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刻不容缓
(信阳师范学院 经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分析了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特点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针对建立、健全并完善我 国养老保险制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当期收支;保险证;质押贷款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TK]1007—6921(2008)23—0011—01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8.1%,这 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近五成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 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且在生活来源上,城镇与乡村老年人有明显差别,城镇中 48.6%的老年人靠离退休金养老金来生活,乡村老年人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超过五成,可 见乡村的家庭养老负担比城镇更重。这对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我国来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加大国家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和科学调控对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
1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1.1 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大、速度快。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及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人口年龄结 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我国农村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这种严峻的现实与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徘徊极不协调。
1.2 人口未富先老,经济压力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进 入老龄化社会。2004年我国人均GDP刚突破1 000美元,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 低收入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1.3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口老龄化差异大,养老社会保险负担不均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部发达地区重于西部地区,老工业城市重于新兴城市,农村重于城市 。在未建立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下,造成了养老保险负担的畸轻畸重。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2.1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低,保险深度不够。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是在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实行,区县以下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中 很不健全、个体劳动者和广大农民基本上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在广大农村,进城务工的农 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也未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 带。这种局部性保障,制约了劳动力在各领域间的流动和社会保险分散风险功能的发挥。
2.2 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功能削弱。农村家庭养老也称为土地资源养老,随着工业化、城市建筑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面积的农 民失地现象,使得土地保障作用弱化,进而导致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同时,"养儿防老”的 观念正在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淡化,随着农村体制改革 的深入,赡养老人的传统道德约束力也日益减弱。
2.3 资金筹集困难重重。在我国,养老保险资金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是,我国农 村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除少数省份外,大部分省市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我国农民大多 并不富有,低水平的发展状况限制了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再加上政府的财力有限,使 得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当期收支缺口逐年扩大的趋势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
2.4 基金运营不规范。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主体的非专业性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基金运营的低效率、高风险 并存。政府集权管理模式而非商业化运作,导致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出现高管理成本和操作成 本。
3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征对上述特点,我国养老保险工作的重点应当从深化农村养老保险力度、健全基金筹资机制 、推进法制进程、加快社区建设等方面着手。
3.1 加大农村保险展业力度和政策扶持。国家应在农村加大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政策保险的扶持和展业工作,提高农民的保险和养老 意识;重视家庭养老的独特作用,实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费率调整 灵活、社会共济性强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养老制度;在城乡建立全国性调性基金,提高 统筹层次,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提升养老保险的有效性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3.2 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带来的支 付压力。①个人和用人单位仍然是养老保险基金重要的筹集渠道之一;②充分发挥政府的调 控职能,通过多种渠道为养老保险制度筹集资金,倡导养老保障事业的社会化,分担政府的 压力,规避保险制度的系统风险;③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如发行养老保险证券等方式,扩大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此外,还可鼓励社会团体、个人积极捐赠,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 的来源。
3.3 推进养老保险的法制进程。社会保障基金应当普及化、民主化、法律化。国家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坚持政策 的一贯性,明确养老保险的实现办法,规定不得占用、挪用养老保险基金;同时,建立独立 的社会保障基金,对养老保险资金的运作进行统筹管理;此外,健全行政管理与监管体系, 以保障保险基金的良性循环运作。
3.4 加快社区保障平台建设,夯实养老保险基础。充分发挥社区优势,推进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步伐。随着老年人退离岗位回到社区, 通过调动社区力量参与并发挥养老功能是必然的选择,既适应了市场化运作,又可补充家庭 结构变化后单纯由家庭养老的不足;此外,尝试保险证质押贷款,通过资本化实现基金的保 值增值。
社会主义养老事业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又不是孤立的, 它应与失业、医疗等其他保险基金共同构成一道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保障防线。
[参考文献]
[1] 李曜.养老保险基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 李建新.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乡村债务化解刻不容缓2021-09-26
- 减轻渔民负担刻不容缓2021-09-27
-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保演讲辞2021-10-17
- 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2021-11-07
- 整治龙江流域刻不容缓2021-11-15
- 环境保护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2021-12-11
-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2022-04-14
- 为民间收藏立法刻不容缓2022-10-23
-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2021-08-27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运营及监管2021-08-27
- 如何解决养老保险"空账户"、X...2021-09-25
- 养老保险中的“弱势群体”值...2021-09-25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之我见2021-09-25
- 就业再就业和企业养老保险考...2021-09-29
- 城镇就业者参加养老保险问题...2021-10-02
- 2005年度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汇报2021-10-09
-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21-10-09
- 养老保险半年度工作总结范文2021-10-28
- 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2021-09-27
- 论我国水权交易与转换规则的...2022-02-24
-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2022-03-05
-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2022-03-06
- 企业社会责任的转变与完善2022-04-02
- 浅议完善公司会计监督体系的措施2022-10-21
- 建立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开...2021-09-11
- ×校建立“家庭图书角”的方案2021-09-22
-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2021-10-10
-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新致贫长...2021-10-24
- 中学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情况总结2021-11-03
- 谈如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2021-11-08
- 关于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监...2021-12-07
- 建立健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2021-12-09
- 关于建立健全效能投诉受理工...2021-12-09
- 建立健全城市医疗卫生网切实...2022-01-20
- 医疗基金管理中内部控制理论...2021-08-27
- 私募基金参与定增基金主要类型2021-09-28
- 物业维修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2021-11-02
- 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可行性报告2022-01-23
- 关于基金会再贷款回收现状及对策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