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人大意识
发布时间:2021-10-29 12:10:03
浏览数:次
最近,省委、市委相继召开人大工作会议,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人大工作。这是一次重要的工作会议,必将推动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普遍存在人大意识不足问题,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在干部思想方面,有“人大是二线”等不正确认识;在工作实践方面,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对人大制度知之不多,在讲话、行文中涉及人大的一些常识时有错误,工作中忽视人大作用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一府两院”一些工作人员对法律规定的接受人大监督不以为然;在社会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不清楚人大的职责,或者认为“权力机关没有权力”,等等。如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大意识问题,就会从各个方面对人大工作认识不到位,甚至是认识模糊,从而影响或阻碍人大制度的发挥,影响人大工作的开展,影响民主法治建设。下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谈谈增强人大意识的问题,敬请同道斧正。
一、从科学执政的视角,进一步提高加强党对人大工作正确领导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同时又提出“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意志”。笔者认为,这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人大关系的基本方针。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和支持人大工作、发挥人大职能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党领导人民建立权力机关是为了让人民通过自己的权力机关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其次,从宪法尊严上看,党只有通过人大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执政,发挥执政作用。同时,党要遵守宪法法律,接受法律监督,领导作用必须体现在宪法规定的权限之内,防止在决策过程中随意行使领导意志,在程序上违反法律常识。尊重人大的集体决策,支持和保证人大能够独立负责地履职,督促“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协调解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当中遇到地困难和问题。
二、从依法行政的要求上,强化服务人民、接受监督的意识。人大与“一府两院”分工、职责不同,但目标一致,都在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宪法规定他们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强化行政服务意识,一方面要求政府及“两院”要真正树立服务观念,依法行政;另一方面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强化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实行对权力的制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在政府与两院方面,尤其要防止“怕麻烦”、“受制约”等形式思维影响,改变人们对人大履职是形式,是“橡皮图章”的不以为然心态。把接受监督,向人大负责当作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从思想上确立依法行政的理念。
三、从民主执政的理念上,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当家”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人大自身的一些同志存在妄自菲薄的心态,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监督权力行使不到位,往往归咎于环境条件,而不是反省自身是否真正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我们强调强化民主执政的理念,就是要求人大系统本身要肩承一份神圣的责任,无论是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还是人大代表,乃至人大机关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活动过程中,应该想到这决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如果规避自己的职责,则与失职、渎职没有本质区别。人民赋予的权力,既不应滥用,也不应弃之不用,这当成为各级人大应有的“权力观”。
因此,完善人大制度,强化人大意识,必须要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是要开展扎实深入的宣传。要善于抓住人们思想上的盲点和误区开展宣传,把宣传的主体从人大系统拓展开来,形成全党、全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可以说,党委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一府两院”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宣传,比任何宣传模式更具优势。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既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敢于监督,又要采取各种有力的监督手段,善于监督。对于监督对象的严重违法行为,不管涉及什么人,都要坚决查处;对涉及国家人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更要理直气壮作出决定,切切实实地行使监督职权,才会让公民真实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的机关,才能树立起人大意识。三是要强化法律责任。有些公民之所以对人大是有“橡皮图章”的误解,主要是涉及人大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如人大对一些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理,对不执行人大决议决定的机关和个人如何处理,对不接受人大监督的行为如何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行政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追究制度及措施,这样才能树立起人大的权威,公民才能真正把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四是要不断推进人大制度创新,健全人大体制。宪法、法律虽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但是,还缺少一系列的具体制度来保障人大职权的行使,人民行使权力的具体程序、具体形式、具体方法还不尽完善。只有这些制度尽快得到完善,公民才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作为国家主人地位的存在,才能从切身体验中感知自己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从而产生出较强的人大意识来。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增强 意识 人大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普遍存在人大意识不足问题,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在干部思想方面,有“人大是二线”等不正确认识;在工作实践方面,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对人大制度知之不多,在讲话、行文中涉及人大的一些常识时有错误,工作中忽视人大作用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一府两院”一些工作人员对法律规定的接受人大监督不以为然;在社会层面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不清楚人大的职责,或者认为“权力机关没有权力”,等等。如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大意识问题,就会从各个方面对人大工作认识不到位,甚至是认识模糊,从而影响或阻碍人大制度的发挥,影响人大工作的开展,影响民主法治建设。下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谈谈增强人大意识的问题,敬请同道斧正。
一、从科学执政的视角,进一步提高加强党对人大工作正确领导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同时又提出“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意志”。笔者认为,这是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人大关系的基本方针。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和支持人大工作、发挥人大职能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党领导人民建立权力机关是为了让人民通过自己的权力机关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其次,从宪法尊严上看,党只有通过人大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执政,发挥执政作用。同时,党要遵守宪法法律,接受法律监督,领导作用必须体现在宪法规定的权限之内,防止在决策过程中随意行使领导意志,在程序上违反法律常识。尊重人大的集体决策,支持和保证人大能够独立负责地履职,督促“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协调解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当中遇到地困难和问题。
二、从依法行政的要求上,强化服务人民、接受监督的意识。人大与“一府两院”分工、职责不同,但目标一致,都在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宪法规定他们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强化行政服务意识,一方面要求政府及“两院”要真正树立服务观念,依法行政;另一方面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强化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实行对权力的制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在政府与两院方面,尤其要防止“怕麻烦”、“受制约”等形式思维影响,改变人们对人大履职是形式,是“橡皮图章”的不以为然心态。把接受监督,向人大负责当作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从思想上确立依法行政的理念。
三、从民主执政的理念上,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当家”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人大自身的一些同志存在妄自菲薄的心态,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监督权力行使不到位,往往归咎于环境条件,而不是反省自身是否真正做到善于监督、敢于监督。我们强调强化民主执政的理念,就是要求人大系统本身要肩承一份神圣的责任,无论是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还是人大代表,乃至人大机关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活动过程中,应该想到这决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如果规避自己的职责,则与失职、渎职没有本质区别。人民赋予的权力,既不应滥用,也不应弃之不用,这当成为各级人大应有的“权力观”。
因此,完善人大制度,强化人大意识,必须要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是要开展扎实深入的宣传。要善于抓住人们思想上的盲点和误区开展宣传,把宣传的主体从人大系统拓展开来,形成全党、全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可以说,党委重视和支持人大工作,“一府两院”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宣传,比任何宣传模式更具优势。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既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敢于监督,又要采取各种有力的监督手段,善于监督。对于监督对象的严重违法行为,不管涉及什么人,都要坚决查处;对涉及国家人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更要理直气壮作出决定,切切实实地行使监督职权,才会让公民真实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的机关,才能树立起人大意识。三是要强化法律责任。有些公民之所以对人大是有“橡皮图章”的误解,主要是涉及人大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如人大对一些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理,对不执行人大决议决定的机关和个人如何处理,对不接受人大监督的行为如何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行政责任,建立较为完善的追究制度及措施,这样才能树立起人大的权威,公民才能真正把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意识才能得到增强。四是要不断推进人大制度创新,健全人大体制。宪法、法律虽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但是,还缺少一系列的具体制度来保障人大职权的行使,人民行使权力的具体程序、具体形式、具体方法还不尽完善。只有这些制度尽快得到完善,公民才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作为国家主人地位的存在,才能从切身体验中感知自己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从而产生出较强的人大意识来。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增强 意识 人大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评价体系构建2021-08-27
- 浅谈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维修2021-08-27
- 浅谈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2021-08-27
- 浅谈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2021-08-27
- 浅谈WiFi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2021-08-27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2021-08-27
- 浅谈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2021-08-27
- 浅谈历史教学学生责任意识培养2021-08-27
-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2021-08-27
-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2021-08-27
- 关于增强化党员意识的思考2021-10-02
- 地方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力增...2021-10-18
- 如何增强你的组织?2022-01-31
- 增强服务规范烟草专卖管理2022-02-16
- 2024年增强政治自觉勇于自我...2023-12-26
- 某学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2021-08-27
- 2020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2021-08-27
- 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021-08-27
-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计划2021-08-27
- 2020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021-08-27
- 乡镇2020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2021-08-27
- 意识形态工作总结2021-08-27
- 【】层层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2021-08-27
- 供销社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2021-08-27
- 机关单位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2021-08-27
-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021-08-27
- 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活动情况2021-08-27
-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021-08-27
- 全县党务工作会议讲话&人大常...2021-08-28
- 县委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汇报&人...2021-08-28
- 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材料2021-09-13
- 在镇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09-20
-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2021-09-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