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2-02-17 15:09:38 浏览数: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的每一次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按照管理学说的说法,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业准则,包括物资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企业文化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理念系统、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系统。理念系统涵盖了企业环境、企业目标、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道德、企业社会形象和代表人物风格等9个方面。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视觉识别系统,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精神和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的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准确快捷地传达出来。

  一、突出企业文化的核心,着力培育企业精神和团队意识。

  企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的宗旨、理想、观念、目标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育和提炼有个性、有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注意时时处处引导和强化企业精神,使企业精神与企业目标、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发展战略统一起来,熔铸在企业的各项行为规范之中,达到企业精神成为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注重实践、强化和发扬自己的企业精神,才能创造优秀的品牌,才能为品牌的塑造和成长提供平台和保障,才能激励每个员工追求企业之追求,以企业的卓越为卓越,为企业的振兴而奋斗。

  二、强固企业文化的精髓,坚持人本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古人云:“执政之道得于人”。企业也是一样,只要拥有人才,就有了竞争的本钱。先进的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本“人才经”,通篇是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用好人。因此烟草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本管理,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选准用好干部。坚决防止和杜绝在用人上的“因人划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拉山头、搞宗派的不正之风。要坚持以人为本,任贤使能,精干高效,公平竞争,末位淘汰,动态转换的用人原则和以能定责,以责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竞争机制,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力资源动态转换。

  其次,建立立体化的培训体系。根据企业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才知识需求,积极推进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既要造就一批整体素质好,应变能力强,决策水平高的复和型人才,又要成就一批懂技术、善操作的技工队伍,逐步达到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第三,建立分层式的激励机制。企业根据不同人员和各类员工的特点,实行不同的分配机制。对于经营者,可以实行年薪制,年薪收入与公司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对于销售人员,可以实行岗位定酬、任务定酬与业绩定酬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对于一般员工,可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以效益工资为辅的岗、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对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实行项目成果奖、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商品化的新增利润提成的分配方法;对于个别有特殊贡献的专业人员,可以在一定年限内实行企业年度特殊津贴。

  三、塑造企业文化的灵魂,导入CI设计,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高科技的普及与产品的均质化,企业从产品营销的时代,逐步进入形象革命的时代。CI(企业识别系统)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以塑造优美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管理而逐步被引入企业。自上世纪50年代起,CI在美国兴起,并在60年代以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和日本企业界,许多企业因导入CI而获得极大的成功,跨入了名牌企业的行列。如美国的麦当劳、日本的马自达、索尼、意大利的菲亚特等,我国的海尔集团、上海烟草集团、红塔烟草集团等,都由于导入CI而提高了企业向社会传达信息的频率,扩大了企业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培育、自我锤炼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地弘扬企业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坚持人本管理,塑造企业形象,向社会展示档次、品质、安全和信心,企业必然会在社会和消费者认同的环境中一步步发展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文化 内涵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