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五十年,家影像记忆

发布时间:2021-09-06 01:02:01 浏览数:

 五十年

 家的影像记忆

 本报记者 黄碧梅 《 人民日报 》( 2013 年 02 月 12 日

  06 版)

  一张张老照片,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回忆。对于有收藏爱好的福建省泉州篆刻师苏国民来说,家中珍藏五六十年的老照片,更是弥足珍贵。

  翻出一沓沓发黄的旧照,他向记者娓娓道来。

  1958 年,苏国民(图⑤前排中间小男孩)才 3 岁。当时全国大炼钢铁,母亲被调到三明市大田炼钢,而父亲在厦门工作,在外的父母特别想念家中几个孩子。奶奶带着苏国民和哥哥姐姐到照相馆拍了这张合影寄给苏国民父母。

  当时,家里连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也没有,照片上大人小孩的衣服全租自照相馆,而穿鞋子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奢侈梦想。

  苏国民 16 岁便成了一名篆刻学徒。1982 年,26 岁的苏国民(图⑥后排抱小孩者为苏国民)有了个 3 岁的儿子,可惜父亲已经去世。那一年,苏国民的四弟应征入伍。离家前,家人请来摄影师在自家门口拍下这张全家福。那时候,中山装依然流行。

  2009 年,53 岁的苏国民(图⑦第三排左三)已经当了爷爷,孙女 3 岁。大年初一,大家族团聚,留下了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图⑤中,带着苏国民照相的奶奶已经去世,享年103 岁。奶奶在世时曾被评为当地的长寿之星。母亲今年 89 岁,成为家中的最年长者。至今身体依然健康,还能帮忙带一带年幼的曾孙,同享天伦之乐。

  长年从事篆刻的苏国民,不再外出打工,而是与儿子一起,在泉州市区经营了一家装裱店。(图⑧为苏国民在刻牌匾)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苏国民不再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他来说,篆刻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爱好与习惯。

相关热词搜索: 五十年 影像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