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枣庄矿业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7605)
摘 要:文章阐述了 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逻辑结构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四个层次,即呈现低层次→ 次低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依次演进。分析了影响矿区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因素, 即外部因素表现为需求拉动、环境容量约束、政府导向及科技保证等;内部因素表 现为经济利益驱动。
关键词:矿区;工业共生;发展演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 TK]1007—6921(2008)20—0004—02
自从卡伦堡工业共生体被发现以来,围绕工业共生问题,企业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实践 活动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工业共生是不同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围绕生产性资源进 行循环再生利用而开展的一种生态产业的经济合作模式,是一种新现象、新趋势、新课题。 反映在矿区生态工业的实践与研究中,更多地关注的是单一矿山企业范围内生态工业建设[1]。
单个生态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拉动效应是有限的,就此台湾有学者[2]提出生态工 业园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即产业生态化发展经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多个生 态工业园的过程。与此同时,我国学者郭莉[3]通过对区域副产品交换的历史事实 及其与生态工业园的对比分析,认为,区域副产品交换同样是一种工业共生实践形式,区域 副产品交换和生态工业园各有利弊,由此提出了工业共生的发展演化问题。受上述观点的启 发,矿区工业共生也存在发展演化问题。矿区工业共生系统在空间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共生 体系内共生单元之间关系的扩展,使得系统从简单走向复杂,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矿 区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1 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逻辑结构
所谓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逻辑结构就是在此结构中低级结构逐步演变为高级结构。 与低级结构相比,在高级结构中物质循环是相对封闭的,结构与外部环境的物质交换速度很 慢。整个结构具有发达的内部工业共生体系,呈现出较高稳定性;工业食物链成网状;结构 复杂,产业丰富多样。
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逻辑结构是:
1.1 矿山内部工业共生
按照这用模式运作的矿山,在开采阶段,精心设计,以减少矿产资源损失,提高回采率。对 不同煤层、煤质进行合理规划,煤矸石尽量回填,破坏的土地复垦绿化。在洗选加工阶段, 根据煤炭成分调整工艺,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洗选回收率,强化共生伴生组分的综合回收。
1.2 矿山自身生态产业链延伸共生
矿山通过自身产业延伸将废物作为再生资源包容在延伸后的矿区内部加以消化,使经济总量 扩大。如抚顺煤矿按这种模式进行了老矿山改造,通过实施“一矿四厂一气”工程,利用与 煤共生的油母页岩富矿炼油,再利用页岩中的热量资源供发电厂作为燃料。发电厂的废渣生 产高质量矿渣水泥。普通页岩用作煤矿开采后的填料。开采利用废弃矿井中丰富的煤层气, 为城市提供能源。这一系列举措使抚顺煤矿走出了煤矿资源枯竭的困境。
1.3 矿业群体资源交叉工业共生
在多种矿产集中区,各产业部门分别建立各自的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区域性矿业群 体。不同矿产开采加工企业之间通过产品和副产品的交叉供应,充分利用相互在原料、技术 和工艺上的互补性,最大限度的利用矿产资源。
1.4 产业群体横向耦合工业共生
矿业与发电、化工、轻工、建材等不同产业部门横向耦合,组成生态工业共生网络。矿业资 源在网内流转、分配、复合、再生,最终大部分或全部被消化吸收。由于网络由不同产业的 企业构成,具有广泛的原料需求和完备的加工能力,因此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之单 一矿业要深广得多。
1.5 区域整合工业共生
区域整合工业共生指的是将矿业全面纳入社会循环经济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在 区域统筹规划下,通过物质、水系统、能源、信息的集成,各类资源的整合构建区域性(区 、市、省、跨省经济区)循环经济系统。矿业不仅与工业发生关系,还介入农牧业、环保业 、旅游业及公共事业,为社会提供矿产品、材料、能源、水、气及服务,废气矿井开发为具 有多种用途的场所,恢复生态的矿山成为旅游和科教的景点。
上述几种工业共生形式说明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不同层次:矿山内部工业共生属 于矿区工业共生逻辑结构中的低层次;矿山自身生态产业链延伸共生属于矿区工业共生逻辑 结构中的次低层次;矿业群体资源交叉工业共生和产业群体横向耦合工业共生属于矿区工业 共生逻辑结构中的较高层次;区域整合工业共生则标志着矿区工业共生逻辑结构发展到了最 高层次。
2 影响矿区生态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于工业共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工业共生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和专家提出了 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观点。本文在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工业共生系统的特点 ,认为,影响矿区工业共生发展演变的因素来自系统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表现为需求拉 动、环境容量约束、政府导向及科技保证等;内部因素表现为经济利益驱动。
2.1 外部因素
影响矿区工业共生空间发展演变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2.1.1 需求动力。矿区产业的需求条件是指产品
的市场需求,即矿区产业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矿区任何一个产业的产品,都是在市场中进行交换的,都是为市场生产的。矿区产业失去 了市场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能够立足并得到发展。所以只 有产品有市场,产业才有发展,主导产业才会带动其所辐射的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①指其他相关产业对矿业本身的需求;②矿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需求。这两 种需求一方面促进了矿区工业共生本身的发展,另一方而也体现了矿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和新 产业的带动作用。这两个作用使矿区工业共生中的生态产业链向横向、纵向以及复合式发展 ,也可能在发展原有的工业食物链的同时形成新的生态产业链。市场需求促进矿区生态产业 链“涨落”,使系统发生耗散。
2.1.2 环境容量约束力。矿区工业共生活动在未达到环境系统容量的阈值之前,随着物 质的迁移、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共生活动具有潜在的发展演变动力,环境容量潜力越大, 演变动力就越大,人们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内在潜力以满足其对矿区工业共生空间发展 演变的需求,同时设法提高环境容量以适应矿区工业共生空间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2.1.3 政府导向。矿区工业共生的空间发展有其主客观的需求与条件,政府导向作用也 是不可或缺的。①由于信息不对称,矿区工业食物链中的共生单元寻找上下游合作共生单元 存在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政府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工业共生可能性的共生单元结成工业食 物链。②矿区实现工业共生的成本相对较大,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税收、财政和信贷方面的政 策支持。矿区一旦寻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就需要增加进行副产品交易的各种设施和设备。 一般来说,用来支持副产品交易的固定资产属专用实物资产,一经投入即为沉没成本,转移 难度较大。因此。矿区需要政府提供有利的优惠政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③个体共 生单元存在机会主义和投机行为,契约风险大,矿区工业共生具有不稳定性,需要政府成立 专门的机构进行仲裁、调节,以加强风险管理。
2.1.4 科技保证。矿区工业共生空间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对废物和副产品的再利用,要 求工业共生体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这些废物和副产品进行利用并生产出合格的相关产品。
当一个共生单元拥有了利用上游共生单元供应物质的技术,它才有可以加入矿区工业共生的 工业食物链,成为节点企业。因此,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构成矿区工业食物链中的 节点企业数量和企业间工业食物链的复杂程度和相互关系。与此同时,还存在技术创新的协 调问题,即矿区工业食物链中某一个节点企业的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对上下游企业会产 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技术的变化造成它的废物和副产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它的下游企 业的技术也要随着变化,否则有不能利用上游企业供应物的可能;它的技术变化也会向它的 上游企业的供应物质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样上游企业也要调整它的技术。所以矿区工业食 物链条中一个企业的技术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大范围的,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够跟上技 术创新的步调,则有可能因为一个企业技术的微小变化引起整个矿区工业食物链的较大范围 的涨落并偏离平衡态,使矿区工业食物链的稳定性面临风险。所以,科技是矿区工业共生空 间发展演变的必要保证。
2.2 内部因素—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以营利为其最根本的特征,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工业园 区企业也不例外。园区企业之所以能够组合在一起,形成生态产业链节点企业,本质上是以 各节点企业的各自利益为基础的。作为矿区工业共生体中工业食物链节点企业能否获得各自 的利益,是它们能否连接起来形成产业链组织系统的关键。事实上,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来寻找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方式的。在矿区工业共生体内,它们之 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并建立工业食物链接关系,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互吸引对方的力量,在 自己获利的情况下又能为对方创造价值。若矿区工业食物链的正常运转需要企业为此付出经 济代价,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参与的,在有外力的情况下,参与也是短暂的。 即使已经形成工业食物链的上、下游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自 觉的遵循价值规律,破坏产业生态链。所以,获利是矿区工业共生空间发展演变的必要条件 。
[参考文献]
[1] 席旭东.工业共生与矿区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7增刊(上):1 46~151.
[2] 钟启贤.透过产业生态学的理论构建“绿色硅岛”之研究[D].台湾南华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1.
[3] 郭莉.工业共生进化及其技术动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 5.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榜样力量》(第二...2023-12-29
- (合集)有关于打造清廉国企...2023-12-26
- 2024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社会...2023-12-25
- 药物质检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2023-12-07
- 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2023-12-07
- 专题节目《榜样7》观后感通用...2023-12-07
- 学生会竞选精彩演讲稿6篇2023-12-06
- 甄选开学会领导精彩讲话稿汇...2023-12-06
-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2023-12-06
-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稿通用范文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相亲相爱·共生共创:“理”...2022-10-26
- 强化爆炸物品管理创建和谐矿区2021-09-19
- 建设和谐矿区的几点思考2021-09-22
- 切实抓好矿区教育工作2021-09-29
- 矿区青年经理协会成立大会讲话2021-09-29
- 加强企业文化 构筑和谐矿区2021-09-29
- 矿区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2021-09-29
- 关于建设“和谐矿区”开展“...2021-10-02
- 坚持以人为本拓展和谐矿区建...2021-10-17
- 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矿区的主题2021-10-17
- 某矿区队培育一流队伍打造品...2021-10-17
- 企业投资格局的演变2021-10-11
- 企业业绩评价的演变对改革政...2021-11-28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演...2021-12-21
-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就...2022-03-29
- 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演变的原...2022-03-31
-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产权结构演...2022-04-03
- 生态环境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政治生态自查报告&市政协修复...2021-08-27
- 2020年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2021-08-27
- 2020年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情...2021-08-27
- 年市生态环境局一季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2021-08-27
-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强...2021-08-28
- 政治生态存问题和不足2021-09-06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2021-09-09
-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2021-09-15
- 影响线损因素及降损方法研究.doc2021-09-14
- 企业物资管理中的经济价值因...2022-02-10
- 实施ERP的影响因素分析2022-03-07
- 浅议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2022-03-13
- 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观因素和客...2022-03-21
-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因素及管理...2022-03-31
-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概念、内...2022-04-05