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09 15:24:40 浏览数:

(燕山大学 图书馆,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数 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特点;意义;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HTK]1007—6921(2009)07—0260—02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 着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 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 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 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 。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 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 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 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 源。这一概念尚较为大多数人接受。
2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与传统图书馆相对而言的。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 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与传统图书馆 比较,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2.1 信息实体虚拟化

数字图书馆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在一起,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趋向虚拟化。在 网络环境下,以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向世界各地传输 。
2.2 信息资源数字化

这是它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其本质特征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 献转化为数字信息。数字图书馆能实现有效利用和共享图书馆信息资源,减少信息资源的重 复购置,使有效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增强知识资源的再造力,有利于科技创新。
2.3 信息传递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通过以网络为主的设施来实现。信息传递网络化有跨时空的信息服务、 高度开放的信息利用以及信息传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等特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 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带动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 技术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链。
2.4 信息利用共享化

这是传统图书馆无法相比的。信息利用共享化的特点体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 务无限的特征,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享协作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数字图书馆为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同时, 数字图书馆可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营造出终身教育的良好环境,对于提高我国公民素 质教育水平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3.1 加快图书文献信息内容的更新

在网络时代,信息取代自然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专家预测,在信 息社会中,2/3的职业是与信息有关的职业,1/3的职业高度依赖于信息资源。网络时代图书 文献信息的大量增加和高速传播,使得学科不断分化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网 络实现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数字图书馆使 图书馆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在数量上它已大大超出了一般图书馆所提供的图书文献信息,一 切知识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快速的重新组合,进行快速的增值,数字图书馆有助于加快 知识更新速度。    
3.2 创造新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方法    

图书馆员与读者处于准永久性分离是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所在。读者在“人-机”对话的网络 中 学习。我们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图书馆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 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图书馆观念以及相应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数字图书馆的实 施将使图书馆从封闭走向开放。数字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永不关闭的图书馆。
3.3 加快图书馆社会化和图书馆资源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社会化,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只有知识的 社会化,才会有学习的社会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可将图书馆扩展到家庭、社区、 农村和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域,将使更多的人接受图书馆服务,提高图书馆社会化的程度 ;另一方面,人们还可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数字 图书馆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存在于图书馆中,而且可以出现在办公室、娱乐场所、家庭 和社会活动中,从而促使“学习即生活”的理想变为现实,帮助人们把生活的学习化作为一 种生活状态,最终达成以普遍提高人的素质和基本能力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
3.4 促进图书馆国际化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和卫星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网络像人体神经系统一样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空间距离正在消失,形成了全球性的信 息一体化趋势。全球性的信息打破了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人们观念、文化上的界 限,为图书馆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4 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阶段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 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逐步推进。
4.1 增强创新意识,加大投入力度

在长期的传统思想束缚下,很多人的思维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面对21世纪,这种传统的 思维方式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开阔视野,打破思维定式,增强创 新精神,要加强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认识,特别是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事业,所以在资金投入方面必须加大力度。试 想,如果没有资金的保证,任何美好的设想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4.2 加强数据库建设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图书馆之间 联网后,数据库将成为读者查询文献的重要资料库。但是,如果上网打开某馆的一个数据库 ,所提供的信息仅仅是文献线索,这显然是不够的。今后的读者决不会满足所需文献在何处 的信息,而是想直接获取所需文献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抓紧做好按类回溯建库工 作,实现馆藏书目数字化;另一方面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 作全文数据库,如“科研成果数据库”等等,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 务。这项工作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并且工作量很大,需要图书馆员有较强的敬业 精神。
4.3 加强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目的是收藏,并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服 务;而数字图书馆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数字图书馆必须在与其他 图书馆联网的基础上,作为它们之中的组成部分,开展多种多样的资源共享。包括联系购买 数据库、共同报道馆藏资料、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等等。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工协作,互尽义 务,互利互惠;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享有不同的使用权限;在不违反版权和其他法律规定的 前提下传递信息资源。
4.4 加强人才培养,适应数字图书馆要求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 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 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 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毛垣生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M]北京: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2] 江南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
[3] 富平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 李哲汇数字化进程中的图书馆[J]北京:北京图书馆,2007.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字图书馆 建设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