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朗诵外部技巧——停顿

发布时间:2021-09-08 00:12:47 浏览数:

 朗诵的外部技巧 —— 停顿

 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言、传达感情的需要。

 二、停顿 的分类

 (一)停顿 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1.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的停顿必须服从标点符号,多数情况下,书面语中有点号的地方,朗读时需要停顿。

 一般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些;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它的停顿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只相当于逗号。

 如: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2.书面语的标点符号同朗读中的停顿也常常有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情绪的表达以及朗诵的效果,有时我们需要突破标点符号的限制,用更符合情达意要求的方法来处理朗诵中的停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

 如: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

 如: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第一场雪》)

 (二)

 强调的停顿

 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

 如:自古被称作天险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三)

 表达音节的停顿

 朗读诗词文时,需要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但在选择停顿位置时,为了避免重复,可以在反复或排比处讲究错落,选择不同的位置停顿。

 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练习: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帷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三 、特别声明

 停顿时间的长短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一切都必须根据朗诵作品中具体的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作出判断。

 另外,即便是同一篇作品同一段内容中的同一个停顿,有的朗诵者停的时间略长,有的朗诵者停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人选择不停。只要能够与他处理整篇作品的整体基调相适应,同样不存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问题。

 最后,对于朗诵的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敢于停、大胆停。近来,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语速越来越快,不少人习惯于一口气能说多少说多少,有意识的停顿很少,甚至连句号、逗号也是能不停(气息有余)就不停,能少停(吸气多久就停多久)就少停。

 需知,停顿并不是为停而停,而是为了让语言、情感的传播更加有效而主动做出的节奏变化。

 所以大家在朗诵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而要根据作品情节的推进、内在情绪的变化而有意识、有控制应用停顿的技巧。

 巩固 练习: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下面片断 ,注意重音和停顿。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每一朵花都等待用心拂过的春风,每一首歌都期待认真聆听的耳朵,每一首诗都渴望来自心底的共鸣。人们喜欢春天,是因为经过一季的孕育,冰雪已经融化;人们珍惜春天,是因为在四季的变幻里,它给予理想最初的灌溉和照耀;人们怀念春天,是因为在回忆的纪念册里,春天的风景永远温暖宜人。

相关热词搜索: 朗诵 停顿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