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而诚信是信用经济的基石,诚信市场秩序的建立必须摒弃信用缺失。诚信是生产力,诚信更是效益。只有以整个社会尤其是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为保证,才能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下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与国际规则接轨,在全球经济中稳步运作。然而,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个人信用机制滞后,企业信用制度未完全建立,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信用缺失主要是“假”、“欺”、“诈”、“赖”等方面的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企业三角债、银行呆死帐、信用卡诈骗、偷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都是具体表现。有资料显示,现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很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信用缺失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基础稳定,严重影响企业和投资者的经营,直接破坏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导致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稳定的信用关系没有完全建立。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很严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信用建设滞后,忽视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多数企业距真正规范的现代市场主体有一定差距,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信用的要求。市场机制也不健全,很多规则尚未确立,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常常出现一些和市场规律相违背的事情,影响企业间的正常交往和信用关系的建立,使得一些不良的市场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二是利益驱动,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诚信。这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许多企业把经济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只要能获得利润,采取什么手段全然不在乎,根本就没有诚信的观念,非法造假、合同欺诈、逃避债务、虚假报表、价格陷阱、黑幕交易等等无所不为,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有调查表明: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银行告企业欠账胜诉率在95%以上,执行率却只有15%;银行由于逃废债承受的直接损失每年约1800亿元。这些失信企业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往往不惜放弃诚信谋取短期的利益,像造假售假、虚假注册、抽逃资金等等,近年来工商部门查处的这类案件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信用缺失的执法力度不够,对失信监管、打击不力。就目前的情况看,信用监管的力度跟不上信用环境的发展,企业信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整体上看,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对企业的失信行为形成行之有效的规范、约束。同时,对企业信用的监管力量显得薄弱,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盲点,执法部门对失信行为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对失信行为处罚太弱,使得企业失信的成本很低,不能成为对失信企业的失信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制约和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失信行为付出的代价不高,即使有风险也在所不惜。
二、工商部门促进企业信用建设的对策
市场经营主体的信用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包含道德培育、法制建设、市场优胜劣汰等种种过程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大多数经营者摆脱急于取得经济效益的浮躁,远离少数人靠非诚信的手段致富的示范效应,适应独立、理性的市场主体的角色。必须强化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对于经营者的约束,使造假和违信无利可图甚至代价沉重。另一方面,让诚信在整个社会受到尊崇,使经营者认识到信用和信誉的价值,像经营其他资产一样致力于培植自己的信用并使其保值增值。工商部门作为市场准入的主要监管部门,促进信用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
一是运用登记手段,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以科学的方式对企业信用进行管理。目前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深入进行之中,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建立起企业信用档案,从经营主体进入市场开始就对其进行信用信息的记录跟踪,科学的测评,按照信用程度分为几个等次进行管理。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红黑榜”,在企业年检、合同鉴证、项目招投标方面充分显示企业诚信与否的差别,让“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管理体系”真正起到作用。
二是延伸监管内涵,着力培育发展诚信市场环境。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执法思路,增强监管执法的前瞻性、防范性和有效性;延伸监管职能的内涵,培育和发展诚信市场环境。重点着力于建设诚信示范街、示范企业、示范点,以点带面的推动整个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建设。例如南京已经形成规模的湖南路“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以及正在积极创建的大明路汽车“诚信服务品牌优质”一条街,在扩大区域诚信建设面上都是很成功的例子。在拓宽监管思路的同时,通过工商本身职能的完善把企业信用建设推向社区,提升诚信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目前,秦淮的工商分局正在积极探索“受理投诉进社区”与社区诚信建设融为一体,力求在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把诚信意识渗透到社区,提高市民对诚信的意识,努力创建信用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规范净化市场信用行为。现阶段必须围绕重点,加大力度,解决市场信用缺失的突出问题:通过实施市场商品监管关口“前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有效防堵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把好市场准入关,坚决打击企业注册登记中的违法行为,重点是加强对“两虚一抽”的查处;完善对合同的监管,加大对合同欺诈行为的执法力度,杜绝霸王合同、虚假合同;强化商标、广告监管,严厉打击商标、广告领域的失信行为,坚决查处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以达到净化市场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缺失 对策 现状 信用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浅析企业干部职工价值取向2021-08-27
-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方法2021-08-27
- 浅析钙业公司压力容器腐蚀减...2021-08-27
- 浅析会计信息安全问题2021-08-27
-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2021-08-27
-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方案2021-08-27
- 浅析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问题2021-08-27
- 浅析央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021-08-27
- 浅析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2021-08-27
- 浅析农村地区通信工程项目规...2021-08-27
- 从“记者手记”看媒体责任缺...2021-08-28
- 从广场舞开展瓶颈折射群众体...2021-10-16
- 如何应对高校在现行信贷政策...2022-01-08
- 防范信用缺失,构建和谐社会2022-02-18
- 反思我国农民国民待遇缺失的原因2022-03-06
- 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2022-04-04
- 公共事件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完善2022-04-04
- 我国中小企业计量缺失的对策建议2022-10-27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公安队伍管理现状问题调查分析2021-09-16
- 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2021-09-24
- 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2021-09-26
-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现状及建议2021-09-29
- 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2021-10-02
- 县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2021-10-06
- 乡镇政府的现状和定位2021-10-09
- 我国企业价值现状的一般分析2021-10-11
- 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2021-10-18
- 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循环利用的...2021-11-01
- 学习《对于进一步规范公共信...2021-08-27
-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信用风险管...2021-08-27
- 基层信用社主任工作总结2021-09-06
- 信用社工作总结2021-09-08
- 信用社信贷工作总结2021-09-08
- 信用社发展演讲稿2021-09-09
- 发挥信用联社作用助推县域经...2021-09-11
- 开展文明信用创评活动经验材料2021-09-11
- 信用社安全保卫工作总结2021-09-11
- 银行信用卡部经理述职报告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