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苏联时代刚刚开始落幕
俄国文学 俄国文学的苏联时代刚刚开始落幕
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14 年 02 月 26 日
04 版)
读书报记者康慨报道
当前俄国文学最大的敌人已不再是专制,而是商业主义。
美国笔会网站日前转载了“格拉斯俄国新作”丛书主编娜塔莎·佩罗娃 2012 年为瑞典笔会撰写的文章,介绍俄国文学现况。佩罗娃说,她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在“伟大俄国文学”的熏陶下成长,如今文学和严肃艺术的状况却在日益西化,作家不再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自己也试图娱乐大众而非教化人民,同时,像其他地方一样,大部分俄国人更喜欢俗艳的节目、刺激的游戏和消遣性的小说。互联网让人难以自拔。严肃的思想不得不裹上诱人的包装。出版商劝诱作家们迎合大众喜好,作家的自尊感和自重感因此遭到了破坏。
由于主编格拉斯俄国新作,佩女士得以接触了一些 30 岁以下的俄国青年作家。她发现,他们并不渴求成为斯大林所说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没有像 19 世纪的知识分子那样,感到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青年一代无动于衷而且颇为实际。他们的成长阶段正逢 1990年代的政治动荡与经济混乱,因而将乱世当成了常态。尽管他们注重细节,也有文学能力,可以生动地描绘出真实的俄国画卷,但是,“让我感到震惊和沮丧的是,”佩女士说,“他们总是那样冷静和超然,从不指望这个世界能够完美。”
过去,国家压制作家,审查和异见把他们拉向两个方向,要么向左,要么向右,不拥苏便是反苏,没有中间道路好走。如果你奉行“为艺术而艺术”,那你必然就是反苏的。1990年代初,审查松脱,大量禁书涌入书店,此时的新作虽然是“后苏联”、而后又是“后后苏联”的,但它们仍然摆脱不了苏联的过去。只有今天这些二三十岁的新人拿起笔,苏联时代才从文学上走向结束。对他们而言,苏联纯粹是一个历史题目,一如彼得大帝或恐怖的伊凡。
佩罗娃写道:“当局终于认识到知识分子实际上多么无害,于是放手任其所为。现在他们想说什么,想怎样发泄都成,当局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异议,因为他们的印数很小,而他们的印数通常很小。作家们曾经渴望自由,但最终得到自由以后,却发现没人关心他们那些勇敢的想法。国家仍然在找作家的麻烦,但聪明的作家只把这种麻烦作为宣传的良机。”
她说,在俄国的市场经济时代,低俗小说已经战胜了文学小说,将其推向边缘地带。如果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今天拿着书稿去见商业出版商,多半得不到出版机会,因为他们写得太长,太稠,太嗦,太缓慢,也太严肃了。很多纯文学作家迈入了中端市场,搁在1990 年代初,他们这样做,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因此会使用假名,可如今,拥抱流行文化已经成了精英知识分子们的时尚。
“国家对文化的支持在 1980 年代末走向结束,一同停止的还有意识形态审查。”佩罗娃在文中写道,“作家们因此得到了言论自由,但民众的兴趣已经无可挽回地转向了大众文化。严肃文学失去了显赫的地位。与此同时,1990 年代产生出了丰富而多种多样的文化。从很多方面来看,这一后审查时代与 1920 年代颇为相仿——国家又一次置身于暴烈变革的剧痛之中,将从前的偶像推翻,对既有的价值标准提出质疑,并开始尝试新的观念。”表现在文学上,便是各种流派和怪异运动的产生。后现代主义与所有形式的现实主义并存:魔幻现实主义、龌龊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均有一席之地。作家们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和书店,甚至书友会,以求直接诉诸于读者,在公众对新作品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勉强谋生。文学小说印数微小,读者忙于“补课”——狼吞虎咽地阅读从前的禁书,似乎一片盛景,却集体失去了方向。
“这个时期结束了,一度濒临灭绝的言论自由现在转移到了互联网,在那里,新作一片兴旺,而且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有着安全感。”娜塔莎·佩罗娃最后说道。
相关热词搜索: 俄国 苏联 落幕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弗里德约夫·南森与1917年革...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