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2021-09-28 14:05:07 浏览数: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①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显示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

 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能够反作用于实践 意义: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意义:

 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

 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发展.我们党的一切决策都要以代表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作到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决策形成之后,还必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只有遵循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去从事各项工作,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最大限度的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和意义 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依存 ②:二者相互包含 意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5、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及其关系的认识 结合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具有价值的。

 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们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 为本”的原则。

 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

 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关照,科学精神只能是盲目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意义 关系:辩证统一关系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反映。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应。

 意义:①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的理论基础,对于社会历史有重要意义。

 ②:这一原理为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7、生存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③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

  意义: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9、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按比例的分配,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0、试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

 的购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三种循环为: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的循环。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自行拓展一下)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主义 概论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