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举措力促环评工作管理到位(闻高潮)
本期提示:
合理提高环保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对限制、淘汰类的项目和环保措施不完善的项目坚决不批;加强对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执法程序,树立环评制度的法律权威;在环评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增加环保审批透明度。
“十一五”期间,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快速工业化、产业化的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防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在苏北地区扎根,优化了产业布局、选址,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的推行,提高了全社会环境意识,有效地调动了公众参与和政府综合决策。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严格落实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严把项目准入门槛,提前介入项目引进过程。
苏北地区在组织招商引资活动中,合理提高环保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对限制、淘汰类的项目和环保措施不完善的项目坚决不批。强化审批责任制,责任到人,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审批,谁审批谁负责,杜绝审批差错的发生。使污染较重、能耗较高、不符合项目投资额度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违反《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项目,得以及时“剔除”。不久前,一位客商打算利用骆马湖当地丰富的石英砂资源,投资3亿元建设单体结晶硅项目。在调查中发现,该项目日产生的数百吨高浓度的废水无处理措施,项目选址也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环保部门坚决予以否决,有效保护了湖区的湿地环境。去年以来,面对我们严格的准入制度,仅新沂市便有1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咨询中被劝退、14个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否决,众多江浙等地想来苏北地区投资生产重金属的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部分想投资污染企业的客商经过我们积极宣传、主动引导,最终改变投资经营方向,有效地保护当地的投资环境。
对初步评估符合准入门槛的项目,我们及时介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分析建设项目产品、中间产品和原辅材料的规模及物理化学性质、毒理指标和危险性等;提供政策信息和创造最优的投资环境;通过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的污染量,提出相应的污染物削减量,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新上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不欠新账”。新沂市一个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精细化工项目,经环保部门建议调整厂址,与其产品相关联的企业建在一起,实现了废气的综合利用,顺利地通过了上级环保部门的审批。一年来,共有20多个建设项目根据环保部门的建议适当调整选址或选择低污染的工艺设备后,顺利通过了审批,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其次,切实依法行政,树立法律制度权威,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未批先建的项目,依法处罚。
在环评管理过程中,力求部门配合到位,与工商、发改委等部门建立不定期的项目审批联席会办制度,互通信息,实现环境资源有效共享,使企业在执照申领、年检和项目备案中,做到环保优先审批,优先审核把关。及时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协调会办,做好项目审批后的后续管理工作,及时掌握重点行业的第一手资料,实行重点监管。对已批复的拟建、在建和已建好的建设项目把好复查关,严格依据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已批复的拟建、在建和已建项目进行跟踪督察,增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认真落实好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措施,对辖区内的企业全面排查,从政策、规划、环境风险因素等角度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排查。近年来,我们对江苏花厅酒业、新大纸业、恒盛花肥等13家重点企业的扩建及技改项目,补充对原有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以新带老”、整改、搬迁及关闭等改进完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健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决策民主化,全面引入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保护的巨大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保护的水平。在苏北地区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环境保护纷繁复杂的情势下,公众参与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更加突出。而在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评阶段就鼓励公众参与,其意义尤其重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科学、民主的精神,对保障公民知情权、让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法律的进一步实施,将大大增加环保审批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和破坏隐患。
作者为江苏省新沂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力促生态示...2021-09-14
- 执政体会-力促全县项目建设实...2021-09-21
-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力促新农村建设2021-10-27
- 理顺四种关系以合力促和谐2021-11-03
- 乘势而为,力促信用担保上台阶2021-12-08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力促社区建...2021-12-21
- 村支书工作五字诀力促新农村...2022-01-14
- 重在质量,贵在和谐,力促部门...2022-02-12
- 激发零售终端活力,力促品牌培...2022-02-18
- “三大整顿”找准问题摸清症...2021-08-27
- 女性产后三大饮食提醒2021-09-06
- xx市工商局实施三大服务工程...2021-09-11
- 贯彻两个《条例》正确处理三...2021-09-25
- 破解三大难题建设和谐城区2021-09-25
- 加强党的三大作风建设学习心...2021-09-25
- 培育三大主导产业提升三大传...2021-09-25
- 三大原因导致中国农民组织建...2021-09-26
- 土地管理体制变革背后存在三...2021-09-26
- 中国农业问题研究应当注意三...2021-09-26
- 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2021-09-24
- 多举措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2021-09-27
- 两个维护的实现途径和主要举措2021-10-08
-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举措,完善科...2021-12-09
- 县贸易服务局实施市场拓展举...2021-12-27
- 六大举措确保经济发展经验材料2022-01-15
- 谈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及服务举措2022-03-11
- 2010年移动公司总体工作思路...2022-03-22
- 乡镇三举措引领创先争优新发展2022-03-24
- 企业环保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到位2021-12-29
- 落实“四个到位”推动支教工...2022-02-13
- 地位,定位,到位,全方位2022-02-16
- 访销到位的途径2022-02-17
- 七个到位确保创先争优顺利开展2022-03-25
- 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履职到...2022-04-10
- 环评实用问题15问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