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项目能生财,资金滚滚来

发布时间:2022-02-13 15:11:54 浏览数:
    5月下旬,湖北省竹溪县投资规模7756万元的日处理3万吨污水处理厂开工,投资2.32亿元的年产百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均化库已完成70%以上,秋后可点火试车……这是竹溪财政巧用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吸纳社会资金,加速山区经济建设的又一成果。
工业化理念 兴“三农”项目
    竹溪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他们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实施农业项目。去年以来已上报以“三农”为主的项目142个,规划总投资4.6亿元,实际争取到位资金2.1亿元。其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农村能源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65个,投资3296万元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库区竹溪小流域治理项目已经启动实施,节水增效示范县工程、沼气建设等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项目全面实施。
    县财政部门以支农为己任,抓住扶贫开发机遇,立足本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参与策划包装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龙珠”项目,打包上报。去年县财政协调相关部门上报有机绿茶、魔芋食品、中药材、山野菜等财政支农资金项目24个,已争取到位财政扶贫和其他支农资金4929万元,比上年增长34.6%,有力地支持了现代农业绿色产业。财政扶持农业的激励机制,吸引县内外社会资金1500多万元投入“小农水”、有机茶、中药材等现代农业,全县茶叶、魔芋、中药材、山野菜、高山烤烟等高效农业特色板块产业基地面积发展到40多万亩,特色经济总收入达到1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增收450元。
    公共财政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政府以奖代补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竹溪县去年完成农村沼气综合利用1900户,累计近6万户,还整险加固水库2座、维修山塘80口、新修和维修河堤41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406公里,累计达1115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个,新增耕地4880亩。完成扶贫搬迁490户,审批发放到户小额贴息贷款1313万元,财政贴息资金79.4万元。财政投入培训资金142万元,完成农民培训15710人,转移就业14730人。全县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由上年9.5万人减少到8.9万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元。
走出去引资 请进来落户
    竹溪财政在充分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贴息、政府担保贷款等财政手段,支持项目建设的同时,派出主力军,参加县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小分队,南下北上西部行,去年该县引进内资6亿多元,引用外资102万美元。还实施亲情招商“回归工程”,推介项目40多个,在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商贸物流等方面协议投资2.5亿元。
    为把落户企业和投资项目“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县财政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农发行、开发银行贷款3600万元,向社会融资1500万元,争取到国债资金和预算内基建专款4905万元,分别用于“小农水”、万亩节灌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业园区基本建设、环保污水处理、乡村交通、农村安全饮水、城市土地储备和开发等方面。
    县财政积极整合上级拨入的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农村交通道路补助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秦岭开发贷款、老区建设资金、其他支农资金共计5018万元,通过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社会及银行投入2500多万元,促进全县有机茶、魔芋、蔬菜、中药材等生态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以村庄道路、沼气能源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扶“金蛋”企业 创规模效益
    竹溪是资源富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迟缓。近年来,县财政立足资源优势,以项目为支撑,强力支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新上重点工业项目3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小水电是竹溪富民强县的“金蛋”企业群,近年来,该县将水电开发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县财政投入先期建设资金2500多万元,用于水电路“三通一平”和生态补偿,吸引业主累计投资24亿元办水电,先后实施了鄂坪、周家垸、冯家湾等一批重点电站项目,使全县7大流域初步得到梯级开发。到去年底,全县水电总装机规模达到23万千瓦,发电量突破5亿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1.57亿元、财政税收3000万元。今年可以新增装机10万千瓦,总装机可达33万千瓦。
    去年以来,竹溪县实施国家科技部、省、市共批复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科技项目8个,财政争取项目资金1147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开发和自主创新。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华驰化工有限公司及“双烯”产品,通过了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评审。财政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梅子贡有机乌龙茶生产工艺改进及应用”,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灵山源酒业有限公司申报的“魔芋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县财政投入科技经费200万元,落实县级科技项目21个,完成投资额1300万元。高山食品公司的霜风腊肉系列产品获全省著名商标称号,其新产品绿茶挂面、土豆面条相继面市,顺溪公司的豆腐乳等豆制产品打入全国“新农合”各大超市。
    这些涉农科技项目的实施,壮大了“金蛋”企业,使全县茶叶、魔芋、蔬菜等绿色食品加工业年产值达4亿多元,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医化工业形成了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生产能力,去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以农产品为主的骨干加工企业带领农民上市场,增产增效反哺财政。去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今年可望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705元。 相关热词搜索: 生财 滚滚 资金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