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畅通、读者至上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从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对馆际合作 与文献传递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文献传递工作要把握拥有与存取、获知与获得的关 系,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同时还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具体做法,提出 并分析了当前文献传递工作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馆际合作;文献传递;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4—0179—02
1 文献传递服务的启动
近年来,各图书馆都把资源共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众多的资源共享方式中,文献传递是最 为有效的形式之一。其意义在于:①丰富了馆藏;②节省了经费;③满足了读 者 的需求。而且通过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业务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也可以找出一个文 献服务机构在采访、加工及文献布局上的不足。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相应的部门,也有利于其 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整个单位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都理工大学图 书馆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了文献传递服务项目。目的在于帮助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充分共享 本校文献情报机构和校外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信息资源,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网络化、数字 化信息服务和高效、便捷的全文获取途径,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弥补了馆藏 资源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科研人员的文献需要,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开拓思路,改进工作 ,锻炼队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 文献传递的渠道
项目伊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建立畅通的 文献传递渠道是做好文献传递服务的关键。从2004年起,我馆积极开拓外部环境、努力提高 文献获取能力,陆续与多个图书馆、文献提供机构签订了文献传递协议。成都理工大学图书 馆目前的文献传递渠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2.1 本地化文献传递协作渠道
本地区高校图书馆之间联系紧密,联络方便、响应速度快,为了本地区的发展,在 协作时容易达成共识。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与四川大学图书馆、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等都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2 全国性资源共享渠道
成员馆有共建、共知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义务。成员单位内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均 可查询其中的数据库,通过馆际互借系统链接,直接提交馆际互借申请。与设在四川大学的 CALIS西南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签 署了合作协议。
2.3 与其他文献提供单位的协作
也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传递联系。
3 文献传递服务运行机制
以这些稳定、正式、畅通的文献传递渠道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文献传递服务运行机制。
3.1 成立了成都理工大学文献传递服务中心
挂靠信息咨询部,负责各类文献的传递服务工作,统一接收和发出文献传递请求, 依托有效的馆际合作和文献传递体系,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做到了参考咨询 和文献传递一体化,只要读者和文献传递员联系,就可以满足其各种文献需求,读者不需要 关心从那里获取文献和如何获取文献,也不需要自己去和其他图书情报部门联系。面向读者 需求的图书馆服务一般是跨职能部门的。采用团队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发挥团队的每一个成 员原有的职业技术特长,分担不同的职责,协调合作,发挥更大的潜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更 好地协调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服务与职能工作之间的冲突。
3.2 规范文献传递服务制度
制定了文献传递申请表、申请记录格式、文献传递流程、服务章程、岗位职责、收 费标准等一些相关文件,为成功地开展文献传递工作提供保障。
4 文献传递服务内容
图书馆目前开展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有:①为读者提供四川地区和国内外院校图书馆 或文献服务机构的文献信息查找与原文文献复制、原文传递服务;②馆际借书服务,为本校 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与四川省高校文献传递服务体系成员馆之间的馆际借书服务,以及与其他 地区与本馆签有馆际互借协议的图书馆或文献服务机构的馆际借书服务;③通过电子邮件主 动向本校博导、教授、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提供图书馆最新外文新书通报和服务信息 ,接受课题咨询;④依托CALIS西南地区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加强与国家图书馆以及其他 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与文献传递;⑤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栏目 ,接受本校和校外读者的网上文献传递申请。
5 宣传与推广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并使用这项新兴的服务项目,从服务伊始至今,我们通过多个渠道坚持 不懈、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与推广。
5.1 海报张贴
从最初开通文献传递的宣传到各类文献提供单位所开展的各类文献传递优惠活动,我 馆都通过制作张贴醒目的海报进行了宣传,文献传递的海报数量占据了本馆海报总量的相当 比重。
5.2 宣传单
文献传递之初印制大量宣传单,通过散发传单的方式有效地在短时间内使读者对文献 传递有大致的了解。
5.3 网上宣传
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了专门的栏目,长期进行服务推荐,并在公告栏内及时发布文献 传递相关信息。
5.4 专题讲座
每学期在本馆一小时讲座中开设文献传递专题,并且深入到各学院当中开展针对图书 馆学科馆员、在校博、硕士研究生、教师等不同层次的文献传递专题讲座。
5.5 免费服务
根据学期特点,针对相关读者,相继推出了“毕业生论文优惠季”、“研究生论文开 题优惠月”、“文献传递宣传月”等优惠活动,扩大了该服务的影响。
6 协调文献传递与充分发挥本馆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用户不习惯在申请前检索本馆馆藏,而是希望将本馆资源与所购文献 传递机构的数据库进行链接,从而在检索文献传递数据库时直接显示本馆是否收藏;在文献 传递服务免费期间,有的读者甚至未进行检索便直接提交所需文献信息,因而造成用户订购 的文献中,有相当部分为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不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包括用户所需文 献未到馆、正在进行编目、登记、装订,或者缺页、丢失,以及远程读者无法获取等。不对 这些订购本馆已有文献的申请进行控制,文献传递将会意味着只是对本馆文献的复制,而不 是补充馆藏,会极大地浪费经费,降低本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如果处理不当,一味的拒绝 这样的申请又会造成文献传递用户的流失,未能达到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其节约金费、提高查准率,我馆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6.1 免费检索
我们在收到文献传递申请后会先在本馆馆藏文献以及电子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对本馆 馆藏记录馆藏信息或下载电子资源。
6.2 提出建议
将检索得到的结果发送给读者,同时对其提出利用本馆资源的建议,提醒其在下次提 交申请前使用本馆书目检索系统,告知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以及信息咨询途径。
6.3 面对面咨询
如果这些读者在使用这些数据库时有疑问,我们还可以通过亲自演示的方式,在帮助 其下载文献的同时进行数据库使用的培训。
实际上就是通过参考咨询的方式协调了文献传递与充分发挥本馆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揭示读者的潜在需求。我们利用各种培训、咨 询活动,增加与读者交流的机会,使其对网上数据库有更多的了解,以便确认自己的需求。 对于本校博导、教授、重点学科和学科项目负责人,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主动提供最新 外文数据库试用通报和服务信息,接受课题咨询。既开展了文献传递服务,又丰富了参考咨 询手段。
7 问题探讨
7.1 读者意识不强
许多读者对文献传递的概念还不甚了解,有的读者虽然知道但却因费用等因素而望而 却步。需要文献传递员不厌其烦的进行培训,使其充分理解文献传递服务的益处,从而乐于 接受和使用该服务。
7.2 文献传递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关系
文献传递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决定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如果把文献传递 作为满足读者需求的辅助手段来对待,文献传递工作就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只有重 视面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从解决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图书馆才能摆正位置,理顺内部 和外部的环境,文献传递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随着文献传递工作的大量开展,图书馆业务 工作以及人员配置等必然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7.3 知识产权问题
在网络环境的条件下,文献传递工作能够迅速快捷地完成。在一个地区,一份期刊只 要有一个复本,就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共享这一资源,对文献没有拥有权的单位是否可以使 用这些文献必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单位收藏大量的电子文献,帮助其他单位代检代查 ,并传递原文,是否会侵犯文献开发商的知识产权等问题也会随着文献传递工作的大量开展 引起人们的关注。
7.4 宣传深度、广度不够
虽然这两年文献传递量一直在增长,但这个数据对于一个在校生20 000人,教职工2 000余人的学校来说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说明我们的 宣传还需要向深度发展,开拓更多的渠 道。
7.5 服务的效率和时效性较差
由于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尚未购买文献传递系统,目前采取的是半手工方式,而且 是中介性的文献传递服务,因此工作量较大、响应时间较长,影响了读者申请委托的热情。
7.6 服务价格问题
目前我国的文献传递服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标准,各文献提供机构根据自身条件 制定收费标准,主要收取成本费。在文献传递工作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不会有突出问题。一 旦文献传递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大馆与小馆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就会比较突出。而且读者对 这一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在这一环节沟通产生问题,从而也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如何制 定比较合理的收费标准,收取成本费的同时是否应该收取其他费用的问题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维海,邵友亮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经验[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2002,(3):16~19.
[2] 汪其.开拓思路,做好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 递工作的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1):17~18.
[3] 张金镯,张成武.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河北科技图苑 ,2002,15,(1):50~51.
[4] 白海燕.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2,22(1):65~67.
[5] 陆刚.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00,(6) :32~33.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做好公路春运保障道路安全畅通2021-09-19
- 电信“畅通网络,诚信服务”...2021-11-03
- 全力营造和谐文明安全畅通的...2021-12-11
- 让网络更便捷、更低耗、更畅通2022-03-03
- 《国家之安,人民至上》观后...2021-08-27
- 烟草行业两个利益至上论文2021-10-02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感悟发言2021-10-11
- 诠释人民至上理念书写人民至...2021-10-16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防...2021-10-16
- 两个至上在岗位论文2022-01-04
- 系统学习“两个至上”,推动行...2022-02-15
- 对“两个至上”理论进行系统...2022-02-15
- 渠道【2008年第49期《...2021-08-27
- 渠道大会发言稿_精算软件渠道...2021-08-27
- 渠道仍是CA,Technologies重点...2021-08-27
- 渠道销售是什么意思,酒类电商...2021-08-27
- 渠道业务2021-08-27
- ILAS与读者服务工作2022-03-09
- 图书馆应重视为老年读者群服...2022-03-09
- 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时代特征和...2022-03-10
- 把握读者需求深化冶金企业读...2022-03-11
- 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的创新与改革2022-03-12
- 论如何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2022-04-02
- 8篇《读者》卷首语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