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茂名学院 图书馆,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首先分析了网络信息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中的地位,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然后,文章对网络 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服务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4—0321—02
知识经济时代加速了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 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以及多媒体化信息源,将信息服务融于以 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环境中,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带来了令人鼓舞 的理论创新、职能拓展和技术革命。据调查,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 络,形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的形成,使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扩大了 图书馆可供利用资源的范围和渠道,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网 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惟一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场所,人们借助于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查 阅和获取所需资料,资料来源不受地域的限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 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思想,树立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法,为读者提 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更好地发挥自身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优势
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 导力量,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而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得图书馆 的信息服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具有如下优势。
l.1 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各种类型收藏全面、系统,特别是图书馆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 和技术以后,信息服务程度越来越高,除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外,又收藏有大量电子资 源,图书馆各类电子文献的入藏量迅速增加,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是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 务的一大宝贵资源。同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经过图书馆的整序、加工和处理,具有较好的系 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
1.2 信息技术优势
计算机技术和各种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更新。校园网、图书馆 局域网以及因特网的开通,使读者通过远程通讯技术查检国内外信息资源成为现实。电子计 算机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长期 以来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门进行的联机编目、资源共享等联网工作,使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网 络管理、用户管理及网上信息管理经验。
1.3 工作经验优势
图书馆拥有一批在各自的岗位上长期从事与信息服务有关的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在信息资 源建设和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更加科学、准 确、实用和便捷。
1.4 社会地位优势
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而图书馆是蕴藏知识的宝库。比尔·盖茨曾说过:“ 我觉得不可能存在一个不需要图书馆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是不可动 摇的。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是最值得信 赖的,是最可靠的。这是图书馆在网络上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极为突出的优势。
2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定位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 适应当前的发展所带来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与互联网络相结合,将构成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网络给高校图书馆注入了新 的活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关系到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生存 和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应有如 下定位。
2.1 提供以人为本的社会化服务
在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通过获得工作或生活方面的资讯,可以使人成就 事业或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
高校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的对象仅限于通过注册登记的“法定读者”,即主要是本校的教学 科研人员、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服务对象特定、有限。而网络信息服务的对象则是通过网 络由一馆扩展到了全球,即所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向图书馆提出 信息咨询问题或其他信息要求的信息服务,不受时间、专业、人数、层次和地域的限制,不 分年龄、性别、国籍、职业、种族等。
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服务对象观,把每一位有需求的读者都看作是 自己的服务对象,没有任何人为的限制。在国内,外地或外单位的读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遭 到拒绝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方面,国内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据了解,在国外,不仅公共图书馆对本国所有公民和其他国家的公民开放,而且其他如社区 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都一律对外开放,读者只需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证件,例 如身份证、驾驶证、户口簿、电话交费单等等,就可以进馆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而在国内 ,由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各馆的服务对象一般只限于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的读 者,给外来需要查阅资料的读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图书馆要想在信息社会中扮演好自己 的角色,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使得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读者敞开,让读者在浩瀚的 信息海洋中尽情遨游。
2.2 提供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读者、 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沟通交流,建立一种亲切的、平等的、融洽的服务关系,让读者在 充满“人性化”服务的知识海洋—图书馆中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而流连忘返。
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而读者是有求知欲望、有理性、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读者是“主人”的思想,而且还要有读者是“亲人”的观 念;不仅要使读者感觉到图书馆是查阅信息资料的场所,而且还要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是温 馨的知识之家。图书馆应着力推行各项服务的人性化,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积极开 展各类行之有效的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使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能找到亲近感 和归属感。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为广大读者创造一个轻松、愉悦、优美、和谐的环 境,真正把工作的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
2.3 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指针对每一个读者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服务。“个性化”服务也 叫定制服务,它是基于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 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时空服务的个性化。在读者指定的时间和指 定的地点来提供服务;二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根据读者个人爱好或特点来开展服务;三是 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根据读者所需求信息资料的内容来进行服务。因此提供的服务不再是千 篇一律,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图书馆更应注重“个性化”服 务。
从发展的趋势看,由于个性化信息服务改变了以往网络提供什么,用户就得接受什么的服务 方式,变成了用户需要什么,网络就提供什么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服 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引进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不仅仅是适应图书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需要 ,更是让图书馆信息服务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是提升图书馆用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有些已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根据注册读者的专业、研究方向 ,用电子邮件发送与之相关的最新数字资源和服务动态,使读者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但 这种服务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不能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因此,只有开发一个互动式的 综合信息平台,提供读者可定制的资源,以多种形式满足读者个人的需求,保障读者利用信 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4 提供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日趋发达,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蓬勃兴起,我国高校图 书馆在职能、读者需求、文献类型等方面发生了相应变化。高校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 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时期。因而,读者信息服务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网络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信息资源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在这种环境下读者信息需 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需求内容的多样化、需求文献类型的多样化、需 求信息出版形式的多样化、需求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以及需求信息时间跨度的多样化。网络信 息资源的无所不容也使读者的需求更加广泛,扩大到了学习、生活、娱乐、交流等各个领域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需求已从单纯的文献需求转向联机检索、查询、文献传递、参考 咨询服务等为一体的多样化网络信息服务。
2.5 提供以人为本的高效化服务
用户信息需求高效化是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而高效化的需求只有在高速网络信 息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社会进入了高速高效的时代,知识生产、流通、 老化和更新的节奏日益加快,促使读者需求的时效性越来越强烈。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具有“广、快、精、准、新”等特点,要以高效化和高品质的服 务满足社会用户需求。“广”就是提供的信息范围要广,资料要全。“快”就是提供信息服 务的速度要快。“精”就是提供的信息 内容要高度浓缩,不掺水分。“准”就是提供的信息内容要准确无误。“新”就是提供的信 息内容要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
3 结语
对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是搞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务实战略。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 开展,拓宽网络信息服务领域,增加网络信息服务项目,深化网络信息服务层次,提高网络 服务质量,为广大的用户创造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环境,使高校图书馆立足于网络信息服务 的前沿,成为真正的信息服务枢纽。
[参考文献]
[1] 张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7):1 034~1036.
[2] 吴琼.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论坛,2006,26(3):1 96~197.
[3] 张家瑞.以人为本-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 践,2005,(6)78~79.
[4] 韩双梅.从读者需求变化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 究,2007,(2):88~89.
[5] 王刚.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发展态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 究,2006,(5):103~105.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气象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2021-08-27
- 市农业信息服务现状问题与建议2021-12-15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2021-12-29
- 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2022-03-08
-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现状及...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研究2022-03-08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2022-03-08
- 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2022-03-09
-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决策信息服...2022-03-09
- 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2022-03-05
- 从读者体验来看高等院校图书...2022-03-08
- “以人为本”视野下的高等院...2022-03-08
-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机...2022-03-08
- 谈高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中的...2022-03-10
- 高等院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和...2022-03-12
- 高等院校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2022-03-12
- 读者调查与高等院校图书馆2022-03-12
- 论高等院校图书馆建筑智能化2022-03-12
- 论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2022-03-12
- 乡村财政管理新模式的探讨2021-10-06
- 探索导访制新模式开创稳定工...2021-10-19
- 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2022-01-04
- 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计量新模式2022-03-08
- 探索图书馆人文管理的新模式...2022-03-11
- 别墅市场八大营销新模式2022-03-15
-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2022-04-04
- 大数据开启旅游投诉综合处理...2022-10-29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
- 乡镇年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1-08-27
- 市领导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讲...2021-08-27
- 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2021-08-27
- 谈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2021-08-27
- 艺术设计心理学下环境设计2021-08-27
- 谈国际经济贸易对环境影响2021-08-27
-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对分课堂应用2021-08-27
- 内河水运航道船闸扩容改造工...2021-08-27
- 浅谈城市老年建筑环境设计2021-08-27
- 现代环境设计中民俗艺术特性...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