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专训Ⅱ2科学思维之演绎与推理
核心素养专训Ⅱ2 科学思维之演绎与推理 1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技术及成果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C .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氧元素在光反应中的转移途径 D .证明 DNA 复制过程为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解析:选 选 C
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 CO 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C 错误。
2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 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若 F 1 为 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 1 ∶1 D .测交结果为 30 株高茎,34 株矮茎 解析:选 选 C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都属假说内容。测交预期结果:高茎 ∶于 矮茎接近于 1 ∶1 ,这属于演绎。测交结为 果为 30 株高茎,34 株矮茎,这是实验验证。
3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的研究方法 均为假说演绎法 B .二者的演绎推理过程均涉及 F 1 的测交 C .二者所选材料体细胞中核基因都成对存在 D .二者所选材料均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
解析:选 选 C
孟德尔和摩尔根都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 F 2 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统计,近 发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 3 ∶1 ,而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假说演绎法,A及 正确;二者的演绎推理过程均涉及 F 1 的测交,B 正确;豌豆体细胞中核基因成对存在,果蝇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核基因不一定都成对存在,C 错误;孟德尔所用的豌豆和摩尔根所用的果蝇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 正确。
4 .将稳定遗传的茉莉花紫色花品种和白色花品种杂交,F 1 均为紫色花( 正反交结果一致 致) 。为探究其遗传机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提出假设:茉莉花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花对白花为显性 将 演绎推理:若将 F 1 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预期子代中紫花 ∶ 白花=1 ∶1 将 实验验证:将 F 1 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统计子代花色为紫花 ∶ 红花 ∶ 白花=1 ∶2 ∶1
下列针对上述研究过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该同学的演绎推理是错误的 B .演绎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上述假设不成立 C .依据实验结果假设应修正为茉莉花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 传 D .对 F 1 自交后代进行演绎推理,结果应该是紫花 ∶ 红花 ∶ 白花=9 ∶6 ∶1 解析:选 选 A
该同学的演绎推理是正确的,结论与实验验证不相符,说明假说是错误的,A 错误;由题意分析可知,实验验证的结果与演绎推理的结果不相符,因此假说不成立,B 正确;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花 ∶ 红花 ∶ 白花=1 ∶2 ∶1 ,是 1 ∶1 ∶1 ∶1 的 的受 变式,因此该植物的花色受 2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将假设修正为茉莉花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C 用 正确;设控制花色的基因用 A/a 、B/b由 表示,由 C 选项可知,该植物花色由 2 对独立 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F 1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 及比例是 A_B_ ∶A_bb ∶aaB_ ∶aabb =9 ∶3 ∶3 ∶1 ,紫花 ∶ 红花 ∶ 白花=9 ∶6 ∶1, ,D 。
正确。
5 .荨麻草雌雄异株,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 无花蕊) 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 1 总是无花蕊 ∶ 雄株 ∶ 雌株=2 ∶1 ∶1将 ,再将 F 1 雄株和雌株杂交,F 2 也出现无花蕊 ∶ 雄株 ∶ 雌株=2 ∶1 ∶1 。有同学对上述现象做如图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图解,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____ 环节,其核心 内容至少包括:① ①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独立遗传) 。
另有同学对核心内容中的 ③ 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研究者采用________ 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 题中图解,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
① 当基因 因 A 和基因 B 同时存在时(A_B_)和 和 aabb 一样不育( 无花蕊); ; ②为 基因型为 A_bb 的个体为雄为 株,基因型为 aaB_的 的 个体为雌株; ③ 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独立遗传) 。当不同对的为 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基因型为 Aabb 的雄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Ab ∶ab= =
1 ∶1 ,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aB ∶ab =1 ∶1 ,杂交的结果也和以上解释相同,因此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独立遗传) 。(2) 纯合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 ,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AAbb ×aaBb→ →为 子代基因型为 AaBb 、Aabb 且比例是1 ∶1 ,其中 AaBb 表现为无花蕊,Aabb 表现为雄株,即无花蕊 ∶ 雄株=1 ∶1 。
:
答案:(1) 提出假说
①因 当基因 A 和基因 B 同时存在时(A_B_)和 和 abbb 一样不育( 无花蕊)
②有 只含有 A 基因( 不含 B 基因) 时表现为雄株,只含有 B 基因( 不含 A 基因) 时表现为雌株(或 或为 基因型为 A_bb 的个体为雄株,基因型为 aaB_ 的个体为雌株)
③ ③ 有道理,因为当不同对的基因位于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杂交的结果和以上解释相同,所以不能确定不同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独立遗传)
(2) 单倍体
无花蕊 ∶ 雄株=1 ∶1 6 .(2020· 石家庄二模)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已知野生型家蚕幼虫体色正常,突变型幼虫体色油质透明。现有人利用野生型( 纯合子) 家蚕和突变型家蚕雌雄个体若干,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P
体色正常( ♂)× × 油质透明( ♀)
↓ F 1
体色正常
↓ ↓F 1 雌雄交配 F 2
体色正常( ♂)
体色正常( ♀)
油质透明( ♀)
2
∶
1
∶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F 1 的后代中,同时出现体色正常幼蚕和油质透明幼蚕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_ 。
(2) 分析 F 2 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雌性个体体内的________ 染色体上应含有控制幼蚕体色的基因,其同源染 色体上是否含有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呢?实验者对此提出了假说,常 并依据假说进行了演绎推理。其推理如下:纯合体色正常( ♀)× ×明 油质透明( ♂)→ → 体色正常( ♂)∶ ∶ 体色正常( ♀) =1 ∶1 。
① 实验者提出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实验者随后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并没有支持其假说。验证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家蚕的黑色卵(B) 和白色卵(b) 与上述基因独立遗传。光电自动选卵机可以杀死黑色卵;雄蚕比雌蚕体质强、出丝率高,科学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含有黑色卵基因(B) 的片段转移到________ 染色体上,再经光电自动选卵机处理后,获得的子代几乎全部为雄性。改造后的卵发生了______________ 变异。
解析:(1)F 1 的后代中,同时出现体色正常幼蚕和油质透明幼蚕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2) 分析 F 2 的 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雌性个体体内的 Z 染色体上应含有控制幼蚕体色的基因。对同源染色体上是否含有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 ①是 实验者提出的假说是 W 上含 有它的等
位基因(用 用 T/t 表示)。
。
②即 因为实验结果并没有支持其假说,即 W 染色体上没有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则纯合体色正常( ♀)(Z T W)× × 油质透明( ♂)(Z t Z t )→ → 体色正常( ♂)(Z T Z t )∶ ∶ 油质透明 明( ♀)(Z t W) =1 ∶1 ,即子代幼蚕中雌蚕全为油质透明,雄蚕全为体色正常。(3) 根据题意分析,科学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含有黑色卵基因(B) 的片段转移( 易位)到 到 W 染色体上,属于生物变异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这样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后代中黑色的卵(W B ) 杀死,无 由于雄性动物体内无 W 染色体,且黑色的卵(W B ) 被杀死,因。
此获得的子代几乎全部为雄性。
答案:(1) 性状分离
(2)Z
①W 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② 子代幼蚕中雌蚕全为油质透明,雄蚕全为体色正常
(3)W
染色体( 结构)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推理 演绎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解读2篇2021-08-27
-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数据分析能...2021-08-27
-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改进...2021-08-27
- 作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2021-08-27
- 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素养培养2021-08-27
-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2021-08-27
- 古诗文教学初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2021-08-27
- 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渗透2021-08-27
- 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心得总结2021-08-27
- 如何提高教师科研素养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