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美洲概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9-28 16:34:46 浏览数:

 《美洲概述》教学设计 张亚平 (广汉中学实验学校,四川 广汉

 618300) 课标 解读:

 :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美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美洲部分的学习,是根据课标的要求,从世界范围内选学的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

 本节是粤教版义务教育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美洲》中的第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七章亚洲、第八章欧洲的基本地理概况(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以后,紧接着美洲的学习,探讨南北美洲的基本地理概况、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现状等。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区域称谓各异的大陆,二是山系相连的大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美洲的名称由来、以及“新大陆”的含义,还有美洲各个部分的组成,接着又通过对比,介绍了美洲的地理位置。第二部分,首先通过“美洲地形图”,探讨了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着重强调了南北美洲地形的异同点,接着引导学生会初步分析地形对气候以及河流的影响作用。

 学情分析 :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前边亚洲和欧洲这两个区域的学习阶段就已经接触了许多区域地理认知的基本知识,再加平时就对美洲的相关知识有掌握,应该对认识美洲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基础。但本节课内容繁多,要注重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看,此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思考推理能力初步增强,但仍缺乏逻辑性,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来促进其理解。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化繁为简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最后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的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组成、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南、北美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探究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了解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概括美洲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比学习南、北美洲的区域差异,深刻体会地理环境的区域性特征。

 教学重点:

 美洲的划分方法、南北美洲地形的异同。

 教学难点: :

 美洲地形对其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资源: :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谷歌地球软件,与美洲相关的文字、图像、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

 课时 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 导入新课

 ( 1min )

 引导学生对前面已经学习的第七、八章亚洲、欧洲的相关知识做一梳理、巩固。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已学的大洲、地区、国家的相关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进行回忆。让学生学习掌握区域学习的基本方法,逐步导入本课的学习——美洲概述。

 【板书】美洲概述 回忆思考回答已学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引入正题。

 一、 区域

 称谓各异

 的大陆

 (1 10 0 min )

 首先抛给学生第一个探究问题——美洲的全称是什么?它为何又被称为“新大陆”? 留给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的时间。

 【板书】

 一、区域称谓各异的大陆

 1.美洲(新大陆)的全称 通过学生答案,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和同学探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答案的补充完善。

 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下一个问题——美洲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留给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的时间。

 【板书】

  2.美洲的组成 3.美洲的地理位置 美洲的地理位置,这一部分,结合幻灯片和谷歌地球软件进行讲解,最后梳理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让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

 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图 文 知识,找出问 题 答案。

 认 真 听讲,仔细思 考 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二、 山系相连的大陆

 ( 15 min )

 【承转过渡】

 我们了解了美洲的基本概述,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的重点内容——美洲的地形。

 结合课本“美洲地形图”,要求学生完成课本活动题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南北美洲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异同。

 【板书】

 二、山系相连的大陆

  1.南北美洲地形特征及异同

 学生根据阅读课本地图讨论回答。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启发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解决问题。

 美洲地形对气候分布有什么影响?这一探究问题,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总结描述。

 【板书】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根据课本活动题,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分析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认真观看视频,注意归纳笔记。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

 总结(3 3 min )

 【教师总结】

 和同学们一起,结合板书,回忆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积 极 思考,认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 容。

 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逻辑框架的能力。

 板书设计:

 美洲概述 一、区域称谓各异的大陆 1.美洲(新大陆)的全称 2.美洲的组成 3.美洲的地理位置 二、山系相连的大陆 1.南北美洲地形特征及异同 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作业布置 :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最后一部分,美洲资源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与本节相对应的配套练习题、地理填充图册及课后思考题。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对相应的练习册及课后思考题的完成状况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作为教师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到的美洲地形对其气候和河流的影响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的讲授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知,使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避免了学习概念的枯燥乏味,这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思考探究。

 参考资料: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 七年级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地理》(杨青山、韩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美洲 教学设计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