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从无锡“水荒”看转变发展模式的急迫性(邱耕田)
近日,守着2400公里太湖的无锡市竟然闹起了“水荒”: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严重恶化,最终使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
表面上看,此次水荒系因太湖蓝藻突然爆发所致。但蓝藻如何而来?有专家指出,没有人为的污染,水中也就没有那么多氮、磷,也就不会产生富营养化的问题,蓝藻也就疯长不起来。可见,无锡水危机的发生,可能有自然的诱因,但究其主因还是人祸所致,是由于人的任意的、不受限制的排污行为所造成的。
据报载,目前太湖的污染及其所导致的无锡水荒已初步缓解,但我们切不可将此事看作是偶然的,类似的“生态灾害”有可能在全国再度发生。何以如此危言耸听?因为造成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轻视甚至蔑视自然环境的高耗低效的发展模式依然盛行。而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其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高代价性。
由于代价意识特别是环保意识的长期缺失,使我们的发展成为一种成就巨大但代价沉重的发展。美丽的太湖孕育了太湖流域的繁荣,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但是,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太湖湖泊的生态结构早已遭到空前的破坏,连续多年发生了湖泊萎缩、功能衰退、水质发黑发臭、湿地减少等的现象。遭受严重污染的太湖在沉默中爆发,终于使人们尝到了自酿的苦果。
在当今中国资本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们一时却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这样的“生态灾害”,再次说明了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要由高代价的发展转向低代价的发展。面对发展中的高代价现象特别是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怎么办?是继续走高代价发展之路,还是停止或减缓发展?或者是走低代价发展之路?事实一再证明,高代价发展之路再也不能继续走下去了,因为这是一条不可持续甚至不归之路。而停止或减缓发展也不可能抑制“高代价”,甚至还会导致更大的灾难性后果。因此,我们所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要走低代价发展的道路。所谓低代价发展,是指所付出的发展成本和所导致的消极后果最小、而发展收益最大的发展。
此次无锡水荒事件启示着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增长和发展,而应当联系经济与社会为之付出的全部代价来衡量、评价增长和发展的成果,这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关于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2021-09-15
- 无锡不锈钢市场考察报告2021-09-20
- 江苏无锡蠡湖水环境治理的成...2022-02-20
- “新难点”引发新技术——清...2022-02-21
- 江苏无锡污水处理采用顶尖技术2022-02-21
- 张晓健谈无锡市自来水事件的...2022-02-26
- 京沪高铁建设对无锡客运公司...2022-03-31
- 《学习时报》:生态文明建设...2022-02-23
- 《学习时报》:推进节能减排...2022-02-25
- 《学习时报》:现代生态文明...2022-02-25
- 《学习时报》:如何建设生态...2022-02-25
- 《科学时报》:“文明”与“...2022-02-26
- 《学习时报》:怎样理解建设...2022-02-26
- 《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2022-02-26
- 《学习时报》:电力市场的目...20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