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可持续发展因素调研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民营企业约26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50%,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75%,所创造的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70%左右,所提供的出口超过全国出口总额的6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城乡就业的主渠道。确保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实现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市场目标导向偏差。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欧美市场消费低迷,各国贸易壁垒高企,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订单数量锐减,出口受阻,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剧烈冲击,一些著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也轰然倒闭。由于长期以来偏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而忽视了人口基础较大、潜在客户群体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并且未能有效开拓内需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导致其业务高度依存于出口,一旦外需市场萎缩则难以为继。
2.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整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业务流程重组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间仍存在较大距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核心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并且其创新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作为民营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资金并不充裕,难以独立完成。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虽有显著改进,但尚未形成国民的法治意识和自觉行为,创新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极大地挫伤了民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是创新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民营企业的客观需求严重脱节。
3.风险控制意识欠缺。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迅速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风险剧增,而众多的民营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并未有效构建起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应急机制,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显得极其被动。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来说,由于民营企业一度超常规发展,其市场规模扩张掩盖了成本失控、产品单一、对国内外大型客户的依存度较高等诸多风险问题。当市场消费能力变弱,不能迅速降低成本和价格,尤其是在大客户减少或撤销订单时,又不能有效切换市场,维持生存。从企业外部风险控制来说,民营企业大多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系统搜集、科学分析与预测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制定科学合理而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适时调整对策。
4.政策环境障碍尚存。现阶段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是由内、外部两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市场目标导向偏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和风险控制意识欠缺,事关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而外部政策环境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原计划与《若干意见》配套的37个文件,已出台了35个。各地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作了大量工作,31个省区市累计出台有关法规性文件210多件。但是,《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政策在实际贯彻中遇到不少阻力,行业进入壁垒多、税费高、融资难等严重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尚未完全改观。金融危机条件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呼唤着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有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强化企业能力建设。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一大批竞争能力弱、成长性差的民营企业歇业、停产、倒闭乃至淘汰出局,而为数不少的竞争能力强并具有较好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却能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按照M·波特的观点,企业能力建设包括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及服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管理等。但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由于中国民营企业独特的发展历程及其“路径依赖”,在强化企业能力建设中,作为一种“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企业经营者和高管团队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往往占居首位。对此,广大民营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并具有自觉意识,舍此别无他途。
第二,协调产业政策。经济转型时期务必协调产业政策。首先,在“保增长”的初始阶段,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营企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的地位和作用,竭尽所能扶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其次,在经济增长企稳阶段,要适时引导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转型,“腾笼换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把握速度和力度,给民营企业发展转型以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在进入“调结构”阶段,需要对民营企业发展转型进行分类指导,切忌将它们一律等同于“落后生产力”。2008年,江苏省约有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80%的新品开发,都是由民营企业来实现的。
第三,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相关政策,增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并通过税收、关税、行政规费的减收与减免,同时利用政府采购和政策导向性消费,来维持企业生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确保企业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要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如联保、知识产权抵押和股权质押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降低进入和退出成本,通过对核心产业和核心企业的培育,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聚类发展和企业间的协作整合。要优化整体商业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民企 可持续发展 调研报告 因素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开展好民企帮村活动为新农村...2021-11-06
- 欠发达县市民企融资实症与对策2021-12-07
- 审计局对民企财务管理状况调...2022-01-14
- 民企打造学习型组织思考建议2022-01-19
- 中国民企投资小水电近况(赵...2022-02-26
- 民企公司创先争优汇报发言稿...2022-04-07
- 关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2021-09-25
-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持企业可...2021-09-29
- 邮政可持续发展论文2021-10-02
- 邮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分析2021-10-02
- 不断增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2021-10-08
- 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措施2021-10-11
- 浅述行政环境可持续发展2021-10-17
- 制度是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2021-10-22
- 实现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2021-11-09
- 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研究...2021-11-09
- 2篇,调研报告:对于城市夜经...2021-08-27
- 2篇,“夜经济”调研报告()2021-08-27
- 对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2021-08-27
- 河长制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08-27
- 商务局对于政治生态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21-09-15
- ×县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报告2021-09-15
-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2021-09-20
- 影响线损因素及降损方法研究.doc2021-09-14
- 企业物资管理中的经济价值因...2022-02-10
- 实施ERP的影响因素分析2022-03-07
- 浅议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2022-03-13
- 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观因素和客...2022-03-21
-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因素及管理...2022-03-31
-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概念、内...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