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性别角色教育——双性化教育

发布时间:2021-09-16 16:16:12 浏览数:

 性别角色教育 —— 双性化教育

  【 辅导对象 】

 六年级学生 【主题辨析】

 (一)该年段学生在本主题领域的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突出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 10—20 岁,我国青少年女生一般从 10—12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小学六年级正是步入青春期的年龄。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发育也普遍趋于早熟,性意识萌发也明显提前。六年级的学生较多已进入青春发育的早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身体变化也引起了一子对“性”产系列的心理变化,许多孩生了好奇心,但又常常被“性”困扰而产生疑惑、紧张、焦虑等心理,有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性器官、性知识。例如,我校六年级男生曾流行用矿泉水瓶“爆菊花”,伙同别人去脱同学的裤子,画“春宫图”等,针对这些现状我校已经连续开展多年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内容侧重在青春期生理变化知识普及、正确与异性交往,旨在促进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性道德和性意识,比较忽视性别角色教育。

 然而,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发展,即“我是谁”,其中重要的一面就是性别认同,作为一个男生或女生,他们需要确认“我是一个典型的男声或者女生吗?以什么为标准?”随着生理差异越来越明显,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也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六年级孩子当前正面临性别认同,他们承受着性别角色的压力,他们在意自己的性别角色形象,在意自己是否符合特征行为,因此,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

 (二)辅导对象当前呈现的积极倾向,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当前的困扰及其具体表现 青春期生理剧变使得青少年性别意识急剧增强,这一时期成为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六年级孩子当前正面临性别认同,承受着性别角色的压力,急需性别确认,作为一个男生或女生,“我是一个典型的男声或者女生吗?以什么为标准?这种需要推动着孩子变化,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孩子们口中开始出现“男人婆”、“基友”、“拉拉”、“腐女”、“伪娘”、“娘娘腔”这些词汇及流言,虽然他们对这些称呼的涵义可能并不特别清楚,那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很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在单纯的孩子中流传?正因为他们处于性别认同的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六年级孩子要面临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他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性别角色形象,在意自己是否符合特征行为,因此,面对即将到来更加激烈的性别认同,六年级孩子迫切需要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

 另一方面,在快速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性别角色标准已经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汉子”、“男闺蜜”和“中性风”等拥有多元化性别特质的人不断涌现,并表现出不容小觑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性,社会存在着包面不一的看法,这些价值观都会对青少年的性别认同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青少年急需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异性的

 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指导自己如何与异性相处。

 (三)本主题单元分次辅导活动设计的基本构想

 鉴于六年级孩子急需性别角色教育,结合目前我校围绕青春期教育的主题多为青春期生理变化知识普及、正确与异性交往、亲子沟通等方面,而学生急需的性别角色教育比较缺失,因此确定此单元主题为性别角色教育。

 心理学家贝姆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双性化特征的男性和女性能够比传统化的个体更为灵活有效地行事,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的情境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双性化特质的人,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上有着更佳的能力。因此,双性化人格能够灵活有效地应对挑战,拓展青少年发展的可能性,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与我校“面向未来 共生同长”的教学理念相契合,故,我校性别角色教育以培养学生双性化人格为目标。

 双性化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探索两性差异,突破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发展多元性别角色,整合双性化自我四大部分,通过两次团体辅导课程实现,旨在促进学生性别认同,发展双性化人格特质,探索自身多元化发展。

 【 单元目标 】

 双性化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性别认同,发展双性化人格特质,探索自身多元发展。

  单元总目标及两次辅导分目标图

 知识目标:(1)认识两性的差异及优势。

 (2)了解性别刻板印象,而个体是具有多元化性别特质的。

 (3)了解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内涵与外延。

 能力目标:(1)掌握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在健康交往中获个人发展。

 (2)挖掘和整合自我双性化人格特质,应对生活困难,适应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建立主动广泛公开地与异性交往的态度。

 (2)尊重和接纳多样化性别特质的人。

 (3)愿意积极发展双性化人格特质。

  【 辅导重点及难点 】

 1. 探索两性差异,了解各自特质及优势。

 2. 掌握异性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健康交往。

 3. 突破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认识个体多元化。

 4. 整合双性化自我,发展双性化人格特质。

 【 辅导方法 】

 活动体验法 讨论法 讲授法

 第一次辅导活动主题 —— 他& & 她

 (略)

 第二次辅导活动 —— 双性特质,七彩青春(详)

 【 辅导目标 】

 认知目标:1.认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而个体是具有双性性别特质的。

 2.认识双性化人格特质具有优势,认识到自己的异性特质。

 能力目标:挖掘和整合自我双性化人格特质,应对生活困难,适应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尊重和接纳身边具有多样化性别特质的人; 2.积极主动发展双性化人格特质使自己更优秀。

 【 辅导重点 】

 1.突破社会角色刻板印象,个体是具有双性特质的。

 2.尊重和接纳身边具有多样化性别特质的人。

 3.探索自己的双性化人格特质进行整合,应对生活中的难题,适应社会发展。

 【 辅导难点 】

 1.突破社会角色刻板印象,个体是具有双性特质的。

 2.积极探索自己的双性特质,进行整合,应对生活中的难题,适应社会发展。

 【 辅导方法 】

 活动体验、讲授法、讨论法 【 辅导准备 】

 PPT

 能量钻石 特质卡 特质卡盒 男生女生贴纸 磁铁 黑箱

 【 辅导过程 】

 辅导环节 辅导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预计

 辅导准备

 意外应对

 老师工作

 学生工作

 暖

 身工一、 暖身活动:激流勇进

 (一)课堂约定 1. 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2. 课堂活动中,当老师拍手后希望大家尽快安静下来。

 3. 同学发言时,其他人保持安静。

 (二)教师宣布活动规则 1.分组坐定,6 人一组;

 ▲ 学 生根 据 规

  ★ 游 戏 中 的指 令 内 容 涉

 5min

 ◎黑板上贴一个男

 作

 2.假想自己在一艘船上,这个船在海上行驶。在海上,会遇到轻轻的海风,也可能遇到惊涛骇浪。当老师说“海风吹”时,同学们就问“吹什么”,老师说:“吹___的人”,具有这种特质的同学请站起来大声喊:“我是___的人。”然后坐下。当老师说“波涛涌”时,同学们大声喊:

 “激流勇进!”。

 (吹以后 会长胡须的人,吹 扎头发的人,吹 会穿裙子的人,吹 高大强壮的人,吹 勇敢坚强的人,吹 独立有担当的人,吹 善解人意的人,吹 温柔细腻的人,吹 温婉柔和的人,吹 喜欢足球的人,吹 爱武术的人,吹 爱芭比的人,吹 喜欢玩真人 S CS 的人,……)

 (老师边进行边观察学生站起来的情况贴特质,看是否符合刻板印象)

 则 喊 话和 起 立( 全 部符 合 社会 性 别刻 板 印象;部分符 合 刻板印象;全 部 不符 合 刻板印象)

 及 男 生 和 女生 在 身 体 生理 、 兴 趣 爱好、性格特质方 面 的 性 别差异,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真实存在。

  生、一个女生,把大风吹的特质根据同学们的反应贴上去。

  现象探索

 一、 初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一)教师提问 1. 刚才老师统计了一下,有__次指令的时候,站起来的只有男生或者只有女生,例如当我说吹“坚强勇敢的人”,站起来的全部是男生;吹“吹温柔细腻的人”站起来的全部是女生。为什么?

  ▲ 学 生思考,举手回答

 ★ 认 识 社 会性 别 刻 板 印象

 2min

 难道我们班没有一个女生是坚强勇敢的吗?没有一个温柔细腻的男生吗?认为有的请举手!从举手的同学中抽问:你认为为什么刚才没有站起来呢? 老师解释:同学们刚刚正是掉进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怪圈。

 2. 【教师讲授】:

 “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由于社会、文化影响,我们对男女生的外表形象、人格特质、角色行为等方面形成了过于简单化的、滞后于现代变化的一套固定的看法。笼统地把男生特质女生特质区分开来。

 PPT 呈现刻板印象定义和表格。

 二、 突破性别刻板印象

 【过渡】:同学们认同这种看法吗?不同意的请说理由来反驳。

 【过渡】:我们一起试着从身边找找反例,进入我们的反例大搜索。老师给男生和女生分别准备了一个任务,需要由细致耐心的男生和胆大勇于冒险的女生来完成,有这样的同学自告奋勇地来完成吗? (一)反例大搜索 女生任务:“黑屋冒险” 男生任务:“穿针引线”

 ▲ 同 意“有”的同 学 举手

  ▲ 学 生根 据 自己 的 经历 回 答(有,男生 也 有乖 巧 可爱 温 柔细致的;女 生 也有 坚 强果 断的。)

  ★ 突 破 性 别刻板印象,对于个体而言,身 边 很 多 具有 双 性 特 质的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5min

  3min

 ◎黑板上把男生特质和女生特质调换位置,直观地做调整,激发学 生 思考。

  没 有 一个人(反例)举手

 【教师引导】: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细致耐心的男生和勇敢大胆的女生。女生身上带有着男生特质,男生身上也带有着女生特质,一个人可能兼具着双性的特质。同学们的发现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也是一致的。早在 7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J.Bem) 就提出了双性化人格理论: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心理特质,兴趣、爱好和能力,这是一种综合型人格,是普遍存在的。

 (二)双性化人格 PPT 展示“双性化人格理论” 【教师讲授】:“双性化人格”的定义:一种综合型人格,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特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

  ★ 认 识 双 性化人格理论

 ★ 由 优 秀 特质 没 有 性 别偏 差 进 一 步引 出 双 性 化人 格 的 定 义域优势,从而男 生 女 生 应该 积 极 发 展男 性 特 质 和女性特质

 2min

  ◎黑板上把男生女生撤下,换上双性合一的贴纸。

 应对训练

 一、探索双性特质宝库

 (一)教师宣布寻宝规则 1. 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 2 叠卡片,特质卡和兴趣卡,每位同学选取 5 张特质卡和 2张兴趣卡;每位同学都有一颗特质能量钻石;最终把 7张卡片黏贴在钻石上。

 (二)解密卡片象征意义 恭喜每位同学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特质宝库,刚才老师还有一个小秘密没有告诉大家,在这些卡片当中呀,不同的颜色是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的:蓝色代表的是男生特质,粉色代表的是女生特质,黄粉色代表的是女生偏好的兴趣爱好,黄蓝色代表的是男生偏好的兴趣爱好。

 【过渡】:那么,在自己的双性特质宝库里,你发现了哪些宝藏呢?其中,有哪些是男生特质又有哪些是女生特质? 三、 分享感悟活动

 (一)学生体悟分享

 1.请花30s时间仔细感受自己的能量钻石。静静地和你的特质宝库待在一起,尝试去和自己的每一个特质对话。

 2.分享:30 秒很快就过去了,你和你的特质宝库待在一起说了什么呢?哪些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们最终的

 ▲ 学 生根 据 活动 规 则进 行 体验

 ▲ 学 生仔 细 欣赏,自愿举 手 分享 自 己的 特 质宝库。

  ★通过活动,学 生 发 掘 和整 合 自 己 的双性特质,把过程形象化、直观化,帮助丰 富 和 完 善个性,学会尊重 他 人 与 悦纳自我。

 10min

 ◎能量钻石、特质卡、兴趣卡

 能量钻石是多彩的,既有男生特质也有优秀的女生特质。所有的双性特质整合在一起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丰富的、完整的自己,而且呀,这个宝库越丰富,自我就完满,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适应生活。

 (二)

 双性特质的优势

 PPT 展示“双性化人格”的优势。

 【教师讲授】:心理学家贝姆对近千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也发现,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具有众多优势,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难题。(板书)这些特质好比我们的一笔财富。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可以调用这些宝藏来应对。

  三.调用我的特质能量

 1.当遇到生活中的哪些情景时,你可以调用自己的哪项特质去应对呢?请安静地写下来。

 例如,当参加篮球比赛时,女生可以很勇敢、果断地去应对;当需要照顾别人时,男生可以调动自己的体贴细心。

  ▲ 学 生汇报

 ★ 推 动 知 行合一,在认知到 自 己 的 双性特质后,学会 运 用 这 些特 质 解 决 生活 中 的 实 际问题,提高社会适应力。

 5min

  整合结束

 一、收获与分享

 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悟,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二、教师总结

 优秀的特质没有性别偏向,男生女生都应该积极发展男

 ▲ 学 生自 愿 分享

  3min

 生特质和女生特质,雕琢你的特质钻石,塑造丰富个性,让它折射出的七彩的光芒照亮你的人生。

 ...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 性别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