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陕西省高考理科综合选择题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1-08-27 20:04:52 浏览数:

 陕西省高考理科综合选择题模拟试题

  陕西省高考理科综合选择题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细胞膜上有协助 Na+跨膜运输的载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下降

  C.细胞膜上可以发生抗体与 SARS 病毒的特异性结合

  D.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2.细胞色素 C 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 )

  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3.下列各项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可以利用有氧呼吸生成 ATP 为生命活动供能

  B.都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都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D.都能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并且在分裂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加倍

 4.下表列出了一个植物细胞在两个不同的阶段中细胞大小的一些数据。

  阶段Ⅰ 阶段Ⅱ

  长度 26μm 36μm

  直径 24μm 330μm

  壁厚度 2μm 2μm

  细胞体积 12600μm3 33600μm3

  液泡体积 600μm3 273000μm3

  分析从阶段 I 到阶段Ⅱ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 B.细胞内不合成纤维素

  C.细胞吸收水分 D.细胞内含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5.有关反应式“ADP+Pi+能量 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右到左的反应过程可以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

  B.从左到右的反应在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的发生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从左到右的反应过程中 ATP 吸收并储存能量

  D.从右到左的反应不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发生

  6.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

  A.氧气供应量与有氧呼吸强度变化的关系

  B.氧气供应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0

  7. “纳米材料”是指开发研究出的颗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该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C.一束光线通过该分散系时,有丁达尔现象 D.通过直流电,会发生电泳

  8.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量的 M、N,发生反应 aM(g)+bN(g) cP(g),△H =Q

  kJ?mol-1,反应达平衡时,P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与容器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c(P)

  1 L 2 L 3 L

  100℃ 1.30 1.00 0.70

  200℃ 1.20 0.90 0.62

  300℃ 1.00 0.75 0.53

  A.Q>0

  B.温度不变,扩大容器体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 M 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 a+b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0 的溶液:K+、Ca2+、HCO3-、NO3-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K+、Fe2+、SO42-、NO3-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K+、Na+、CH3COO-、SO42-

  D.存在较多的 Na+、SO42-、OH-的溶液中:Mg2+、Ba2+、Br-

  1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 1molY 进行反应:

  2X(g)+Y(g) Z(g),经 60s 达到平衡,生成 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 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 20L,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 Y 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2.通常人们把拆开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化学反应的Δ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H---H Cl---Cl H---Cl

  生成 1 mol 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kJ?mol-1)

  436

  243

  431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 H2(g)+ Cl2(g)=HCl (g) ΔH= ﹣91.5 kJ?mol-1

  B.H2(g)+ Cl2(g)=2HCl (g) ΔH= ﹣183kJ?mol-1

  C. H2(g)+ Cl2(g)=HCl (g) ΔH= ﹢91.5 kJ?mol-1

  D.2HCl(g) =H2(g)+ Cl2(g) ΔH= ﹢183kJ?mol-1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O32-+2H2O H2CO3+2OH -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3-+ OH-= CO32-+ 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H+=CO2↑+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 → 2C6H5OH + CO3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s 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 2 秒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

  A.0 B.5m C.10m D.-1.25m

  15.物体 A、B 的位移-时间(s-t)图像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 (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

  B.从第 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 vA>vB

  C.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 A、B 相遇

  D.5s 内 A、B 的平均速度相等

  16.如图 2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 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与斜面垂直,则在此过程中 ( )

  A.A、B 两球间的弹力不变

  B.B 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B 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D.A 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17.如图 3 所示,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 AB 和 BC,A 和 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

 紧接着沿 BC 滑下,设滑块从 A 点到 C 点的总时间是 tc,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大小 v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的是

  18.如图 4 所示,物体 A、B、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 F 作用于 C 物体,使 A、B、C 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受 6 个,B 受 2 个,C 受 4 个

  B.A 受 5 个,B 受 3 个,C 受 3 个

  C.A 受 5 个,B 受 2 个,C 受 4 个

  D.A 受 6 个,B 受 3 个,C 受 4 个

  19.木块 A、B 分别重 50 N 和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 A、B 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 N/m.用 F =7N 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 A 上,如图 5 所示,力 F 作用后( )

  A.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0N

  B.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2N

  C.弹簧的弹力是 10N

  D.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12N

  20.如图 6 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 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mgtan

  B.

  C.

 D.FN=mgtan

  21.一个步行者以 6m/s 的最大速率跑步去追赶被红绿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当它距离公共汽车 25m 时,绿灯亮了,车子以 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起动前进,则

  ( )

  A.人能追上汽车,追车过程中共跑了 36m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和车最近距离为 7m

  C.人不能追上汽车,自追车开始后人和车间距越来越大

  D.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43m

  陕西省高考理科综合选择题模拟试题

相关热词搜索: 陕西省 高考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