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的应用
激励指的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始终保持兴奋的、积极的行为状态。企业管理者可正确运用激励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开发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以正确满足员工的需要作为激励的基本原则。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正确满足员工需要为立足点。根据实际体会,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采用,一是分析法,就是对员工的需要应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关系法,就是正确处理好员工需要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在周全地分析和考虑满足人的需要时,要周密考虑可行性,判断满足需要的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某种期望的结果和可能有的概率。
二、制定有吸引力、有可行性的目标是激励人的积极性的途径
并不是企业或领导采取任何一种激励方法和目标都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必须考虑如下两个因素。一是所利用的激励因素或所设置的目标对下属是否有吸引力。如果目标本身对员工的价值不大,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不足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员工工作目标时要切合实际,要与员工的利益休戚相关,员工能在达到目标后拿到报酬、得到实惠,这样方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达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目标价值大,但经过努力很难达到,这种情况也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没有多大激励作用。
三、以身作则的行为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行为是实现目标以满足需要和动机的一系列动作,是人的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可以直接观测的。这里所说的行为激励,是指先进个体自身的模范行为,包括先进职工和杰出领导的模范行为,会给人们树立一种良好的榜样,说服力强、号召力大,使人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时时处处能受到鼓舞与感染,激起人们模仿和追求的愿望,从而使外在榜样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内在力量。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领导以身作则本身就是无声而有力的命令,对员工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四、良好的情感关系是实现激励目标的巨大精神动力
常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领导者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同职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靠情感去感染人、吸引人、影响人。企业内部成员关系的维持,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但是任何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关系的协调,又并不是仅仅取决于经济因素,它还常常依赖内在情感的沟通和心理认同。企业的领导者应深入了解每位员工的工作情感,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并促使各员工之间进行交流,使员工爱厂如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作为企业领导除了平时多关心照顾员工的生活工作外,还要尽量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对公安机关考核激励机制的探...2021-09-20
-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公安队...2021-09-20
- 论企业的激励机制2021-09-22
- 地税局建立“四位一体”组织...2021-09-22
- 对县地税局建立收入激励机制...2021-09-23
- 管道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2021-10-18
- 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2021-10-21
-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2021-10-21
- 企业信息化中的人才战略与激...2021-11-06
- 论警察激励机制的完善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