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
谈农信社案件的危害性
近期农信社案件起数之多,金额之大,影响之广,损失之巨,仍令人触目惊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频频发生经济案件的危害性。
一是危害经营资产,造成直接损失。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信用社,或收存不入帐,帐外贷放牟利,或收贷收息不入帐,直接据为己有,或违法违规发放贷款,自批自贷贷款、跨地区贷款、超权限贷款、冒名贷款、内外勾结放款,这些资金的用途大多是不正当的,现在要追回相当困难。同时,为了破案、挽损,还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费用。
二是危害信誉形象,造成信誉损失。信用社案件频发,使地方党政和广大客户认为信用社管理一片混乱,存款该入帐的入了私人荷包,贷款正当用途贷不到,导致存款的不敢将款存入信用社,欠贷的不敢将款还给信用社工作人员,在此情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发展从何谈起呢?
三是危害改革进程,造成机遇损失。"国务院[2004]15号文件"明确要求信用社"要切实强化约束机制,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四自"原则,建立健全信用社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贷款审批、财务收支、风险控制等内控制度,降低不良贷款,压缩人员,减少成本,努力扭亏增盈,防范和控制新的经营风险"。不把案件降下来,不把经营机制健全完善,我们就无法兑付专项票据,结果将无法想象。
四是危害日常管理,造成时间损失。一旦发生经济案件 ,联社、信用社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发案社,除柜台工作外,其他工作几乎都停顿,核帐、取证、追赃、挽损等工作弄提我们几乎竭尽全力,而影响正常的经营管理,按下葫芦瓢,这里起火,那里冒烟,弄得疲于奔命。我们的管理怎样加强呢?我们业务经营怎能开拓发展呢?我们的改革如何进行呢?
五是危害员工队伍,造成思想损失。员工队伍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的强弱是信用社生存、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出了这么多案子,冒出这么多老鼠,对依法合规经营,勤恳务实办事的难免不产生影响,如果不加以遏制,形成攀比心理,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我们要看到经济案件对我们的资金、信誉、日常经营、改革发展和员工队伍的危害,下决心对其进行根治。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酒后驾车危害性思考探讨2022-01-17
- 假冒伪劣卷烟的危害性及其鉴...2022-03-04
- 关于涉村、镇执行案件的思考2021-09-24
- 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之探讨2021-09-24
- 提高自侦案件工作质量效果的...2021-09-30
- 审核案件之汇报案件的基本方法2021-12-20
- 对商业贿赂案件的几点思考2021-12-22
- 全程监控与案件监督系统问题探讨2022-01-15
- 提高案件经营能力需把握三个关键2022-02-18
- 当前金融案件出现的新特点及...2022-02-19
- 从业务管理角度谈银行案件防...2022-03-21
- 案件专项治理总结学习2022-04-15
- 当前农信社改革面临的六大矛...2021-11-04
- 农信社创建和谐单位的思考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