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06 15:05:05 浏览数:

(内蒙古财经学院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 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内蒙古矿业经济发展现状,探讨内蒙古 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矿业经济;循环经济;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407.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15—0014—02

矿产资源的丰富度及其开发利用的深广度,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传统的矿 业开发模式中,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极大地制约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降低了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题下 ,如何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是矿业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通过 对内蒙古资源条件和矿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内蒙古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促 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长期社会发展经验的积累。在全球普遍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 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人类环境大会,共同讨论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对地球与人类的影 响。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将它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及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 能力的发展”,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1992 年,联合国世 界环境高峰会议制定了《21 世纪议程》,旨在建立国际社会在21世纪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 的工作重心、目标及各自的责任。1995 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宣言》和《 行动纲领》等文件,明确提出社会发展要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人 民的生活质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斗争,社会主义者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社会 经济发展观,终于促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共识。

1994 年,我国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展开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制度及政策的研究,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这一 背景下提出并受到重视。进入21 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 加,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探讨地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解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矿业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处理好地区矿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矿业循 环经济发展道路,从而才能实现环境友好、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 目的。
2 内蒙古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内蒙古的地下矿藏富集,种类多储量大。据测算,内蒙古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不 含石油、天然气)达13.4万亿元,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通过地质勘查与研究,可以看到内 蒙古的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①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目 前在全国已发现的150余种矿产中,内蒙古就有12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78种,其中43种储 量居全国前10位,22种列前3位,硫铁矿、稀土、铌、铍、锆、冰洲石、蛭石、玛瑙居全国 之首。特别是煤炭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查明含煤面积达10多万km2,累计探明储量2 400亿 t,远景储量12 000亿t;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十分可观。②煤炭和稀土是地区两 大支柱性资源:内蒙古煤炭资源囊括了国家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五大露天煤矿中的伊敏河、霍 林河、元宝山、准格尔四大煤田,且多数煤田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易于 露天开采。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大力发展电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 的电力能源基地,承担着“北煤南运”、“西电东输”的历史重任。内蒙古包头的白云鄂博 是我国稀土主要矿产地,矿藏储量3 500万t,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占领世界市场 的潜力。③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内蒙古地区有铜、铅、锌、钨、锡、钼、 镍、钴、铋、锑等十种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部、大兴安岭中南段和狼山 三个地区,适宜整体开发形成大型的原材料基地;非金属矿产分布普遍,高岭土、湖盐、石 膏、芒硝、天然碱等矿种优势明显。④共生矿较多,单一矿床少:内蒙古地区共生矿较 多,共生矿可以提高矿产的综合利用程度和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但受到现有技术、设备等 条件的限制,使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利用,还可能造成巨大浪费。
3 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内蒙古地区虽然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传统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和巨大的资源浪费。目前,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资源勘 探程度低:内蒙古地区资源丰富,但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的探明储量占资源总量 的比例仅分别为10%、70%、18.6%和54%,大部分矿产地亟待进一步勘探和开发。②粗放 式开采,浪费严重:小型矿山占内蒙古矿山总数的46%以上,受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 条件的约束,矿产资源开发大多是传统粗放式开采,存在着大矿小开、整矿零开、采富弃贫 、乱采滥挖、资源浪费等现象。③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内蒙 古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投资有限,使得采掘技术落后,矿山设备陈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 工业生产并存,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内蒙古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单一支柱产 业,而具有特色的石油、天然气、稀土、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发展缓慢,高附加值产品少, 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④矿业法制不健全:由于法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清,内蒙 古地区各地方政府不乏有冒充所有权主体的行为,导致无偿占有与使用矿产资源的现象大量 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出租与抵押、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矿产资 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监督以及强化宏观调控手段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⑤ 矿业行政管理工作滞后:矿业管理尚未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管理体系,国家 和法律所赋予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政府职能未能充分有效发挥。
4 建立内蒙古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为促进内蒙古地区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有效保护生态 环境,内蒙古矿业经济发展必须改变传统资源开发模式,建立矿业循环经济模式。传统资源 开发模式以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为特征,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 经济运行模式;而循环经济以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为特征,是一种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新 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 消费等内容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根本上消除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 环境污染之间的尖锐冲突。

近年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增长,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的是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反思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巨大代价,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998年建立的蒙西工业园 区坚持“五高三新”原则(“五高”即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环境保 护;“三新”即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靠的机制保证 。它要求凡进入园区的项目要有高度关联,上游产业的产品和“三废”尽量是下游产业的原 料,某些产品应做到零排放、零成本;要求凡进入园区的项目,环保要达标,高污染难治理 的项目一律不得进入。蒙西工业园区已形成煤矸石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和煤化工三 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生产总值达30多亿元。亿利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包头铝业集团 公司、霍林郭勒市工业园区等一批致力于循环经济的矿业企业相继建立起来。
5 促进内蒙古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循环经济模式虽已在内蒙古地区一些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型矿业企业实施,但大部分矿 业企业仍然在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的传统发展道路上行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在于企业的 技术改造和自我创新,而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不可或缺。①要树立市场观念,实行政企 分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政策信息引导,不能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行 政干预。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调整矿业经济结构,国有矿 业集团要利用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发展以矿业为主的探-采-选-冶一体化经营,促进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③应提供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利用当代的信息科技, 建立矿山开发管理信息系统(GIS),使矿业开发活动信息化,对矿产开发所致的环境问题 进行有效监控。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政策,建立矿山企业准入制度 、矿山用地复垦制度、矿山植被恢复制度、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⑤推进法制建设 ,深化矿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

内蒙古矿业经济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将地区资源优势 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切实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翠霞,苏士杰.内蒙古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J].西部资 源,2004,(3).
[2] 耿林,彭润民,刘晓玲.内蒙古矿产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J].矿 产保护与利用,2006,(3).
[3] 张玺.“五高三新”内蒙古循环经济初现“星星之火”[N].工人日报, 2008 -01-30.

相关热词搜索: 内蒙古 可持续发展 矿业 研究 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