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教学设计
《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济特区的创建; 2.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充分认识对外开放,从方法论看,是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聪明举措,从理论需要看,是促进中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的英明决策,从长远意义看,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
同对外开放有关的投资贸易,金融等专业知识,如何作深入浅出的介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有什么转折性历史意义? 新课教学:
示标: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生朗读)
自主学习(完成填空练习)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 1.建立:1980 年 8 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2 2.作用: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二、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1 1.背景: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
2 2.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 5 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3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 4.增设经济特区: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5 5.开放浦东新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6 6.开放内地
(1)1992 年,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推进。
(2)珲春、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九江、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相继对外开放。随后几年,一批内地市、县被列入对外开放地区。
7 7.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1.加入:2001 年 12 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 2.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
【问题 1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的原因有哪些?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原因:广东、福建两省位于东南沿海,较早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工商业较发达,我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也多集中在此地,所以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两省靠近沿海,交通便利,邻近港澳,市场广大,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两省还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胞回国投资等。
(2)目的:引进外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问题 2 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有利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营造一个较稳定、公平的国际环境;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外交, 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课堂练习:
1 1.在对外开放中,首先建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为(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广东、广西
D.江苏、浙江 2 2.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了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右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 3 3.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上海浦东新区
C.珠江三角洲 D.广东沿海开放区 4 4.2017 年是改革开放 39 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5 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A.1999 年 12 月
B.2000 年 12 月
C.2001 年 12 月
D.2002 年 12 月 6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07 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 6.7 m2 增加到 27.1 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 1981 年的 7 438 km2 扩展到 2005 年的 32 520.7 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 1980 年的 19.6%快速跃到 2005 年的 40.5%。
材料三 1978 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2006 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 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72 534 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1.53 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 20 世纪 70 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材料一:城市面貌由落后到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发生巨大变革(自行车、人力车被各种汽车取代;马路上的人流变为车流)。材料二:居民居住面积增加;城市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业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课堂小结: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 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2篇,不断推进新时期机关党政...2021-08-27
- 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2021-08-27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讨...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对于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研讨...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讨材料2021-09-05
-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docx2021-08-27
- 鸟语教学设计2021-08-27
- 《游戏泥土》教学设计2021-09-03
- 杨小华教学设计2021-09-06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黄静)2021-09-06
- 李兰娟教学设计(教案)2021-09-06
- 《女字旁,女字底》教学设计2021-09-06
- 《插入图片和艺术字》教学设计2021-09-06
- 教学设计-张光嫣2021-09-06
- 教学设计(教案)冯玉贞2021-09-08
- 改革开放时期历史专题研讨发...2021-08-27
- 改革开放时期历史研讨发言材料2021-09-05
- 改革开放时期专题研讨发言材料2021-09-05
- 改革开放史研讨发言材料篇三2021-09-06
- 改革开放史研讨发言材料(三篇)2021-09-06
- 学习改革开放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2021-09-06
- 县委书记学习改革开放史专题...2021-09-06
- 改革开放史研讨会上发言材料三篇2021-09-06
- 改革开放史研讨发言材料四篇2021-09-06
- 改革开放史研讨发言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