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31 15:12:48
浏览数:次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突出体现了第三代生产力的特征——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当代旅游业发展中,任何一项旅游经济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方式进行的,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环节如生产、流通、交换以及决策、管理等都或多或少地蕴涵着各种文化因素,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更是牢牢地建立在文化基因之上。由此可见,旅游业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一、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又是湖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为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推进大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审视湖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邵阳4个西部地区,存在着地域相连、民族习性相近、景区景点连片等基础条件,以及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关联度高、开放带动力强等固有特点。从全局看,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富民强市(州)的战略基点。
(二)提升大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深度,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最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和保护本区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加快两者之间的融合和渗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旅游区域,提升大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凸现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加速大湘西地区协调发展的纽带
大湘西地区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可是由于四地缺乏共同开发的意识和相应的协调机制,形成了各自为政,相悖发展的态势,已显示后劲不足和资源单调的缺陷。如能构建区域性大湘西文化旅游带,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连动局面,扩大市场,相互融合,无疑将形成民族地区的整体品牌、整体形象和整体效益,实现湖南大湘西地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共赢局面,构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平台,加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四)扩大大湘西地区劳动就业和开发式扶贫的举措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围绕旅游大力发展湘西文化产业、商品加工、旅游服务、高效农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壮大,拉动消费增长,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可以逐步改变大湘西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使地方经济振兴和繁荣。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已成为湖南的一张新名片,全国瞩目,世界知名,同时也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异军突起,高歌猛进。2008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30亿元,占GDP比重已达到5.1%,旅游产业总收入达850亿元,同比增长16.3%,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不仅要继续重视长株潭及“一点一线”的核心地区,也要关注其他市州特别是大湘西地区的特殊优势和增长潜力,尽快改变目前湖南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消费市场等方面明显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寻找新的增长极。为此,我们应把目光投向曾经遥远、神秘、近年来日趋繁荣活跃的大湘西地区。
二、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大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大湘西地区并非严格的区域行政概念。200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大开发战略,将大湘西的范围扩大至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和邵阳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隆回6县市以及永州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共32个县市区。大湘西地区占全省1/3的面积,人口1345万,占全省1/5,GDP占全省15%左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湖南省湘西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大湘西地区经济、社会、交通发展不断提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并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发展态势正在逐渐显现。
(一)基础条件分析
1、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湘西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明显,包括世界级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民俗物产、多彩的人文景致。这里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有土家老司城等1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溪州铜柱等近百件国家级文物;有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古商城。中方荆坪古建筑群等20多个“国字号”旅游精品;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有魏源、沈从文等名人文化资源。大湘西地区还是湖南主体少数民族苗、土家、侗、瑶的主要聚居地,有13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以及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流传的丰富的民俗艺术和民间工艺。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建设不断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内需。随着国家和湖南省启动西部发展战略,大湘西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建设迅猛提速,GDP总量和人均GDP收入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张家界市GDPl51.33亿元,人均10201元;湘西州GDPl90.68亿元,人均7667元;怀化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业 联动 文化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
热门文章:
-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4...2025-01-12
- 2024年度县发改局工作总结和2...2025-01-12
- 县科技局工作总结(全文完整)2025-01-12
- 2024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2025-01-12
- 2024年度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工...2025-01-12
- 2024年教务处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市国资系统人才工作总结2025-01-12
- 2024年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工作...2025-01-12
- 2024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总结2025-01-12
相关文章:
- 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创价值...2021-08-27
- 新时代赋予旅游业新使命2021-09-08
- 用市场手段推进旅游业发展2021-09-24
- 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业的建议2021-09-25
- *县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2021-10-06
- 旅游业论文-树立科学发展观促...2021-10-20
- 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2021-11-05
- 促进旅游业再上台阶的对策2021-12-22
- 浅谈我市旅游业的发展2021-12-27
- 旅游业竞争上岗演讲词2022-01-05
- 农村联动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2021-09-22
- 上下联动营造良好的化债氛围2021-09-26
- 对进一步推进三级联动监管执...2022-01-12
- 三调联动工作创新纪实总结2022-01-21
- 某县三调联动工作实施方案2022-01-21
- 乡镇三调联动工作实施方案2022-01-21
- 上下联动推进扶贫开发新跨越2022-02-13
- 科学发展和谐联动,推进领导工...2022-02-15
- 对城市网建联动中专卖管理工...2022-03-04
- 上海与苏浙边界城镇群联动发...2022-03-31
- 5G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思路分析2021-08-27
- 5G技术下数字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2021-08-27
- 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doc2021-08-28
- 实践“三个代表”发展文化产业2021-09-22
- 银行关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调研2021-09-28
- 生态旅游论文:发展旅游文化...2022-01-22
-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22-02-28
- 磁州窑文化产业生态发展的路...2022-04-04
- 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刍论2022-04-12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