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2006-200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2006—200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村位于套苏公路8公里处,与×村和×村接壤。地域面积6.5平方公里,全村共四个村民组,255户,910口人。全村有耕地1000亩,山峦面积4000余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板栗、艳红桃为主。2005年人均收入5030元,村集体收入6万元。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2006—2008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发展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确立今后三年发展思路为“三个牵动”,即:以特色农业资源牵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牵动村民收入增长的快速化;以旅游业牵动我村特色农业资源产业化。
二、奋斗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08年末,全村建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生产发展:主导产业干鲜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年销售收入实现300万元,种植干鲜果农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100%,户均12亩。全村工业总收入2000万元,人均实现收入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2、生活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000元以上,到2008年达到8000元,外出务工人数150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一万元。基本消灭特困人口。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
3、村风文明:计划生育率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参加合作医疗农户100%。村有活动中心、书报阅览室、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创建和谐家庭,培训新型农民。全村无偷盗行为、无犯罪案件,村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100%。
4、村容整洁:全村主干道全部铺上油面,架设太阳能路灯。村路绿化率达到100%。建成垃圾处理中转站,保持全村清洁卫生。初步建成村民集中居住、住宅样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定居点。
5、管理民主: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实行村务公开制、财务公开制、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100%,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干鲜果种植产业,到2008年面积增加到3000亩。引导农户发展“五味子”生产,使玉米等低效农作物逐步退出耕地,到2008年“五味子”生产面积达到200亩。
2、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柏油路8公里,实现组组通油路目标;新修自来水井3眼,自来水入户率100%;治理河道7.6公里;修建桥梁6座;建设蔬菜气调库1000平方米,调节干鲜果及蔬菜供应峰谷;老厂房翻建2000平方米,新建厂房400平方米;修渔池100亩,增加村集体收入;完成爱河提水工程及蓄水池、管网建设,做到水系畅通;完成15亩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3、亮化、美化人居环境。架设太阳能路灯,完善亮化工程;搞好村路及庭院的绿化美化;主干道旁设垃圾箱26个,购买垃圾清运车一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完成居民定居点的选址,初步建成住宅样式统一、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村落。
4、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一个党员(村民)活动中心,建设一个书报阅览室,建设一个文化活动广场、建设一个标准的卫生医疗室,增添一批体育健身器材。
通过三年努力,全村100%的农户都有一个5000元以上的增收骨干项目,都能用上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全村实现“八个联”:交通道路联成网、公共汽车联村组、水利灌溉联到山、绿化美化联庭院、技术培训联市场、骨干产业联成片、文化医疗联农户、文化阵地联民心。
三、实施措施
(一)坚持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在新村建设中的积极性。村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是建设活动的力量源泉。村两委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自主权,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群众愿不愿意、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规划、建设的过程置于村民的监督中,让村民参与规划,参与建设,让他们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当成家业来办、产业来兴、事业来管,把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加强领导,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整体氛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引导和服务,明确建设目标、措施和远景规划,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循序、持续推进,按制定的规划一抓到底。用舆论发动、用典型带动、用服务触动、用政策激动全体村民自发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全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把握重点,循序渐进。一是产业建设。增加村民收入是关键,只有村民口袋充实,才有投资建设的能力。干鲜果产业是我村农民增收的核心基础,进一步加大各种果树的发展力度和速度,做大做强干鲜果产业。大力培训村民务工技能,加大转移输出力度,把务工经济建成村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路通、水畅的问题,实现道路联成网、户户饮用卫生洁净的自来水,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三是努力做好公共、公益事业。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逐步缩小城市、农村在公共设施方面的差距。四是办好户办工程,将规划内容进行分解,逐户规划建设内容,做到户户有项目,年年有事干。
(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村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培育新型农民。依托各种载体,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新风貌。深入开展具有浓郁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家庭、邻里和谐。
附表一:×村新农村建设基础建设规划
附表二:×村新农村建设富民增收规划
附表三:×村新农村建设项目预算资金分解表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村新农村建设基础建设规划 项目 柏油路 自来水井 河道治理 建桥 蔬菜气调库 厂房翻新 修渔池 爱河提水工程 新建厂房 路灯 绿化美化 垃圾箱 活动中心 书报阅览室 文化活动广场 卫生医疗室 (公里) (眼) (公里) (座) (平方米) (平方米) (亩) (座) (平方米) (盏) (公里) (个)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2006年 3 3 3.5 3 50 400 400 100 600 50 2007年 5 3.1 2 1000 1000 50 60 3 50 2008年 1 1 1000 1 40 5 50 合计 8 3 7.6 6 1000 2000 100 1 400 100 8 100 400 100 600 50 ×村新农村建设富民增收规划 单位:亩,人,头,只,万元 主导产业 务工收入 旅游业 畜牧业 种植业 其他收入 总收入 人均纯收入 年度 面积 收入 外出务工 收入 接待 收入 猪牛羊 小家禽 收入 粮食 经济作物 收入 2006 2500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