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改革的顺利进行,农村信用社通过严肃查处已发案件、积极开展自查检查活动和规章制度的专项清理活动,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风险和隐患。笔者认为,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只有正确认识案件防范与加快业务发展的关系,认真反思案件专项治理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信用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的薄弱环节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银监部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不断努力,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已经有所化解,经营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受经营规模、经营环境、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信用社案件防范形势依然严峻,不利于信用社经营安全和稳定的因素还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员工整体素质偏低,防范意识不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对基层农信社员工防范操作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历史原因,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影响了案件防范能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尽管加大了对基层农信社员工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力度,但由于培训工作不系统,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风险教育不到位,加之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欠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造成了员工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一些人因此而拜金主义和享乐思想膨胀,最终铤而走险,发生违纪违规行为,给正常的业务经营带来很大风险。还有少数单位和领导选人失察、用人不当,使个别思想道德差、业务素质低的人在重要岗位上工作,为他们作案提供了方便。
(二)内控制度建设滞后,风险无处不在。虽然这些年信用社各种规章制度订了不少,但总的来说内控制度还是不科学、不全面、不规范,未能在工作中真正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制度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某些业务流程设计上,没有坚持程序牵制原则,使业务在操作中分离,因而达不到岗位牵制的目的,势必造成管理失控的现象。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一些制度的制定也往往滞后于业务工作的发展,许多制度都是在出现总量后,从堵塞漏洞的角度被动制定的,而并没有做到超前谋划,这是导致产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存在某些制度仍停留在墙上贴、嘴上说的程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业务操作全过程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所致,把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简单地理解成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在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
(三)内部管理不规范,为案件产生埋下祸根。 “十案九违规”,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单位为片面追求利润,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违规操作,从而形成了有章不循,违章不纠,执行不严的恶习。一是无视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双人临柜、双人管库、离岗交接等制度,致使无法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不进行正常的监督检查,使制定的规章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讲义气,凭感情用事,以感情代替制度和原则,不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和记载处理会计帐务,导致案件时有发生。三是我行我素,凭经验、习惯做法办理业务。更有甚者对会计帐务处理、信贷业务操作等乱简化手续,“创造性”发挥,给信用社留下风险隐患。四是不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程,不按保密要求管理使用和定期更换密码口令,使密码成为“明码”,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监督检查不力,责任追究不严。一是监督检查不到位。一方面由于一些信用社稽核人员较少,稽核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开展稽核工作,导致稽核检查的深度、广度、力度不够,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为推进稽核工作,信用社临时拼凑、抽派人员检查,这部分人员普遍存在思想顾虑,认为没有权威,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查应付了事,仅停留在凭证使用合规及要素齐全等低层次的检查上,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二是操作风险防范监督不到位。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农信社还未执行事后监督制度,对业务操作的监督仅仅流于形式,开展的一些检查也大多是事后的,不深入、不细致,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对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三是责任追究不到位。违规操作查处不力是当前一些基层农信社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这些单位往往从自身经济利益和声誉出发,不及时控制和纠正业务操作风险,对已经形成的操作风险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查处,以至于形成案件风险。有的单位对违规人员处理不严,只侧重于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存在心慈手软和息事宁人等好人主义现象;有的在问题暴露之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查明原因,进行纠正,而是隐瞒不报,能捂则捂,能盖则盖,搞“内部消化”,致使有些问题由小到大,从而使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在客观上给犯罪分子开了绿灯。
二、提高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能力的建议及对策
加强内控内管严防案件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认为,在下一步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中,为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大安全,必须认清当前形势,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以达到消除“传染源”净化案发源头,切断“传播渠道”阻塞案发途径和案件发生的目的。
(一)抓好思想防范,加强自控体系建设。产生案件的关键是制度不落实,业务操作缺乏有效监督,其根源在思想颓废,制度法规意识淡薄。因此,案件防范必须以人为本,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牢固构筑坚固的思想防范长堤。一是自觉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风险防范作为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行为,是保证农村信用社经营安全、实现经营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形式,是业务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排查案件风险创建“平安社”,夯实管理基础打造“规范社”,充分获得广大客户的信任,才能树立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的对外形象,找到既能防范操作风险,又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业务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坚持查防并举、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以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对广大员工的政治、法律、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员工遵纪守法和抵制腐朽思想的自觉性,增强道德风险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三是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使员工确立依法按章办事和合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四是加强业务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内控素质,通过实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自我约束、相互监督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内控制度自觉执行到位。
(二)抓好整章建制,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保证,是相互控制的基础。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对制度的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全力构建内控“防火墙”。一是认真抓好防范案件工作的贯彻落实,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和完善查防案件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细化、明确各级、各专业部门的防范责任,并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坚持规范操作的原则,结合近年来案件防范工作新情况,紧跟流程变革和业务创新需要,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分解细化到操作岗位,做到一个业务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工作岗位一套规定,用科学严密的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把风险防范贯穿于内部各项决策、各项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每个员工的经营行为之中。三是建立岗位连环责任追究制。在农村信用社各岗位、各部门、上下级之间建成纵向横向连带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连带,谁直接违规、谁就是直接责任人”的原则,使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控制监督的局面,使人不能犯罪。四是加大源头预防力度。通过社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形式将那些经营活动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置于“阳光之下”,便于干部员工监督,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
(三)抓好监督检查、促进规章制度落实。要执行落实好内控制度,就必须从严管理,从严检查,从严追究。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暴露问题,纠正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以达到道德惩诫,防微杜渐,防范风险的目的。一是加强稽核检查工作。农村信用社要改革现有的稽核体制,逐步建立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稽核体系,并直接对联社理事会负责,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招收专业人才,强化业务培训,引进先进的稽核审计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建立稽核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稽核检查的针对性,提高稽核工作成效。二是加强业务检查工作。联社要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制定专业检查制度,切实加大专业检查力度,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突击检查和明查暗访等多种手段,督促基层农信社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联社应制定多层次的内部控制考核制度,对基层农信社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实施量化考核,将员工执行制度情况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做好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基层社的自查工作。基层农信社要把落实各项内控制度当作强化内部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要按照业务发展和运作要求,严格岗位分工,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并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使每位员工和每项业务都处于被监督、被检查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将具体职责范围落实到人,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四是加强对员工行为的有效监督,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建立和落实对员工行为排查制度,明确具体操作程序和规定,对行为失范的员工要及时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处理。
(四)抓好责任追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在责任追究和案件查处上,主要要做好检查人、检查事项、被检查人三个层面的工作,对在检查中不尽心尽责的检查人要采取相应惩诫措施;对在检查中暴露出的事情,要一查到底,决不可手软;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被检查人要敢于承担责任,尤其是要积极地做好整改工作。一是严格实施对违规操作的责任追究制。要坚持从严治社,坚决纠正重罚轻处、姑息迁就等倾向。对违反规章制度人员无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给予严肃处理;对查出的违章违规的社和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个别典型要通报批评,以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使内部管理达到规范运作,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二是严格推行检查责任追究制。对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尔后又发生案件的,以及查而不实、纠而不严、惩而不厉的有关人员要追究其责任,严肃责任追究。三是严格做到有案必报、有案必查。坚决防止和杜绝压案不报,有案不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怕影响单位声誉而放纵犯罪的倾向。对压案不报、瞒案不报者,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予严肃处理。通过责任追究,切实消除部分单位和领导在查处案件中存在的以纪代法、以情代纪、包庇护短等不良倾向,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村信用社资金安全和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山区公路施工保畅的难点与对策2021-09-11
- 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2021-09-22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教...2021-09-22
- 论竞争上岗的难点及规范化2021-09-22
- 针对难点,多种形式地开展法...2021-09-24
- 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执法难点...2021-09-24
-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对...2021-09-24
- 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难点及对...2021-09-25
- 衡阳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现状...2021-09-26
- 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难点与对策2021-09-26
- 关于农村信用社应全力支持农...2021-09-18
-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原因分...2021-09-29
-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2021-10-02
- 2020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模拟题2021-10-20
-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2021-10-31
- 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现状及措...2021-10-31
-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现状及对...2021-10-31
- 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2021-10-31
- 农村信用社防范商业贿赂犯罪...2021-11-06
- 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防范及对策2021-11-08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关于涉村、镇执行案件的思考2021-09-24
- 构建案件速裁运行模式之探讨2021-09-24
- 提高自侦案件工作质量效果的...2021-09-30
- 审核案件之汇报案件的基本方法2021-12-20
- 对商业贿赂案件的几点思考2021-12-22
- 全程监控与案件监督系统问题探讨2022-01-15
- 提高案件经营能力需把握三个关键2022-02-18
- 当前金融案件出现的新特点及...2022-02-19
- 从业务管理角度谈银行案件防...2022-03-21
- 案件专项治理总结学习2022-04-15
- 环保执法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2021-10-18
- 建设系统商业贿赂的防范2022-01-06
- 论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2022-03-15
- 国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2022-04-05
-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2022-04-05
- 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2022-10-22
- 飞机租赁的风险及防范措施2022-10-29
- 事故隐患防范措施优秀12篇2023-08-20
- 2023年防范重大风险问题和不...2023-08-30
- 2024年度防范和化解铁路企业...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