决。   

 

三、今后打算。  

第一,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凸显特色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一是探索吸引社会投入的优惠政策,为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规模农业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论证,明确功能定位,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进一步落实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识包装、基地生产档案等管理制度,实现特色品牌基地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蔬菜信息专业网站、检测体系,扶持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建设,抓好基地硬件配套建设等,促进安全质量意识全民化,让全社会关心、关注蔬菜产业发展;  

 第三,以新型农民培训为抓手,通过培育农村各类生产经营大户为农村发展培养和保留住精英人才,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充满活力奠定基础。以合作组织为纽带,发展农业中介组织。使菜农通过中介组织与市场对接,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搭建平台、产销对接。一方面筹备各大高校与基地对接会,给各大高校与蔬菜基地牵线搭桥,为供需双方搭建平台,扩大高校与基地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参加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产品推介会,让当地产品走出去,在与外地市场交流中谋求双赢。  

第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上报标准化生产、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需要上级扶持的项目时,主动与财政、农办、开发、扶贫等相关部门、乡镇携起手来,共同为基地建设争取政策性投入。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总结 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