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洪水保险制度的建立(张旭,尹庆龙,杜延丰)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50个纬度,又处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交互地带,各大天气系统对我国都有较大影响,天气多变;再加上我国地壳活动性大,地质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降雨量与植被分布不均匀,使地表与地下径流变化很大,造成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有资料表明,我国在世界上属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如何从制度上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洪涝灾害救助体制,建立健全洪水保险制度,使灾后群众能够较快地重建家园,恢复灾区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洪水保险现状
洪水保险并非新事物。美国在19世纪末已开始对洪泛区内居民和企业进行财产保险的相关研究,逐步形成了洪水保险理论。洪水保险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匈牙利、印度和菲律宾等也在陆续研究和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有关部门也早已认识到洪水保险的重要性。在1988年国务院转发水利部《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省级人民政府可选择受益范围明确、进洪几率较多的蓄滞洪区,试行防洪基金或洪水保险制度。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积极开展洪水灾害损失保险研究,建立有效的洪水灾害损失保险体系,化解蓄滞洪区洪水灾害损失风险,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社会和群众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但是,由于我国防洪减灾历来比较注重工程措施,洪水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和探索阶段,洪水保险制度在我国尚未正式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出一部专门的洪水保险法规,而现已颁布实施的《防洪法》只有原则性规定,即“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对洪水保险的地位、作用、保费的征缴以及单位、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做任何规定。此外,由于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频繁,承担洪水保险的风险很大,保险公司对开办洪水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完善洪水保险制度
洪水保险不同于一般的险种,洪水保险制度不能采取单纯的商业操作模式,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洪水保险的认识,采用法制做保障、公共财政支持、人人参与、强制推行的独特操作模式。
提高认识。建立洪水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保险制度正是绝佳演绎这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要求。实施洪水保险虽然不能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把集中的洪灾损失变成均匀的年度支付,通过聚少成多、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等方式,使整个社会在积极有效应对洪水灾害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灾区救济和灾后重建的巨额财政负担。
法制做保障。要加快对洪水保险理论的研究,在广泛借鉴国外洪水保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洪涝灾害频繁、人口和产业密集、受灾损失大等特点,研究制订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洪水保险理论。在此基础上,出台洪水保险实施指导性意见,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洪水保险理论,为洪水保险在我国的全面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公共财政支持。由于洪水灾害所造成损失的严重性,如果采取单纯由保民交纳保费积累保险基金的方式,就会造成保险基金无法应付巨大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洪水保险的灾后补偿功能无法发挥,同时又挫伤了居民加入洪水保险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国家设立洪水保险基金,变集中支付为均匀的年度财政预算支付,以公共财政支持保证洪水保险制度在全国的推行;成立专门的公益性保险机构,由国家统一管理,由熟悉水利专业和保险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对洪水保险实行公益性运作。
人人参与。即无论是蓄滞洪区、洪泛区、洪涝灾害威胁区,还是生活在其他区域的群众,都要加入洪水保险,交纳一定的保费,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只有做到洪水保险人人参与,采取国家支持一部分、企业承担一部分、人人贡献一部分的模式,才能积累壮大风险基金,做到风险分摊、利益共享。
强制推行。有的国家洪水保险遵循的是自愿原则。但洪水风险在我国空间分布差异大,人们自愿参加专项洪水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保费积累少,无法达到聚少成多、分担风险的预期效果,不利于发挥洪水保险的灾后救助补偿作用,因此应强制推行。
“平时拿出一滴水,用时拥有太平洋。”虽然是句很俗的广告语,但却是对洪水保险最形象的诠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系,应加快洪水保险研究,推进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完善。
稿件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浅析企业干部职工价值取向2021-08-27
-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方法2021-08-27
- 浅析钙业公司压力容器腐蚀减...2021-08-27
- 浅析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021-08-27
-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2021-08-27
-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方案2021-08-27
- 浅析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问题2021-08-27
- 浅析央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021-08-27
- 浅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2021-08-27
- 浅析农村地区通信工程项目规...2021-08-27
- 洪水类型主要有哪些2021-09-16
- 北京崇青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2022-02-20
- 洪水保险供给不足之对策探讨...2022-02-24
- 改变东平湖运行模式,有效管理...2022-02-24
- 环境保护与洪水灾害(刘树坤)2022-02-25
- 充分认识暴雨洪水演变特点(...2022-02-25
-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021-10-29
- 国外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2022-02-21
- 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现实...2022-03-29
-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2021-09-11
- ×校建立“家庭图书角”的方案2021-09-22
-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2021-10-10
-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新致贫长...2021-10-24
- 中学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情况总结2021-11-03
- 谈如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2021-11-08
- 关于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监...2021-12-07
- 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2021-12-09
- 关于建立健全效能投诉受理工...2021-12-09
- 建立健全城市医疗卫生网切实...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