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清晨》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14 15:03:58 浏览数:

  《清晨》 ——泥塑 南湖新区湖滨学校 骆志峰 教材版本:

 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教学年级:

 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教材选择“清晨”为主题,从美术知识的角度来讲,是试图通过学生利用陶泥这种易于塑造的材料来表现清晨人物的行为活动,提高学生立体造型与表现的能力。教材展示的反映清晨人物户外活动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以清晨特有的情景入画,如晨练、升旗、朝阳、晨曦……引导学生发现经常发生而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细节中蕴涵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洞察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造型能力方面以有一定基础。但是 对泥塑这门艺术了解甚少,只有小学时接触过橡皮泥之类的塑形材料,因而需要从易到难、从观察到动作模拟到动手表现等方面进行逐步的引导,尽可能的让学生都有一次较为成功的泥塑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雕塑的基本常识,并能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2.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3.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

 利用陶泥表现清晨人物的行为活动。

 教学难点:

 塑造出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陶泥、泥塑工具。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学方法:

 观察法、探究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① 导入:电脑显示部分学生课前创作的小泥人。

 ②名作欣赏:

 a 东汉《说唱俑》

 b《爷孙乐》

 c《高粱酒》

 教师小结:人物塑造——动态、神态 。艺术家的作品神形并茂,非常富有感染力。

  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谈体会。

 找出我们的作品与艺术家的作品之间的差距。

 赏 析

 作 品

 欣赏分析:王少军的《都市言情》 ①这件作品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②从人物的神态与动态上,你能看出对方是什么身份吗?(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艺术家通过塑造不同的坐姿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个人物的造型都中要求是动作幅度大、神态夸张的,只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就行。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启发和诱导他们观察作品中人物的形态、动作、神情,学会发现雕塑中特有的美感和生命力。

 板书 课题 《清晨》——泥塑 尝 试 制 作

  泥塑初体验:以《清晨》为题,塑造一个人物动态。

 ①教师示范:塑造人物动态

 ②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与课前作品进行比较。

 ③雕塑工具简介。

 学生略谈在无数个清晨中曾经有哪些打动你的场景。

 牛刀小试:

 1.塑造人物动态 。

 引导学生对清晨所见展开讨论,开启学生的想像力,去发现那些平常得我们可能都注意不到的活动。

  视频:示范神态及细节的塑造。

 泥塑达人秀:请进一步塑造出神态及细节部分,完成作品。

 教师小结:

 雕塑的塑造过程,也就是 “加法”和 “减法”的运用。雕就 “减”的过程,塑就是 “加”的过程。

 2.进一步塑造出神态及细节部分,完成作品。

 “泥塑”达人秀: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灵活的运用“加、减”法进行创作的。

  学生作品与课前制作的小泥人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树立信心。

  理解雕塑的塑造过程,就是 “加法”和 “减法”的运用。

 展 示 评 价

  ①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②评价:

 同学们在人物神态与动态塑造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你已经能通过作品向观赏它的人,传达你的创作思想。

  再次与课前作品进行比较找出距离。

 小 结

  同学们通过灵巧的双手,运用刻、挖、抹等多种技法塑造出了这么多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泥土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是你们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再现了无数个清晨中精彩的瞬间。

 教 学 拓 展

  1.场景组合:

 请根据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特点与同学的作品自由组合成场景并为作品取名。拍成照片,发到教师邮箱。

 2.欣赏:《城市农民》

 每次参展中,艺术家会根据不同的展示空间,调节人物之间的组合,即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人物组合时,也因该注意这一点。

  拓展与延伸:

 为课后的人物场景组合打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