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浅析宝鸡市水质污染的影响及综合治理与利用(刘林岐,童军辉)

发布时间:2022-02-20 15:17:02 浏览数:
  摘 要: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剧。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水成为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工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危害,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与水污染有关的问题,因此,加大治理水质污染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水质污染 影响 综合治理

人类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一方面满足了人类物质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改变和“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因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剧。例如,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水质污染。从而更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

1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

1.1地下水持续下降与水源枯竭

一个地区的地下水一旦开采,原先的平衡状态就被破坏,在开采区附近就会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当开采量超过补给量时,地下水位就会持续下降,甚至在丰年期水位也无法回升,这种情况出现在无节制的增加开采量或盲目增加井数的地区。陕西省渭河流域小城镇区域尤其突出,区域内各厂、矿乱采、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内供水秩序混乱,土壤盐渍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1.2地面沉降与塌陷

天然条件下承压孔隙地下水与其介质之间处于平衡状态,一旦抽水水头下降,即向上浮托力减少,由于上覆地面的垂直压力不变,因此承压水所受的压力一部分转移到含水颗粒骨架上来,地面层出现压缩,从而产生地面沉降。大量事实说明,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引起地层压密、地面沉降与塌陷的主要原因。

1.3地下水质恶化与污染

大量开采地下水,不仅引起含水层动力条件的变化,而且会使含水层水文地质化学条件的改变。由于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流速加快,对周围地层中的钙、镁等重碳酸盐、氧化物、硫酸盐的溶解能力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矿化度、硬度、铁离子含量逐年增高,PH值逐年降低。

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污染影响更为突出,通过污水河渠、坑塘的下渗补给含水层,可将部分呈可交换的重金属污染物带入地下水,严重的水污染难于自净和恢复到良好状态,从而影响水质的正常功能,使水资源受到极大的危害及损失,甚至形成“公害”。据我国50个城市的调查统计,有45个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其中北京、沈阳、太原、西安和包头等城市尤为严重。沈阳全市区420眼井中,78%不符合饮用标准。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处理和控制,直接排入水体和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损害群众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工农业生产、旅游、投资和城市发展。如图1所示,这些影响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如宝鸡市的蔡家坡地区,由于受纺织、化学、冶金、石油化工、造纸、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废水的超量排放,污水处理率很低,加之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水环境相当恶化。宝鸡市委、市政府做出“具全市之力,突破蔡家坡”重大之举,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制定水污染规划和污水资源化,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治理水质污染,应从城市中污水治理出发,即如何综合治理利用污水,使城市污水有序、有量排放,增加污染水的循环利用率,充分发挥自然界的净化能力,最终达到“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的治理目标。

2 污染水的综合治理与利用

2.1加强水资源的统管,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总结陕西历史,“善治秦者先治水”。首先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做到水资源统管,依法按证取水,形成良好有序的用水环境。其次优化配置水资源,以宝鸡市为例,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引石济宝”、“引石济蔡二期”工程的实施工作。最后要鼓励采用耗水量少的卫生器具,节约用水,通过利用政策和价格杠杆,可以节水减污。

2.2严格控制污水源、减少废水污水排放量和浓度

从“源”上控制水污染。工业上通过改革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变末端处理为全过程处理,使排污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工厂采用循环水和重复用水系统,充分利用废水,以废治废,回收有用的产品,变“废”为“宝”,可以减少或杜绝污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2.3统一考虑水污染综合整治,尽量达到效益最优化

城市的污水系统处理水平和处理方案,可能影响邻近区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故而需要从较大区域统一综合考虑、研究各种处理措施与方案,寻求地区综合效益最优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统一考虑水污染治理,合理配置工程设施,综合治理不仅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工业和高密度地区水污染。

结合宝鸡市实际,应尽快搞好渭河流域治理、开发和利用。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灌溉着关中平原1400万亩良田,以占全省1/3的国土面积,养育着全省2/3的人口,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国防、科研、教育基地。但渭河水质为劣五类污染水,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渭河水资源,维护渭河健康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达到“水质污染不超标、生态用水有保障”为主要标志的健康生命目标,实现陕西省政府提出的“一线两带”建设规划和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市”建设目标,努力构筑和谐社会。

2.4综合利用污水资源,增加重复利用率

一般来讲,污水的最终出路有三条:直接排放水体,排放在土壤中,重复利用。其中污水的重复利用最有价值、最有应用前景,它包括农业利用、工业利用、市政利用三种途径。不同的利用途径要求不同的水质,从而决定污水的处理程度,有的污水利用本身是污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2.4.1农业上,利用经处理的再生污水进行灌溉或养殖,既可利用水中的营养成分,又使污水进一步得到净化,减少利用天然水体。我国已有《农田水质标准》(GB5084—92),对灌溉水质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规划,增加再生污水灌溉面积,提高再生污水利用率,并选择合适的作物、植物等作为灌溉对象,有广泛地利用前景。美国80年代末已建立了4000多个应用良好的污水灌溉系统。实践证明再生利用污水资源比其他水源成本较低,并且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与其它用水的矛盾,达到了水资源合理、充分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4.2工业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用做冷却用水、生产工艺用水、洗涤水、锅炉水。如冶金、机械制造、化工轻工等有关行业,都可使用处理后的污水。在工业生产中,努力发展循环和循序用水的方法,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

2.4.3市政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作为城市杂用水,洗车、浇洒绿化、冲厕、消防以及水景用水等。

2.5充分发挥自然界的净化能力

土壤和水体是污水的最终受纳体,对污染物都有稀释、转化、扩散、分散、分解的净化能力。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价格低廉、节约能源、效果明显、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且适合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水质要求。在中、小城市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天然的坑、洼、塘、沟、池等可以利用,采取建人工湿地,生物处理的方法。

在水中投放以网格、陶粒、生物浮球等表面粗糙的“填料”,水中微生物就会附着在“填料”粗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这时再不停地往水里曝气,使生物膜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出自养菌和异养菌,这些有用的菌类便可“吃”掉水中的无机物(氨、氮)和有机物,净化水体。这是一种符合生态原理的绿色工程。

作者简介

刘林岐,男, 汉族,工程师, 33岁,毕业于陕西省水利学校,后进修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从事农村供水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村供水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 宝鸡市 综合治理 浅析 水质 污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